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设五个机构,分别是办公室、招商发展局、建设管理局、财政局、土地规划局。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行政编制为20名,其中:党工委书记1名,管委会主任1名,管委会副主任3名;科级领导职数12名(5正7副)。核定工勤人员编制4名。机关现有人员19名,行政编制人员15名,其中正处级领导3名,副处级领导3名,正科级领导4名,副科级领导2名。工勤人员4名。
【工业经济】 2011年,开发区入驻企业累计达到87户,完成工业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利税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1%。开发区被列入自治区“双百亿工程”。2011年,鼎华4 000吨煤焦油示范实验、大唐国际褐煤干燥等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兴富褐煤干燥项目积极推进,进一步提高了煤炭综合利用水平;总投资5亿元的蒙东锗工业园区一期年产100吨锗产品项目投入生产,锗博物馆、研发中心等工程投入使用,太阳能锗基片电池、红外光学镜头、热敏成像仪等一系列锗产品项目建设的积极推进,为延伸锗产业链条起到积极作用;庞大汽车改装、神工机械制造、海装风机总装厂等项目建成投产,鑫源盛风机塔筒项目积极推进,成为锡盟发展非资源型项目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平台;伊利 500吨有机奶等项目建成投产。
【招商引资】 2011年,引进国内(盟外)工业项目资金35.3亿元,接待投资客商18户,其中达成签约的1户,项目跟进并具有签约意向的2户,其中包括内 蒙 君正、汉能控股等大集团的大项目。
【协调服务】 按照盟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深入企业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从而推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配合盟市相关部门做好锡林浩特新区北区征迁工作,深入驻区企业,传达行署搬迁意图,逐户调查摸底,摸清企业搬迁或保留建设意向,对企业土地、资产进行评估,初步了解企业用地、资产情况、经营情况,通过协商,同每户企业形成初步协议,实现政府选址安置和企业意向的衔接;主动与阿旗协商启动锡阿区域合作暨德力格尔园区建设事宜,协调两地相关部门做好园区企业的服务工作,处理了所属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问题;初步筛选褐煤综合利用园区申请入驻的企业,审核其申请资料并整理归档,为褐煤园区入驻项目审批小组提供第一手资料;配合相关部门完成220KV变电站选址工作和督促中小企业园区入驻项目建设及整改,组织维修中小企业园区道路、给排水工程;做好园区企业人才交流服务工作,认真上报“草原英才”子工程等各类数据,为企业招贤纳士、储备人才做好配套工作。
【自身建设】 一是强化培训教育。积极参加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和公务员在职培训班学习。组织开展机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强化政务信息化建设。全新改版开发区门户网页,设置“走进开发区”、“图片新闻”、“工作动态”、“招商引资”、“工业园区”、“企业风采”、“开发区名片”、“学习园地”等栏目,展示开发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和机关建设最新工作动态,进一步畅通开发区各项工作交流的新渠道。同时,积极推进中文域名注册工作,开发区门户网页成为面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履行社会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及时、准确上报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综合信息20多期,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完成各项专项考核工作。完成2011年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机关行政效能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等专项考核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帮扶工作。结合单位实际和工作特点,开发区开展文明单位“双进”活动,为结对嘎查村、社区办实事,例如为帮扶社区打井、接电、清运垃圾等工作;每年元旦、春节前,开发区领导对帮扶的奶牛新村和宝力根苏木的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存在的困难并及时解决;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发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向宝力根办事处两名优秀的特困学生进行爱心资助,共资助善款30 500元;积极组织参加“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雪灾”等募捐活动,近三年共募捐善款19 500元。五是积极完成其他工作。开发区广泛搜集各方面图文资料,编写《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年回眸》。此书不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开发区十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将对开发区今后的科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认真完成《锡林郭勒年鉴》、《锡林浩特年鉴》和《锡林浩特市志》入编材料的编辑工作。
