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集宁原名“老凹嘴”,意为预兆着“集市安宁”。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地处北纬40°01′东经113°10′,行政区面积404.8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一乡一镇,是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居住着蒙、汉、回等17个民族,户籍人口35.61万(户籍人口中:男女性别结构比例为1.028:1,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非农业人口26.15万人),全区有少数民族人口2.15万人(蒙古族1.46万人),人口密度为752.3人/平方公里。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19.9%。财政收入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25.9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86%,成为全市首家突破10亿元的旗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105.7%。单位GDP能耗下降2.6%。
【农牧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共建成温室、大棚4150栋,马铃薯喷灌圈10台(套),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8.6万亩耕地认定为无公害基地,6个蔬菜品种和2个大田作物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坚持抓龙头、建基地,民丰薯业、鹏程农科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建成运营,内蒙古双汇、雪原乳业、老马清真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乳、肉、薯等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马莲渠乡新集镇投入使用,“三横一纵”四条主干道建成通车,5栋移民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新集镇内引进企业28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新建、改建农村道路 194公里,解决了65个自然村、2.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 2011年,福瑞制药成为乌兰察布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自治区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非资源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取得进展,海立电子、苏通电子及锋电能源、同盛风电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内蒙古明阳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天津建塑20万吨螺旋钢管项目和三信实业3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累计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3亿元,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入园企业达到28户。皮件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4栋,3户企业入园生产,园区承载和吸附能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保障】 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新院区建设全面启动,建成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平方米以上社区达到4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参合农民4.3万人,参合率达到98%。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和生育保险工作,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万人和7 000人。新建高标准敬老院4个。
【概况】 集宁原名“老凹嘴”,意为预兆着“集市安宁”。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地处北纬40°01′东经113°10′,行政区面积404.8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一乡一镇,是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居住着蒙、汉、回等17个民族,户籍人口35.61万(户籍人口中:男女性别结构比例为1.028:1,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非农业人口26.15万人),全区有少数民族人口2.15万人(蒙古族1.46万人),人口密度为752.3人/平方公里。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19.9%。财政收入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25.9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86%,成为全市首家突破10亿元的旗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105.7%。单位GDP能耗下降2.6%。
【农牧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共建成温室、大棚4150栋,马铃薯喷灌圈10台(套),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8.6万亩耕地认定为无公害基地,6个蔬菜品种和2个大田作物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坚持抓龙头、建基地,民丰薯业、鹏程农科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建成运营,内蒙古双汇、雪原乳业、老马清真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乳、肉、薯等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马莲渠乡新集镇投入使用,“三横一纵”四条主干道建成通车,5栋移民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新集镇内引进企业28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新建、改建农村道路 194公里,解决了65个自然村、2.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 2011年,福瑞制药成为乌兰察布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自治区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非资源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取得进展,海立电子、苏通电子及锋电能源、同盛风电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内蒙古明阳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天津建塑20万吨螺旋钢管项目和三信实业3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累计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3亿元,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入园企业达到28户。皮件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4栋,3户企业入园生产,园区承载和吸附能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保障】 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新院区建设全面启动,建成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平方米以上社区达到4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参合农民4.3万人,参合率达到98%。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和生育保险工作,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万人和7 000人。新建高标准敬老院4个。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