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察哈尔右翼后旗(简称察右后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地理坐标北纬41。3′~41。59′,东经112。42′~113°30′之间。旗域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80公里,总面积3 910平方公里。东南与商都县,兴和县接壤,西南与察右前旗、卓资县毗邻,西北与察右中旗、四子王旗相连,北与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交界,总地形北高南低,呈长方形。
察右后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南距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驻地集宁区 50公里,距首都北京市400公里,西南距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180公里 。是内蒙古中部地区重要城镇之一。辖2个苏木,1个乡,4个镇,15个嘎查委员会,72个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767个自然村(浩特),全旗总人口22.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0.8万人,蒙古族人口1.4万人,其他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壮族、藏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等9个少数民族307人。
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亿元,同北增长19.8%,财政收入完成3.42亿元,同比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亿元,同比增长21.2%。
【农牧业】 2011年,全旗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3万亩,新增膜下滴灌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累计16.9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40万亩。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23%。
年末出栏牲畜77万头(只),牲畜存栏32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3%。完成农村牧区饮水工程22项,解决了1.29万人、3.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生态保护面积21.5万亩,建成旗级义务植树基地3 000亩。建设通村油路114公里,三级油路60.5公里。建成新农村新牧区典范工程3处。
【工业】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1亿元,同比增长25.9%。开工建设市级重点项目12项,旗级重点项目8项,蒙维20万吨醋酸乙烯、10万吨聚乙烯醇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白雁湖4万千伏安密闭电石炉项目有3台投产,大唐红牧、华润二期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园区建设投入1.5亿元,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和管网、电网等工程。红格尔图建材园35千伏输变电站成功送电,开工建设了杭宁达莱工业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引进年产5万吨石灰氮、10万吨电极糊项目,开工建设24台4万千伏安密闭电石炉。风电签约容量达560万千瓦,开工建设60万千瓦,实现并网发电30万千瓦。水泥、熟料产能达740万吨,白灰产能达300万吨。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41%。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 600元,同比增长1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288元,同比增长14.2%。
【社会保障】 2011年,全年财政用于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助学、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达5.6亿元,同比增长15.7%。在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投入民族教育专项资金30万元,为高中生减免学杂费、住宿费360万元,为466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全市率先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和布病患者免费治疗。开展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4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2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发放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奖励资金75万元,2 690户计生家庭从中受益。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惠农惠牧政策,农牧民政策性收入达1亿元。完成廉租房建设324套,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 040户。发放教育、医疗、救灾、临时救助资金863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 864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7.5%,重度残疾农牧民可直接享受养老金待遇,旗财政用于农牧民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的补贴达850万元。
【概况】 察哈尔右翼后旗(简称察右后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地理坐标北纬41。3′~41。59′,东经112。42′~113°30′之间。旗域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80公里,总面积3 910平方公里。东南与商都县,兴和县接壤,西南与察右前旗、卓资县毗邻,西北与察右中旗、四子王旗相连,北与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交界,总地形北高南低,呈长方形。
察右后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南距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驻地集宁区 50公里,距首都北京市400公里,西南距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180公里 。是内蒙古中部地区重要城镇之一。辖2个苏木,1个乡,4个镇,15个嘎查委员会,72个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767个自然村(浩特),全旗总人口22.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0.8万人,蒙古族人口1.4万人,其他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壮族、藏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等9个少数民族307人。
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亿元,同北增长19.8%,财政收入完成3.42亿元,同比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亿元,同比增长21.2%。
【农牧业】 2011年,全旗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3万亩,新增膜下滴灌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累计16.9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40万亩。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23%。
年末出栏牲畜77万头(只),牲畜存栏32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3%。完成农村牧区饮水工程22项,解决了1.29万人、3.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生态保护面积21.5万亩,建成旗级义务植树基地3 000亩。建设通村油路114公里,三级油路60.5公里。建成新农村新牧区典范工程3处。
【工业】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1亿元,同比增长25.9%。开工建设市级重点项目12项,旗级重点项目8项,蒙维20万吨醋酸乙烯、10万吨聚乙烯醇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白雁湖4万千伏安密闭电石炉项目有3台投产,大唐红牧、华润二期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园区建设投入1.5亿元,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和管网、电网等工程。红格尔图建材园35千伏输变电站成功送电,开工建设了杭宁达莱工业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引进年产5万吨石灰氮、10万吨电极糊项目,开工建设24台4万千伏安密闭电石炉。风电签约容量达560万千瓦,开工建设60万千瓦,实现并网发电30万千瓦。水泥、熟料产能达740万吨,白灰产能达300万吨。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41%。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5 600元,同比增长1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288元,同比增长14.2%。
【社会保障】 2011年,全年财政用于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助学、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达5.6亿元,同比增长15.7%。在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投入民族教育专项资金30万元,为高中生减免学杂费、住宿费360万元,为466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全市率先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和布病患者免费治疗。开展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4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2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发放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奖励资金75万元,2 690户计生家庭从中受益。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惠农惠牧政策,农牧民政策性收入达1亿元。完成廉租房建设324套,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 040户。发放教育、医疗、救灾、临时救助资金863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 864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7.5%,重度残疾农牧民可直接享受养老金待遇,旗财政用于农牧民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的补贴达850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