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系蒙古语,“乌兰”意为“红色”,“察布”愿意为“山的两翼高地”,引申为“山口”,合意为“红山口”。乌兰察布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北纬40°10´~43°28´,东经110°26´~114°49´之间。乌兰察布系蒙古语,意为红色山的两翼高地。面积54 492平方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约 110公里 ,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毗连;东临河北省康保、尚义、怀安县;南与山西省大同、阳高、天镇、左云、右玉等市县为邻;西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相接。201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33.7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3.66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7.11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89.81亿元,同比增长12.2%,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7.3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2.98亿元,同比增长6.8%。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6:55.0:29.4调整为本年的16.1:52.4:31.5。一产比重上升了0.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从不变价增长速度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4%;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2%,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从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2.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25%;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3.58%,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42%;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4.3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9.17%。从拉动GDP增长看,第一产业拉动了GDP增长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9 213元,现价增长6.8%。2013年,全年财政收入完成76.2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市县级收入完成42.4亿元,同比增长22.0%;上划党中央和自治区收入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7.6%。从地区看,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前三位的集宁、丰镇、凉城分别完成24.59亿元、9.85亿元、9.43亿元;察右前旗超5亿元,察右后旗、兴和、卓资超4亿元,四子王旗超3亿元,化德、商都、察右中旗超2亿元。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51.29亿元,同比增长7.5%。分支出项目看,支持中小企业事务支出11.26亿元,增长121.7%;科学技术支出1.02亿元,增长80.8%;医疗卫生支出16.64亿元,增长2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01亿元,增长22.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2亿元,增长5.9%。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等节能环保支出13.73亿元,增长4.4%。为贯彻落实自治区“ 8337” 计划,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中小企业事务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乌兰察布”系蒙古语,“乌兰”意为“红色”,“察布”愿意为“山的两翼高地”,引申为“山口”,合意为“红山口”。乌兰察布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北纬40°10´~43°28´,东经110°26´~114°49´之间。乌兰察布系蒙古语,意为红色山的两翼高地。面积54 492平方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约 110公里 ,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毗连;东临河北省康保、尚义、怀安县;南与山西省大同、阳高、天镇、左云、右玉等市县为邻;西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相接。201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33.7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3.66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7.11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89.81亿元,同比增长12.2%,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7.3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2.98亿元,同比增长6.8%。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6:55.0:29.4调整为本年的16.1:52.4:31.5。一产比重上升了0.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从不变价增长速度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4%;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2%,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从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2.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25%;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3.58%,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42%;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4.3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9.17%。从拉动GDP增长看,第一产业拉动了GDP增长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9 213元,现价增长6.8%。2013年,全年财政收入完成76.2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市县级收入完成42.4亿元,同比增长22.0%;上划党中央和自治区收入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7.6%。从地区看,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前三位的集宁、丰镇、凉城分别完成24.59亿元、9.85亿元、9.43亿元;察右前旗超5亿元,察右后旗、兴和、卓资超4亿元,四子王旗超3亿元,化德、商都、察右中旗超2亿元。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51.29亿元,同比增长7.5%。分支出项目看,支持中小企业事务支出11.26亿元,增长121.7%;科学技术支出1.02亿元,增长80.8%;医疗卫生支出16.64亿元,增长2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01亿元,增长22.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2亿元,增长5.9%。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等节能环保支出13.73亿元,增长4.4%。为贯彻落实自治区“ 8337” 计划,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中小企业事务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