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科尔沁”系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人”。 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中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5°41′51″~47°01′36″,东经119°49′39″~122°49′16″。南北最长133.3公里,东西最宽227公里,总面积16 985.3平方公里。西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蒙古国毗邻。中蒙边界线长32.496公里 。
全旗辖乌兰毛都、阿力得尔2个苏木,满族屯满族乡1个乡,科尔沁、居力很、归流河、察尔森、额尔格图、大石寨、德伯斯、索伦8个镇(白辛、俄体、巴达仍贵、巴拉格歹、哈拉黑、古迹、保门、好仁、树木沟、桃合木10个办事处),绿水1个种畜场。
全旗境内有耕地449万亩,林地661万亩,可利用草场1 498万亩。苏木乡镇(办事处)、国营农牧场人口338 259人,其中:蒙古族155 372人,汉族165 420人,其他少数民族17 46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死亡率为5.49‰,出生率为1.3%。男女比例为105:100,科尔沁右翼前旗是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旗。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收入完成2.72亿元,同比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24%;招商引资完成42.43亿元,同比增长58%。
【农牧业】 2011年,克服了严重的雪灾、水灾及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农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粮食产量达10.4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家畜总头数控制在313.8万头(只、口)以内。为了顺利推进现代化农牧业建设,投入6 000万元,带动民间资本1.5亿元,累计新建暖棚和冷棚5 300栋,新增设施农业1.06万亩,落实特色、绿色、有机农业22.4万亩。加快畜牧业五大养殖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肉羊、肉牛、奶牛、生猪、肉鸡养殖小区156处。惠农惠牧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通过“一卡通”形式累计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资金2.14亿元;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2 300万元。
【工业】 2011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总数达到2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49.5%。一是启动了一批关停企业。圣华新药业等3家关停企业中,圣华新药业无水葡萄糖项目5月份投产,通兴硅业重组后启动生产。二是改造升级老企业。科尔沁王酒业等3家老企业中2家实施改造升级。其中,正端管材项目建成投产、宏达压铸铝合金铸件项目进展顺利。蒙佳粮油年产1.2亿只高档玻璃瓶项目正在筹建。三是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全旗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3项,总投资188亿元,完成投资38亿元。风机制造方面:华锐风电45万千瓦机组续建项目4月份投产,实现销售额13亿元,税收900万元。上海艾郎年产800套风叶一期项目已生产风叶3套,实现产值300万元。中航虹波风机塔筒项目首个塔筒金属环下线。风电方面:国内首例风资源开发权拍卖在我旗试点成功,2个5万千瓦风场以2 900万元价格拍出。深能源、蒙电华能、大唐二期、河北建投、中广核等5家开工建设。其中,深能源项目已竣工,蒙电华能一期实现并网发电。诺门罕150万吨清洁煤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6亿元;乌兰集团135万吨合成氨、240万吨尿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亿元;雨润150万只羊屠宰加工项目试生产,晨威PE管材项目、5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项目、巨龙钢结构项目竣工投产;四是储备一批新项目。科右前旗正在争取和洽谈亿元以上项目19个。五是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投资7 975万元,实施旗工业园区路网完善工程。目前入驻企业33家,其中2011年入驻千万元以上企业8家,工业总产值实现15.5亿元,园区成功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1.7平方公里的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落户科右前旗,总规和控规通过评审。
【人民生活】 2011年,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2 328元,同比增长1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230元,同比增长18.6%。
【社会保障】 2011年,累计投入3.38亿元,全面兑现旗级“民生八件实事”。较好的落实了盟级“十件实事”、“十项民生工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分别参保15 859人、13 410人、50 291人,均完成全年任务。参加新农合、新农保人数分别达220 410人和142 720人。新农合最高封线提高到6万元,政策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以上。全旗有24 243位老年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全年发放养老金1 82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 2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45亿元。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为基层卫生院配备31 148万元的医疗设备和22台救护车。投入1.3亿元,完成校安工程三年规划建设面积的105%,33所项目学校竣工投入使用,61所村校搬入乡镇所在地,校安工程三年累计投入达到3.15亿元。投入3 000万元,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及社会福利中心。旗文化馆通过自治区“国家一级馆”验收。满族屯满族乡博物馆建成开馆。实施工才强旗战略,公开聘用151名高校毕业生。
