【概况】 “正镶白旗”系后金蒙古八旗军之旗名,由正白旗和镶白旗合并设旗,故名。正镶白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全旗土地总面积6 229平方公里,辖2个镇2个苏木 。总人口7.3万人 。2011年被列入全国贫困旗县。
年内,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增长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 158万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总收入8 601万元,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增长14.8%,万元GDP能耗下降2.6%。年末全旗户籍在册人口73635人,增长1.3%。其中蒙古族21 788人,增长1.1%;汉族51 000人,增长1.2%;其他少数民族847人,增长5.1%。全年出生人口610人,出生率8.1‰,增长6.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35人,死亡率1.8‰,下降11.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45‰。
【农牧业】 2011年,新建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25个,全旗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8个,辐射带动农牧户2 800户。投入1 352万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1 394万元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建塑料大棚136座3.5万平方米 。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39.3万头(只)。年内出栏牲畜25万头(只),打贮草1.2亿公斤,新建标准化畜棚297座2.3万平方米,青贮窖200座6 800立方米,继续实行禁牧休牧,启动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补奖面积843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100%),补助资金9 125万元。
【工业】 2011年,全旗全部工业增加值78 269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 269万元,同比增加6.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4 100万元,同比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 917万元,同比增长7.2%;销售产值87 362万元,同比增长10.5%。建筑业增加值9 600万元,同比下 31.2%。电力工业年内投资550万元,建成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站各一座,完成10千伏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 369万元为861户牧民安装风光互补设备。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 979元,增长10.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397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52 55元,增长13.8%;牧民人均纯收入5 570元,增长13.5%。
【社会保障】 2011年,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63亿元。投入4 625万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廉租房420套,购置103套,林垦区改造房36套,农牧区危房、旧房改造572户,残疾人危房改造50户。投入78万元为52户受灾群众重建住房。为604户城镇低保家庭发放租赁补贴资金141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 381人(次),投放救灾救济款物折合人民币155万元,救济特困群众1.3万人(次)。扶贫资金投入748万元,扶持贫困农牧民1 858人。2011年农牧民参合人数达48 032人,参合率为92.0%。
【概况】 “正镶白旗”系后金蒙古八旗军之旗名,由正白旗和镶白旗合并设旗,故名。正镶白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全旗土地总面积6 229平方公里,辖2个镇2个苏木 。总人口7.3万人 。2011年被列入全国贫困旗县。
年内,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增长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 158万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总收入8 601万元,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增长14.8%,万元GDP能耗下降2.6%。年末全旗户籍在册人口73635人,增长1.3%。其中蒙古族21 788人,增长1.1%;汉族51 000人,增长1.2%;其他少数民族847人,增长5.1%。全年出生人口610人,出生率8.1‰,增长6.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35人,死亡率1.8‰,下降11.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45‰。
【农牧业】 2011年,新建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25个,全旗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8个,辐射带动农牧户2 800户。投入1 352万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1 394万元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建塑料大棚136座3.5万平方米 。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39.3万头(只)。年内出栏牲畜25万头(只),打贮草1.2亿公斤,新建标准化畜棚297座2.3万平方米,青贮窖200座6 800立方米,继续实行禁牧休牧,启动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补奖面积843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100%),补助资金9 125万元。
【工业】 2011年,全旗全部工业增加值78 269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 269万元,同比增加6.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4 100万元,同比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 917万元,同比增长7.2%;销售产值87 362万元,同比增长10.5%。建筑业增加值9 600万元,同比下 31.2%。电力工业年内投资550万元,建成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站各一座,完成10千伏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 369万元为861户牧民安装风光互补设备。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 979元,增长10.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397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52 55元,增长13.8%;牧民人均纯收入5 570元,增长13.5%。
【社会保障】 2011年,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63亿元。投入4 625万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廉租房420套,购置103套,林垦区改造房36套,农牧区危房、旧房改造572户,残疾人危房改造50户。投入78万元为52户受灾群众重建住房。为604户城镇低保家庭发放租赁补贴资金141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 381人(次),投放救灾救济款物折合人民币155万元,救济特困群众1.3万人(次)。扶贫资金投入748万元,扶持贫困农牧民1 858人。2011年农牧民参合人数达48 032人,参合率为92.0%。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