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莱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扎赉特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嫩江右岸,地属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接黑龙江省龙江县,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毗邻。地理坐标为北纬46°04′~47°21′,东经120°17′~123°38′。旗境东西宽 210公里 ,南北长 143公里 ,全旗总面积11 15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340 000公顷 ,草原面积398 666.67公顷 ,有林地面积437 333.33公顷 ,国道111线和省际大通道境内穿过。辖音德尔镇、巴彦高勒镇、新林镇、胡尔勒镇、图牧吉镇、巴达尔胡镇、阿尔本格勒镇,巴彦乌兰苏木、宝力根花苏木、阿拉达尔吐苏木,好力保乡、努文木仁乡、巴彦扎拉嘎乡、国营呼和吉勒图牧场。下辖196个嘎查村,10个社区20个居民委员会。境内驻有自治区监狱管理局东部分局、图牧吉劳教所、八一牧场、五七农场等驻旗单位。旗人民政府驻地音德尔镇距乌兰浩特市 108公里 。2013年,年末全旗户籍人口397 489人,常住人口389 626人;城镇人口129 332人,乡村人口260 294人,人口密度约35.63人/平方公里。按户籍人口计算,新出生人口4 621人,出生率为11.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7‰。总人口中,男性204 915人,占51.55%;女性192 574人,占48.45%。全旗汉族为多数,17个民族构成。蒙古族人口169 410人,占42.62%。其他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藏族、鄂温克族、壮、苗族、彝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人口9 090人,占总人口的2.29%。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2 6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 173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92 670万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210 775万元,增长9.2%。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20.7%、31.7%。全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7:26:27调整为47:25:2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9 527元。2013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 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3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 290万元,增长7.37%。全年财政总支出277 628万元,增长6.7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 080万元,增长24.98%;医疗卫生支出10 238 万元,增长5.35%;教育支出41 306万元,下降4.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4 514万元,同比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4 460万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人15 675元,同比增长1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673元,同比增长13.9%。
“扎莱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扎赉特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嫩江右岸,地属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接黑龙江省龙江县,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毗邻。地理坐标为北纬46°04′~47°21′,东经120°17′~123°38′。旗境东西宽 210公里 ,南北长 143公里 ,全旗总面积11 15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340 000公顷 ,草原面积398 666.67公顷 ,有林地面积437 333.33公顷 ,国道111线和省际大通道境内穿过。辖音德尔镇、巴彦高勒镇、新林镇、胡尔勒镇、图牧吉镇、巴达尔胡镇、阿尔本格勒镇,巴彦乌兰苏木、宝力根花苏木、阿拉达尔吐苏木,好力保乡、努文木仁乡、巴彦扎拉嘎乡、国营呼和吉勒图牧场。下辖196个嘎查村,10个社区20个居民委员会。境内驻有自治区监狱管理局东部分局、图牧吉劳教所、八一牧场、五七农场等驻旗单位。旗人民政府驻地音德尔镇距乌兰浩特市 108公里 。2013年,年末全旗户籍人口397 489人,常住人口389 626人;城镇人口129 332人,乡村人口260 294人,人口密度约35.63人/平方公里。按户籍人口计算,新出生人口4 621人,出生率为11.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7‰。总人口中,男性204 915人,占51.55%;女性192 574人,占48.45%。全旗汉族为多数,17个民族构成。蒙古族人口169 410人,占42.62%。其他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藏族、鄂温克族、壮、苗族、彝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人口9 090人,占总人口的2.29%。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2 6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 173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92 670万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210 775万元,增长9.2%。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20.7%、31.7%。全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7:26:27调整为47:25:2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9 527元。2013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 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3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 290万元,增长7.37%。全年财政总支出277 628万元,增长6.7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 080万元,增长24.98%;医疗卫生支出10 238 万元,增长5.35%;教育支出41 306万元,下降4.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4 514万元,同比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4 460万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人15 675元,同比增长1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673元,同比增长13.9%。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