【概况】 “科尔沁”系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人”。 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中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5°41′51″~47°01′36″,东经119°49′39″~122°49′16″。南北最长133.3公里,东西最宽227公里,总面积16 985.3平方公里。西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蒙古国毗邻。中蒙边界线长32.496公里 。
全旗辖乌兰毛都、阿力得尔2个苏木,满族屯满族乡1个乡,科尔沁、居力很、归流河、察尔森、额尔格图、大石寨、德伯斯、索伦8个镇(白辛、俄体、巴达仍贵、巴拉格歹、哈拉黑、古迹、保门、好仁、树木沟、桃合木10个办事处),绿水1个种畜场。
全旗境内有耕地449万亩,林地661万亩,可利用草场1 498万亩。苏木乡镇(办事处)、国营农牧场人口338 259人,其中:蒙古族155 372人,汉族165 420人,其他少数民族17 46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死亡率为5.49‰,出生率为1.3%。男女比例为105:100,科尔沁右翼前旗是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旗。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收入完成2.72亿元,同比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24%;招商引资完成42.43亿元,同比增长58%。
【农牧业】 2011年,克服了严重的雪灾、水灾及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农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粮食产量达10.4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家畜总头数控制在313.8万头(只、口)以内。为了顺利推进现代化农牧业建设,投入6 000万元,带动民间资本1.5亿元,累计新建暖棚和冷棚5 300栋,新增设施农业1.06万亩,落实特色、绿色、有机农业22.4万亩。加快畜牧业五大养殖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肉羊、肉牛、奶牛、生猪、肉鸡养殖小区156处。惠农惠牧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通过“一卡通”形式累计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资金2.14亿元;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2 300万元。
【工业】 2011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总数达到2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49.5%。一是启动了一批关停企业。圣华新药业等3家关停企业中,圣华新药业无水葡萄糖项目5月份投产,通兴硅业重组后启动生产。二是改造升级老企业。科尔沁王酒业等3家老企业中2家实施改造升级。其中,正端管材项目建成投产、宏达压铸铝合金铸件项目进展顺利。蒙佳粮油年产1.2亿只高档玻璃瓶项目正在筹建。三是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全旗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3项,总投资188亿元,完成投资38亿元。风机制造方面:华锐风电45万千瓦机组续建项目4月份投产,实现销售额13亿元,税收900万元。上海艾郎年产800套风叶一期项目已生产风叶3套,实现产值300万元。中航虹波风机塔筒项目首个塔筒金属环下线。风电方面:国内首例风资源开发权拍卖在我旗试点成功,2个5万千瓦风场以2 900万元价格拍出。深能源、蒙电华能、大唐二期、河北建投、中广核等5家开工建设。其中,深能源项目已竣工,蒙电华能一期实现并网发电。诺门罕150万吨清洁煤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6亿元;乌兰集团135万吨合成氨、240万吨尿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亿元;雨润150万只羊屠宰加工项目试生产,晨威PE管材项目、5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项目、巨龙钢结构项目竣工投产;四是储备一批新项目。科右前旗正在争取和洽谈亿元以上项目19个。五是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投资7 975万元,实施旗工业园区路网完善工程。目前入驻企业33家,其中2011年入驻千万元以上企业8家,工业总产值实现15.5亿元,园区成功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1.7平方公里的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落户科右前旗,总规和控规通过评审。
【人民生活】 2011年,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2 328元,同比增长1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230元,同比增长18.6%。
【社会保障】 2011年,累计投入3.38亿元,全面兑现旗级“民生八件实事”。较好的落实了盟级“十件实事”、“十项民生工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分别参保15 859人、13 410人、50 291人,均完成全年任务。参加新农合、新农保人数分别达220 410人和142 720人。新农合最高封线提高到6万元,政策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以上。全旗有24 243位老年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全年发放养老金1 82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 2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45亿元。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为基层卫生院配备31 148万元的医疗设备和22台救护车。投入1.3亿元,完成校安工程三年规划建设面积的105%,33所项目学校竣工投入使用,61所村校搬入乡镇所在地,校安工程三年累计投入达到3.15亿元。投入3 000万元,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及社会福利中心。旗文化馆通过自治区“国家一级馆”验收。满族屯满族乡博物馆建成开馆。实施工才强旗战略,公开聘用151名高校毕业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