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科尔沁”系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人”。科尔沁左翼中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通辽市东北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著名的民歌之乡、版画之乡。东西长191公里,南北宽116公里,总面积9811平方公里,全旗共有11个镇、4个苏木、3个国有农牧场,516个嘎查村。总人口53.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39.9万人,占总人口的74.6%,是全国县级区域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县,也是历史名人孝庄文皇后、嘎达梅林的故乡。境内河流主要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三河径流总量为5.85亿立方米。有5座中型水库,总库容量2.18亿立方米。
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5亿元,增长18%,突破了百亿元大关;2011年,全旗财政收入完成31 194万元,完成市调整后财政收入预算31 000万元的100.6%,同比增收2 012万元,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亿元,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2亿元,增长17.8%;万元GDP耗能0.8078吨标准煤,下降3%。
【农牧业】 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4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6.1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249.5万头(只、口)。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全旗投入3.26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1万亩。玉米高产创建面积达20.68万亩,建设“吨粮田”40万亩。新建1.3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高效特色种植基地,新建秸秆养牛示范村30个、新建饲草料基地5万亩、规模养殖小区17个。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89家,辐射带动8.6万农牧户。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14.8万人次,连续七年排名全市第一。年内投入扶贫资金1.3亿元,使6 300户、24 830人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达5.98亿元,农牧民人均政策性收入1 315元。
【工业】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3%。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7个,到位资金50亿元。新建、续建千万人以上工业项目29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2亿元。全旗风电项目累计并网达到118万千瓦,发电31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纳税超过1亿元。珠日河200万千瓦风电项目获国家能源局批复。保康工业园区已启动,被通辽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工业园区。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 581元和5 980元,增长16%和23.9%。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居民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补助标准人均每月份别提高40元和25元,保障范围分别达到14 500人和35 180人;城乡医疗救助和大学生救助工作,全年共下拨医疗救助资金702万元,救助对象1 960人次,平均救助水平达3 580元。资助五保对象、农牧区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116万元,39 137人。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84人,救助资金42万元;五保供养对象2 357人,下拨供养金625.6万元。孤儿53人,发放供养金47万元。“三无”人员有77人,发放供养金58万元;临时救助56人次,救助资金8.5万元;下拨救灾款109万元,面粉850吨;发放抚恤补助金27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 90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大病报销最高额度提高到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为20 383人。全年累计发放基本养老金12 000万元,人均养老金达到1 484元/月。人均比上年增加214元/月;全旗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 3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3 800万元。
【概况】 “科尔沁”系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人”。科尔沁左翼中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通辽市东北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著名的民歌之乡、版画之乡。东西长191公里,南北宽116公里,总面积9811平方公里,全旗共有11个镇、4个苏木、3个国有农牧场,516个嘎查村。总人口53.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39.9万人,占总人口的74.6%,是全国县级区域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县,也是历史名人孝庄文皇后、嘎达梅林的故乡。境内河流主要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三河径流总量为5.85亿立方米。有5座中型水库,总库容量2.18亿立方米。
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5亿元,增长18%,突破了百亿元大关;2011年,全旗财政收入完成31 194万元,完成市调整后财政收入预算31 000万元的100.6%,同比增收2 012万元,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亿元,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2亿元,增长17.8%;万元GDP耗能0.8078吨标准煤,下降3%。
【农牧业】 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4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6.1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249.5万头(只、口)。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全旗投入3.26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1万亩。玉米高产创建面积达20.68万亩,建设“吨粮田”40万亩。新建1.3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高效特色种植基地,新建秸秆养牛示范村30个、新建饲草料基地5万亩、规模养殖小区17个。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89家,辐射带动8.6万农牧户。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14.8万人次,连续七年排名全市第一。年内投入扶贫资金1.3亿元,使6 300户、24 830人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达5.98亿元,农牧民人均政策性收入1 315元。
【工业】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3%。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7个,到位资金50亿元。新建、续建千万人以上工业项目29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2亿元。全旗风电项目累计并网达到118万千瓦,发电31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纳税超过1亿元。珠日河200万千瓦风电项目获国家能源局批复。保康工业园区已启动,被通辽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工业园区。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 581元和5 980元,增长16%和23.9%。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居民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补助标准人均每月份别提高40元和25元,保障范围分别达到14 500人和35 180人;城乡医疗救助和大学生救助工作,全年共下拨医疗救助资金702万元,救助对象1 960人次,平均救助水平达3 580元。资助五保对象、农牧区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116万元,39 137人。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84人,救助资金42万元;五保供养对象2 357人,下拨供养金625.6万元。孤儿53人,发放供养金47万元。“三无”人员有77人,发放供养金58万元;临时救助56人次,救助资金8.5万元;下拨救灾款109万元,面粉850吨;发放抚恤补助金27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 90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大病报销最高额度提高到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为20 383人。全年累计发放基本养老金12 000万元,人均养老金达到1 484元/月。人均比上年增加214元/月;全旗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 3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3 800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