【概况】 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设五个机构,分别是办公室、招商发展局、建设管理局、财政局、土地规划局。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行政编制为20名,其中:党工委书记1名,管委会主任1名,管委会副主任3名;科级领导职数12名(5正7副)。核定工勤人员编制4名。机关现有人员19名,行政编制人员15名,其中正处级领导3名,副处级领导3名,正科级领导4名,副科级领导2名。工勤人员4名。
【工业经济】 2011年,开发区入驻企业累计达到87户,完成工业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利税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1%。开发区被列入自治区“双百亿工程”。2011年,鼎华4 000吨煤焦油示范实验、大唐国际褐煤干燥等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兴富褐煤干燥项目积极推进,进一步提高了煤炭综合利用水平;总投资5亿元的蒙东锗工业园区一期年产100吨锗产品项目投入生产,锗博物馆、研发中心等工程投入使用,太阳能锗基片电池、红外光学镜头、热敏成像仪等一系列锗产品项目建设的积极推进,为延伸锗产业链条起到积极作用;庞大汽车改装、神工机械制造、海装风机总装厂等项目建成投产,鑫源盛风机塔筒项目积极推进,成为锡盟发展非资源型项目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平台;伊利 500吨有机奶等项目建成投产。
【招商引资】 2011年,引进国内(盟外)工业项目资金35.3亿元,接待投资客商18户,其中达成签约的1户,项目跟进并具有签约意向的2户,其中包括内 蒙 君正、汉能控股等大集团的大项目。
【协调服务】 按照盟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深入企业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从而推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配合盟市相关部门做好锡林浩特新区北区征迁工作,深入驻区企业,传达行署搬迁意图,逐户调查摸底,摸清企业搬迁或保留建设意向,对企业土地、资产进行评估,初步了解企业用地、资产情况、经营情况,通过协商,同每户企业形成初步协议,实现政府选址安置和企业意向的衔接;主动与阿旗协商启动锡阿区域合作暨德力格尔园区建设事宜,协调两地相关部门做好园区企业的服务工作,处理了所属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问题;初步筛选褐煤综合利用园区申请入驻的企业,审核其申请资料并整理归档,为褐煤园区入驻项目审批小组提供第一手资料;配合相关部门完成220KV变电站选址工作和督促中小企业园区入驻项目建设及整改,组织维修中小企业园区道路、给排水工程;做好园区企业人才交流服务工作,认真上报“草原英才”子工程等各类数据,为企业招贤纳士、储备人才做好配套工作。
【自身建设】 一是强化培训教育。积极参加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和公务员在职培训班学习。组织开展机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强化政务信息化建设。全新改版开发区门户网页,设置“走进开发区”、“图片新闻”、“工作动态”、“招商引资”、“工业园区”、“企业风采”、“开发区名片”、“学习园地”等栏目,展示开发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和机关建设最新工作动态,进一步畅通开发区各项工作交流的新渠道。同时,积极推进中文域名注册工作,开发区门户网页成为面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履行社会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及时、准确上报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综合信息20多期,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完成各项专项考核工作。完成2011年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机关行政效能监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等专项考核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帮扶工作。结合单位实际和工作特点,开发区开展文明单位“双进”活动,为结对嘎查村、社区办实事,例如为帮扶社区打井、接电、清运垃圾等工作;每年元旦、春节前,开发区领导对帮扶的奶牛新村和宝力根苏木的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存在的困难并及时解决;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发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向宝力根办事处两名优秀的特困学生进行爱心资助,共资助善款30 500元;积极组织参加“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雪灾”等募捐活动,近三年共募捐善款19 500元。五是积极完成其他工作。开发区广泛搜集各方面图文资料,编写《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年回眸》。此书不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开发区十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将对开发区今后的科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认真完成《锡林郭勒年鉴》、《锡林浩特年鉴》和《锡林浩特市志》入编材料的编辑工作。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