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到三国、晋朝、十六国时期,活动在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号称“五胡”,大多进入长城以南,移居黄河流域。他们互相争战或者与中原王朝较量,形成长时间战乱局面。魏晋时,今乌海地区为西部鲜卑所据,南北朝时为前凉、后凉、北凉所割据。
319年(东晋大(太)兴二年),羯族石勒强盛起来,尽得黄河流域中、下游广阔地区,建立后赵国。今海勃湾地区属后赵之朔州朔方郡。
366年(前秦建元二年),后赵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归前秦,为氐族苻坚所统治。海勃湾地区属前秦朔方郡。
395年(后秦皇初二年),羌族姚兴部兴起,夺得前秦西部地区,称为后秦。姚兴在北部广阔地区设朔方郡,辖今海勃湾地区。
391年(东晋太元十六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辖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铁弗部刘卫辰。卫辰被打败后部众四散,辖地尽失,变成魏的统治地域。
407年(东晋义熙三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强盛,在今鄂尔多斯市、陕西北部地区建立胡夏国,建都于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俗称白城子),辖地曾北达黄河,置幽州于大城(今伊盟杭锦旗东南),占有今巴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
431年(夏胜光四年),夏国被北魏拓跋鲜卑族所灭,辖境归北魏。
东汉末年到三国、晋朝、十六国时期,活动在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号称“五胡”,大多进入长城以南,移居黄河流域。他们互相争战或者与中原王朝较量,形成长时间战乱局面。魏晋时,今乌海地区为西部鲜卑所据,南北朝时为前凉、后凉、北凉所割据。
319年(东晋大(太)兴二年),羯族石勒强盛起来,尽得黄河流域中、下游广阔地区,建立后赵国。今海勃湾地区属后赵之朔州朔方郡。
366年(前秦建元二年),后赵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归前秦,为氐族苻坚所统治。海勃湾地区属前秦朔方郡。
395年(后秦皇初二年),羌族姚兴部兴起,夺得前秦西部地区,称为后秦。姚兴在北部广阔地区设朔方郡,辖今海勃湾地区。
391年(东晋太元十六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辖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铁弗部刘卫辰。卫辰被打败后部众四散,辖地尽失,变成魏的统治地域。
407年(东晋义熙三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强盛,在今鄂尔多斯市、陕西北部地区建立胡夏国,建都于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俗称白城子),辖地曾北达黄河,置幽州于大城(今伊盟杭锦旗东南),占有今巴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
431年(夏胜光四年),夏国被北魏拓跋鲜卑族所灭,辖境归北魏。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