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乌兰察布”系蒙古语,“乌兰”意为“红色”,“察布”愿意为“山的两翼高地”,引申为“山口”,合意为“红山口”。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北纬40°10´~43°28´,东经110°26´~114°49´之间。面积54 492平方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约110公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集宁区。至2011年底,下辖苏木8个,乡23个,镇49个,街道办事处13个。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288.77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64万人,汉族人口277.38万人;其他少数民族2.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69万人,死亡人口0.64万人。
2011年,生产总值完成690.04亿元,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 246元,增长13.3%。
【农牧业】 2011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0.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全年粮食总产量85.0万吨,同比增长7.55%。其中:玉米产量达24.61万吨,同比下降3.19%;薯类产量达53.35万吨,同比增长12.2%;油料产量达3.58万吨,同比增长53.6%;蔬菜产量达167.27万吨,同比下降1.7%;甜菜产量达48.66万吨,同比增长1.0%。
2011年,全市牧业年度(6月末)牲畜存栏头数795.68万头(只),同比下降4.92%。牲畜总增839.72万头(只),同比下降6.18%。牲畜总增率达100.3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达777.92万头(只),比重为97.77%,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全年牲畜出栏(日历年度)999.01万头(只),下降0.1%。全年肉类总产量23.47万吨,同比下降1.96%;鲜奶产量91.72万吨,同比增长0.1%;绵羊毛产量10 672吨,同比下降1.11%;山羊绒产量42吨,同比下降12.5%;禽蛋产量1.32万吨,与上年持平。
【工业】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3家,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70.01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1.4亿元,同比增长2.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8.7亿元,同比增长24.2%。按所有制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28.01亿元,增长22.3%;集体企业完成1.1亿元,增长82.7%;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1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7.34亿元,增长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128.9亿元,增长17.5%。按行业分,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6.4亿元,增长17.8%,其中: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59.81亿元,增长20.8%;建材工业完成20.57亿元,增长4.3%;重化工业完成88.53亿元,增长36.0%;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47.52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超30亿元的旗县市有4个:丰镇市55.91亿元、集宁区34.8亿元、察右前旗34.16亿元、察右后旗31.12亿元。
全年发电量完成3 686 8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7%。其中:火力发电量完成3 210 210万千瓦时,增长18.4%;风力发电完成476 688万千瓦时,增长58.1%;铁合金完成124.39万吨,增长80.2%;石墨及碳素制品生产量完成25.87万吨,增长31.5%。花岗岩板材完成145.34万平方米,增长26.9%。合成氨完成1.26万吨,增长39.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04.73亿元,增长22.1%;实现利税总额43.85亿元,同比增长22.8%;工业产品销售率98.9%,与上年持平;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395 256元∕人,增长6.9%。
【人民生活】 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 313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11 983元,增长10.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 478元,增长14.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092元,增长14.4%。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 336元,增长52.5%。农村牧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个百分点。
上一篇:
【概况】 “乌兰察布”系蒙古语,“乌兰”意为“红色”,“察布”愿意为“山的两翼高地”,引申为“山口”,合意为“红山口”。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北纬40°10´~43°28´,东经110°26´~114°49´之间。面积54 492平方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约110公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集宁区。至2011年底,下辖苏木8个,乡23个,镇49个,街道办事处13个。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288.77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64万人,汉族人口277.38万人;其他少数民族2.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69万人,死亡人口0.64万人。
2011年,生产总值完成690.04亿元,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 246元,增长13.3%。
【农牧业】 2011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0.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全年粮食总产量85.0万吨,同比增长7.55%。其中:玉米产量达24.61万吨,同比下降3.19%;薯类产量达53.35万吨,同比增长12.2%;油料产量达3.58万吨,同比增长53.6%;蔬菜产量达167.27万吨,同比下降1.7%;甜菜产量达48.66万吨,同比增长1.0%。
2011年,全市牧业年度(6月末)牲畜存栏头数795.68万头(只),同比下降4.92%。牲畜总增839.72万头(只),同比下降6.18%。牲畜总增率达100.3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达777.92万头(只),比重为97.77%,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全年牲畜出栏(日历年度)999.01万头(只),下降0.1%。全年肉类总产量23.47万吨,同比下降1.96%;鲜奶产量91.72万吨,同比增长0.1%;绵羊毛产量10 672吨,同比下降1.11%;山羊绒产量42吨,同比下降12.5%;禽蛋产量1.32万吨,与上年持平。
【工业】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3家,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70.01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1.4亿元,同比增长2.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8.7亿元,同比增长24.2%。按所有制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28.01亿元,增长22.3%;集体企业完成1.1亿元,增长82.7%;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1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7.34亿元,增长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128.9亿元,增长17.5%。按行业分,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6.4亿元,增长17.8%,其中: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59.81亿元,增长20.8%;建材工业完成20.57亿元,增长4.3%;重化工业完成88.53亿元,增长36.0%;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47.52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超30亿元的旗县市有4个:丰镇市55.91亿元、集宁区34.8亿元、察右前旗34.16亿元、察右后旗31.12亿元。
全年发电量完成3 686 8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7%。其中:火力发电量完成3 210 210万千瓦时,增长18.4%;风力发电完成476 688万千瓦时,增长58.1%;铁合金完成124.39万吨,增长80.2%;石墨及碳素制品生产量完成25.87万吨,增长31.5%。花岗岩板材完成145.34万平方米,增长26.9%。合成氨完成1.26万吨,增长39.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04.73亿元,增长22.1%;实现利税总额43.85亿元,同比增长22.8%;工业产品销售率98.9%,与上年持平;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395 256元∕人,增长6.9%。
【人民生活】 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 313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11 983元,增长10.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 478元,增长14.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092元,增长14.4%。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 336元,增长52.5%。农村牧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个百分点。
上一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