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醴泉镇;宣统元年(1909年)置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洮南府;1941年更名,称突泉县。突泉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中南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深处。地处北纬45°11′25″~46°5′12″,东经120°43′45″~122°10′20″。北部、东北部同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科尔沁右翼中旗毗邻,东部和吉林省洮南市相连。地域形状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长方形,镶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边陲,东西相距 113.9公里 ,南北相距 99.6公里 。全县总面积4 889.5平方公里。2013年,全县辖6个镇(突泉镇 六户镇 杜尔基镇 水泉镇 宝石镇 永安镇)、3个乡(太平乡九龙乡 学田乡),全县有188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464 个自然屯。盟属国有杜尔基农场驻突泉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突泉镇,位于突泉县东南部。全县总人口314 678 人,其中:汉族人口220 852 人,蒙古族62 253 人,满族29 697人,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藏族、锡伯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 876人。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605 850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36 490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 254 141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 219万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 313元,比2012年增加1 442元,增长8.1%.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05年的44.4:32.3:23.3调整为39.0:41.9:19.1。财政收入有所提高,支出继续上涨。全年全部财政收入15 916万元,比2012年增长6.2%。地方财政支出206 827万元,比2012年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527元,比2012年增长13.7%。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醴泉镇;宣统元年(1909年)置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洮南府;1941年更名,称突泉县。突泉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中南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深处。地处北纬45°11′25″~46°5′12″,东经120°43′45″~122°10′20″。北部、东北部同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科尔沁右翼中旗毗邻,东部和吉林省洮南市相连。地域形状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长方形,镶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边陲,东西相距 113.9公里 ,南北相距 99.6公里 。全县总面积4 889.5平方公里。2013年,全县辖6个镇(突泉镇 六户镇 杜尔基镇 水泉镇 宝石镇 永安镇)、3个乡(太平乡九龙乡 学田乡),全县有188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464 个自然屯。盟属国有杜尔基农场驻突泉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突泉镇,位于突泉县东南部。全县总人口314 678 人,其中:汉族人口220 852 人,蒙古族62 253 人,满族29 697人,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藏族、锡伯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 876人。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605 850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36 490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 254 141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 219万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 313元,比2012年增加1 442元,增长8.1%.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05年的44.4:32.3:23.3调整为39.0:41.9:19.1。财政收入有所提高,支出继续上涨。全年全部财政收入15 916万元,比2012年增长6.2%。地方财政支出206 827万元,比2012年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527元,比2012年增长13.7%。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