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通辽市原名“哲里木盟”,得名于今科尔沁右翼中旗内王府北的哲理木山。蒙古人称马鞍扯肚为“哲理木”。此山形同马鞍吊带,所以蒙古人称为哲理木山。通辽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 535平方公里。通辽市有1个市辖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县级市,1个县,5个旗。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 449亿元,增长14.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3亿元,增长17.8%;城乡居民收入达到16548元和7216元,分别增长16%和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0亿元,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4亿元,增长55.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人口自然增长率4‰。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2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农牧业】 2011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8.64亿元,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07.44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2.87万公顷,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09万公顷,增加0.76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54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7.00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65.50万吨(113.10亿斤),比上年增产40万吨(8亿斤),增长7.6%。其中:玉米485.06万吨;水稻19.72万吨。油料产量12.93万吨,比上年增产0.54万吨,增长4.4%;甜菜产量18.81万吨,比上年减产2.09万吨,下降10.0%。蔬菜产量252.70万吨,比上年增产17.72万吨,增长7.5%。
牧业年度牲畜实有头数1 547.4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5.00万头(只),增长1.0%。年末全市家畜实有头数1084.82万头(只),其中大小牲畜822.22万头(只),猪262.60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0.76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猪肉25.56万吨,牛肉10.05万吨,羊肉7.80万吨。
【工业】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增幅比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34.43亿元,增长19.8%,增幅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239.83亿元,增长13.8%;重工业增加值494.60亿元,增长2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6亿元,增长60.4%。其中:股份制企业120.7亿元,增长60.3%,占7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7.9亿元,增长23.1%,占10.8%。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6 548元,增长16.0%,增幅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 077元,增长16.1%。农村居民均纯收入7 216元,增长20.2%,增幅比上年上升7.3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172元,增长44.7%。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2.0%和34.9%。年末城镇居民均住宅建筑面积27.10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面积23.56平方米。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5.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了1.1%,消费品价格上涨了6.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1%。
【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2.4万人、86.61万人、18万人、15.4万人和25.5万人,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净增1.2万人、2.2万人、1.3万人和2.0万人,失业保险人员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08万人;农牧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208.91万人,参合率为95.8%。年末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0.06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8.3%,有4.51万户低收入家庭得到救助。农村享受定期救济户数71 573户,五保户8 965户。年末有收养性福利事业单位、农村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92个,职工445上一篇:
【概况】 通辽市原名“哲里木盟”,得名于今科尔沁右翼中旗内王府北的哲理木山。蒙古人称马鞍扯肚为“哲理木”。此山形同马鞍吊带,所以蒙古人称为哲理木山。通辽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 535平方公里。通辽市有1个市辖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县级市,1个县,5个旗。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 449亿元,增长14.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3亿元,增长17.8%;城乡居民收入达到16548元和7216元,分别增长16%和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0亿元,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4亿元,增长55.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人口自然增长率4‰。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2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农牧业】 2011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8.64亿元,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07.44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2.87万公顷,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09万公顷,增加0.76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54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7.00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65.50万吨(113.10亿斤),比上年增产40万吨(8亿斤),增长7.6%。其中:玉米485.06万吨;水稻19.72万吨。油料产量12.93万吨,比上年增产0.54万吨,增长4.4%;甜菜产量18.81万吨,比上年减产2.09万吨,下降10.0%。蔬菜产量252.70万吨,比上年增产17.72万吨,增长7.5%。
牧业年度牲畜实有头数1 547.4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5.00万头(只),增长1.0%。年末全市家畜实有头数1084.82万头(只),其中大小牲畜822.22万头(只),猪262.60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0.76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猪肉25.56万吨,牛肉10.05万吨,羊肉7.80万吨。
【工业】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增幅比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34.43亿元,增长19.8%,增幅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239.83亿元,增长13.8%;重工业增加值494.60亿元,增长2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6亿元,增长60.4%。其中:股份制企业120.7亿元,增长60.3%,占7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17.9亿元,增长23.1%,占10.8%。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6 548元,增长16.0%,增幅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 077元,增长16.1%。农村居民均纯收入7 216元,增长20.2%,增幅比上年上升7.3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172元,增长44.7%。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2.0%和34.9%。年末城镇居民均住宅建筑面积27.10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面积23.56平方米。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5.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了1.1%,消费品价格上涨了6.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1%。
【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2.4万人、86.61万人、18万人、15.4万人和25.5万人,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净增1.2万人、2.2万人、1.3万人和2.0万人,失业保险人员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08万人;农牧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208.91万人,参合率为95.8%。年末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0.06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8.3%,有4.51万户低收入家庭得到救助。农村享受定期救济户数71 573户,五保户8 965户。年末有收养性福利事业单位、农村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92个,职工445上一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