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苏尼特”是成吉思汗的四世孙,13世纪中叶的部落首领。元朝期间,始建行政区划,苏尼特部落为皇家直属部落,故名。清崇德元年(1636年),正式设立苏尼特左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316公里,总面积34 25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 996人。辖3个镇、2个苏木、49个嘎查、4个居委会。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1亿元,下降2.9%。
【畜牧业】 2010年,全旗牲畜总头数达107.2万头只,较上年减小8.3万头只。在中北部地区,抓好苏尼特羊提纯复壮工作,苏尼特羊总饲养量占到全旗牲畜总数的80%左右,种公羊特级、一级率达到92%,建成苏尼特羊专业化养殖嘎查4个。在南部沙区,重点发展西门塔尔肉牛养殖业,建成肉牛养殖嘎查2个。全旗牲畜良改比重达96%。全年共出栏牲畜72.8万头只,牧民享受出栏补贴256万元。年末牲畜存栏61.8万头只,同比减少2万头只,实现了冷暖季草畜动态平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31万亩,投资2 700万元。在中北部,积极推进放牧方式的转变,继续实施了“生态恢复禁牧区”试点、边境生态移民等项目,开展全境春季休牧和季节性划大区轮牧,有效的减轻了草场放牧压力,促进了植被的恢复。
【工业】 2010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0.96亿元,占CDP的比重达到51.9%,同比下降14.7%。芒来煤矿生产原煤567万吨,实现产值9.1亿元;新锦佳矿业生产原油1.51万吨,实现产值0.6万元;三家铁矿石企业生产铁矿石40万吨、铁精粉4万吨,实现产值1.22亿元;泰高水泥生产水泥熟料17万吨,实现产值0.39亿元。芒来煤矿扩建、大唐风电、萤石矿选厂和黄金选厂等7项盟级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铜钼矿采选、芒硝综合利用、氟化工和褐煤干燥等项目进展顺利。有44家地勘单位68个项目在7 126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石油、煤炭、黄金、芒硝、铜钼、镍等矿种勘探作业,完成投资5.5亿元。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 147元,同比增长12.1%;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919元,同比增长13.7%。
【社会保障】 2010年,年内本级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达7 362万元,同比增长143%。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162元;城镇低保标准每月提高50元,牧区低保标准每年提高300元,高于全盟标准60元,并做到应保尽保;五保户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均提高1 880元,分别达到3 280元和3 480元;孤儿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每月份别达到1 000元和600元;发放廉租房补贴72万元,366户受益;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分别从5.5万元和3.5万元,提高到14万元和6.5万元。妥善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转移牧民164人。建成廉租住房、游牧民定居住房、经济适用房604套。完成牧区安全饮水工程水源井21眼,发放水处理设备290套,解决了1 007人安全饮水问题。
【概况】 “苏尼特”是成吉思汗的四世孙,13世纪中叶的部落首领。元朝期间,始建行政区划,苏尼特部落为皇家直属部落,故名。清崇德元年(1636年),正式设立苏尼特左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316公里,总面积34 25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 996人。辖3个镇、2个苏木、49个嘎查、4个居委会。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1亿元,下降2.9%。
【畜牧业】 2010年,全旗牲畜总头数达107.2万头只,较上年减小8.3万头只。在中北部地区,抓好苏尼特羊提纯复壮工作,苏尼特羊总饲养量占到全旗牲畜总数的80%左右,种公羊特级、一级率达到92%,建成苏尼特羊专业化养殖嘎查4个。在南部沙区,重点发展西门塔尔肉牛养殖业,建成肉牛养殖嘎查2个。全旗牲畜良改比重达96%。全年共出栏牲畜72.8万头只,牧民享受出栏补贴256万元。年末牲畜存栏61.8万头只,同比减少2万头只,实现了冷暖季草畜动态平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31万亩,投资2 700万元。在中北部,积极推进放牧方式的转变,继续实施了“生态恢复禁牧区”试点、边境生态移民等项目,开展全境春季休牧和季节性划大区轮牧,有效的减轻了草场放牧压力,促进了植被的恢复。
【工业】 2010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0.96亿元,占CDP的比重达到51.9%,同比下降14.7%。芒来煤矿生产原煤567万吨,实现产值9.1亿元;新锦佳矿业生产原油1.51万吨,实现产值0.6万元;三家铁矿石企业生产铁矿石40万吨、铁精粉4万吨,实现产值1.22亿元;泰高水泥生产水泥熟料17万吨,实现产值0.39亿元。芒来煤矿扩建、大唐风电、萤石矿选厂和黄金选厂等7项盟级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铜钼矿采选、芒硝综合利用、氟化工和褐煤干燥等项目进展顺利。有44家地勘单位68个项目在7 126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石油、煤炭、黄金、芒硝、铜钼、镍等矿种勘探作业,完成投资5.5亿元。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 147元,同比增长12.1%;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919元,同比增长13.7%。
【社会保障】 2010年,年内本级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达7 362万元,同比增长143%。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162元;城镇低保标准每月提高50元,牧区低保标准每年提高300元,高于全盟标准60元,并做到应保尽保;五保户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均提高1 880元,分别达到3 280元和3 480元;孤儿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每月份别达到1 000元和600元;发放廉租房补贴72万元,366户受益;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分别从5.5万元和3.5万元,提高到14万元和6.5万元。妥善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转移牧民164人。建成廉租住房、游牧民定居住房、经济适用房604套。完成牧区安全饮水工程水源井21眼,发放水处理设备290套,解决了1 007人安全饮水问题。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