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丰镇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乌兰察布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7′31″~113°48′18″,北纬40°18′27″~40°28′28″。全市东西长86公里,南北长56公里,总面积2 704平方公里。辖5个城区办事处,7个乡镇。27个社区,91个村委会,835个自然村。2011年,全市总人口为338 189人,其中汉族333 994人,蒙古族1 550人,回族932人,满族1 502人,朝鲜族14人,苗族20人,其他少数民族177人。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23.6%;财政收入完成7.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9亿元,同比增长13.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229%。
【农牧业】 2011年,全市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完成任务指标的10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6万亩。蔬菜7万亩。全市新增设施蔬菜面积4 250亩,其中温室1 420亩,大棚2 830亩。全市新增膜下滴灌34 920亩。全市覆膜面积30万亩,其中玉米18万亩、马铃薯10万亩、蔬菜2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农产品2个,有机农产品1个。认定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 000亩,绿色农产品基地3 000亩。苗木、万寿菊、红干椒等特色农业初见成效。全市完成重点农情信息120期。其中测土配方施肥信息18期。农村沼气信息21期,良种补贴信息14期,农业保险信息12期、病虫害防治信息18期,其它综合类信息37期。
全年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8处,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69万头(只),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大畜存栏达 4.9万(头),小畜存栏58.3万只,生猪存栏 5.9万口,鲜奶产量达 9.5万吨,肉产量达到2.3万吨,禽类存栏 24万羽。新建、改扩建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牧场园区4处。在园区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专业户的扶持,鼓励养牛户低成本扩张。目前全市发展10头以上的专业户120户,60头以上的8户,500头以上的2户,改扩建年出栏1 000只以上的肉羊育肥场2处。
【工业】 2011年,全年开工3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4项,完成投资45亿元。电力、氟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丰电四期扩建项目拿到自治区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上海三爱富公司氟化工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3.5亿元。建材业走上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子,引进建设了压延微晶石板材、泡沫陶瓷隔热防火材料、蒸汽加压砌块等6个石材废料、铁合金废渣、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引进硕丰公司投资42亿元的75万吨不锈钢、新大公司投资15亿元的60万吨铸造标准件等项目,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我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氟化工产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蒙西地区重要的冶金钢铁生产基地。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按照打造自治区沿黄沿线一流园区的标准,规划建设了氟化工业西园区,完成10平方公里“三通一平”,氟化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成为乌兰察布市唯一一家进入自治区“双百亿工程”的园区。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 810元和6 379元,分别同比增长12.7%和15.6%。
【社会保障】 2011年,财政用于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9.5亿元,占总支出的62%,同比增长49%。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 000人,培训城乡劳动力6 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万人、8.7万人和 1.5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常住人口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4 520人实现稳定脱贫。
【概况】 丰镇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乌兰察布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7′31″~113°48′18″,北纬40°18′27″~40°28′28″。全市东西长86公里,南北长56公里,总面积2 704平方公里。辖5个城区办事处,7个乡镇。27个社区,91个村委会,835个自然村。2011年,全市总人口为338 189人,其中汉族333 994人,蒙古族1 550人,回族932人,满族1 502人,朝鲜族14人,苗族20人,其他少数民族177人。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23.6%;财政收入完成7.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9亿元,同比增长13.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229%。
【农牧业】 2011年,全市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完成任务指标的10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6万亩。蔬菜7万亩。全市新增设施蔬菜面积4 250亩,其中温室1 420亩,大棚2 830亩。全市新增膜下滴灌34 920亩。全市覆膜面积30万亩,其中玉米18万亩、马铃薯10万亩、蔬菜2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农产品2个,有机农产品1个。认定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 000亩,绿色农产品基地3 000亩。苗木、万寿菊、红干椒等特色农业初见成效。全市完成重点农情信息120期。其中测土配方施肥信息18期。农村沼气信息21期,良种补贴信息14期,农业保险信息12期、病虫害防治信息18期,其它综合类信息37期。
全年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8处,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69万头(只),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大畜存栏达 4.9万(头),小畜存栏58.3万只,生猪存栏 5.9万口,鲜奶产量达 9.5万吨,肉产量达到2.3万吨,禽类存栏 24万羽。新建、改扩建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牧场园区4处。在园区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专业户的扶持,鼓励养牛户低成本扩张。目前全市发展10头以上的专业户120户,60头以上的8户,500头以上的2户,改扩建年出栏1 000只以上的肉羊育肥场2处。
【工业】 2011年,全年开工3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4项,完成投资45亿元。电力、氟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丰电四期扩建项目拿到自治区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上海三爱富公司氟化工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3.5亿元。建材业走上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子,引进建设了压延微晶石板材、泡沫陶瓷隔热防火材料、蒸汽加压砌块等6个石材废料、铁合金废渣、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引进硕丰公司投资42亿元的75万吨不锈钢、新大公司投资15亿元的60万吨铸造标准件等项目,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我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氟化工产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蒙西地区重要的冶金钢铁生产基地。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按照打造自治区沿黄沿线一流园区的标准,规划建设了氟化工业西园区,完成10平方公里“三通一平”,氟化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成为乌兰察布市唯一一家进入自治区“双百亿工程”的园区。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 810元和6 379元,分别同比增长12.7%和15.6%。
【社会保障】 2011年,财政用于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9.5亿元,占总支出的62%,同比增长49%。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 000人,培训城乡劳动力6 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万人、8.7万人和 1.5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常住人口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4 520人实现稳定脱贫。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