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兴安”系“金阿林”的转音,“阿林”系满语,意为“山”。兴安盟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大兴安岭中段,地理坐标为北纬44゜14′~47゜39′,东经119゜28′~123゜38′之间。西北、北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接镶,东北、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泰来县毗邻,东南与吉林省白城市的洮北区、镇赉县、洮南市、通榆县相连,南、西南和西与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和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125.851公里,其中陆界长71.611公里,水界长54.24公里,总面积59 806平方公里。辖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居住着蒙古、汉、满、朝鲜、回、达斡尔等22个民族。共有39个苏木乡镇、11个办事处。其中苏木乡镇中有苏木5个,乡2个,镇32个。
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16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87.72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90.51亿元,增长15.9%。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2.2:32.3:35.5调整为31.8:33.6:34.6。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4%、42.9%和43.7%。
【农牧业】 2010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61.2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37千公顷,增长2.1%。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17.3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57千公顷,增长2.5%。全年粮食总产量265.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3.0%。全年油料产量3.85万吨,比上年减产2.19万吨,下降36.2%。甜菜产量0.79万吨,比上年增产0.69万吨,增长691.4%。蔬菜产量41.08万吨,比上年增产17.47万吨,增长74.0%。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72.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全盟有大中型拖拉机7.42万台,小型拖拉机7.92万台,农用运输车2.48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11万台,农用水泵7.67万台,节水灌溉类机械0.52万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6.43千公顷,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00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7.95万吨,比上年增长8.1%;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 381吨,下降4.6%;农村用电量19 230万千瓦时,增长6.9%。
2010年,全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826.6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1%;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600.6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1%;牲畜出栏头数达527.54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7.85万吨,比上年增长8.6%;牛奶产量43.36万吨,比上年增长0.8%;禽蛋产量1.88万吨,比上年增长2.0%;水产品产量7 106吨,比上年增长7.7%。
【林业】 2010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07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28.85千公顷,四旁(零星)植树306.60万株,新增育苗面积0.33千公顷,当年苗木产量1.08亿株。年末全盟森林面积1 659.6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7.8%。
【工业】 2010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8.5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4.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9.38亿元,增长26.8%;集体企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6.1%;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0.08亿元,增长31.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12亿元,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4.11亿元,下降1.5%;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1.60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25.67亿元,增长1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利税总额15.61亿元,增长118.3%,其中:实现利润4.13亿元,增长318.3%;产品销售率为95.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4.9,比上年提高50.8点。
【人民生活】 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1 505元,增长11.3%。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9 272元,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02%,比上年降低0.8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 24.98平方米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712元,增长9.2%。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2 721元,增长4.2%。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50%,比上年降低0.6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均住房居住面积22.48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0年,年末全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4%,其中:参保职工为12.36万人,离退休人员为4.3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0.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5%,其中:退休人员为5.4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2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1.0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8.07万人。全盟有90.01万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长1.6%,参合率达91.6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11 881万元,累计受益50.73万人(次)。全盟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6.34万人,比上年下降0.3%;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为13.36万人,比上年下降0.4%。年末全盟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床位3 400张,年末在院人数2 800人。城镇社区服务中心90个。
【概况】 “兴安”系“金阿林”的转音,“阿林”系满语,意为“山”。兴安盟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大兴安岭中段,地理坐标为北纬44゜14′~47゜39′,东经119゜28′~123゜38′之间。西北、北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接镶,东北、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泰来县毗邻,东南与吉林省白城市的洮北区、镇赉县、洮南市、通榆县相连,南、西南和西与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和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125.851公里,其中陆界长71.611公里,水界长54.24公里,总面积59 806平方公里。辖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居住着蒙古、汉、满、朝鲜、回、达斡尔等22个民族。共有39个苏木乡镇、11个办事处。其中苏木乡镇中有苏木5个,乡2个,镇32个。
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16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87.72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90.51亿元,增长15.9%。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2.2:32.3:35.5调整为31.8:33.6:34.6。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4%、42.9%和43.7%。
【农牧业】 2010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61.2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37千公顷,增长2.1%。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17.3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57千公顷,增长2.5%。全年粮食总产量265.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3.0%。全年油料产量3.85万吨,比上年减产2.19万吨,下降36.2%。甜菜产量0.79万吨,比上年增产0.69万吨,增长691.4%。蔬菜产量41.08万吨,比上年增产17.47万吨,增长74.0%。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72.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全盟有大中型拖拉机7.42万台,小型拖拉机7.92万台,农用运输车2.48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11万台,农用水泵7.67万台,节水灌溉类机械0.52万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6.43千公顷,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00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7.95万吨,比上年增长8.1%;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 381吨,下降4.6%;农村用电量19 230万千瓦时,增长6.9%。
2010年,全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826.6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1%;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600.6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1%;牲畜出栏头数达527.54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7.85万吨,比上年增长8.6%;牛奶产量43.36万吨,比上年增长0.8%;禽蛋产量1.88万吨,比上年增长2.0%;水产品产量7 106吨,比上年增长7.7%。
【林业】 2010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07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28.85千公顷,四旁(零星)植树306.60万株,新增育苗面积0.33千公顷,当年苗木产量1.08亿株。年末全盟森林面积1 659.6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7.8%。
【工业】 2010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8.5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4.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9.38亿元,增长26.8%;集体企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6.1%;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0.08亿元,增长31.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12亿元,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4.11亿元,下降1.5%;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1.60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25.67亿元,增长1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利税总额15.61亿元,增长118.3%,其中:实现利润4.13亿元,增长318.3%;产品销售率为95.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4.9,比上年提高50.8点。
【人民生活】 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1 505元,增长11.3%。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9 272元,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02%,比上年降低0.8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 24.98平方米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712元,增长9.2%。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2 721元,增长4.2%。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50%,比上年降低0.6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均住房居住面积22.48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0年,年末全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4%,其中:参保职工为12.36万人,离退休人员为4.3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0.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5%,其中:退休人员为5.4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2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1.0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8.07万人。全盟有90.01万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长1.6%,参合率达91.6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11 881万元,累计受益50.73万人(次)。全盟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6.34万人,比上年下降0.3%;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为13.36万人,比上年下降0.4%。年末全盟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床位3 400张,年末在院人数2 800人。城镇社区服务中心90个。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