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霍林郭勒市位于北纬45°16′~45°46′,东经118°17′46″~119°46′12″。距中蒙边界120公里,距通辽市330公里。地面标高海拔820~1 317米,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交界,辖区总面积585平方公里,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8公里,周长113公里,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管5个街道办事处,14个城市社区和7个农村社区,年末户籍总人口7.37万人,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在该市境内。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1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1.6亿元、93.5亿元和35.9亿元,同比增长7%、24%和22.1% ,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完成20.08亿元,同比增长82.1%,产业结构演进为1.2∶71.4∶27.4。引进国内市外各类开发资金4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 571万美元,出口创汇425万美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2 000多个县级地区中位列153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21位、蒙东第2位,富裕程度达到全国相对发达地区水平。
【农牧业】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00亩、特色养殖50户,设施农业和特色种养殖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移民扩镇、整村推进等一系列扶贫工程进展顺利,浑迪音、沙尔敖包社区1.6万平方米移民楼全部竣工。城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实现劳务输出3 838人次,劳动力转移成为城郊社区居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工业】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7.5亿元,同比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4家,总数达40家。煤电硅产业成功破题,煤电铝及铝后产业纵深延展,煤化工产业稳步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格局更加优化,产业关联更加紧密,产业效益更加突出。全年原煤产销突破4 400万吨,投产电力装机180万千瓦,发电73.5亿千瓦时,铝产量28.9万吨,碳素产量14.7万吨。主导产业已占经济总量的54%,对财政贡献占财政总收入近60%。
【社会保障】全市小学生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乘车补助。落实了老年人生活补贴政策。城市和城郊社区居民低保补差标准分别提高了21.9%和43.8%,达到每月167元和每年630元。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低保人群免费享受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优惠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下。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8万平方米,廉租房7 163平方米。
【人民生活】在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当年调资总额和补发调资支出超过5 000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郊社区居民均纯收入分别完成19 000元和9 042元,同比增长26.6%和14.5%。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13辆。政府拿出超过1亿元资金,开展医疗保险、环境治理、住房保障等领域的十项利民工程,使全市人民广泛受益。
【概况】霍林郭勒市位于北纬45°16′~45°46′,东经118°17′46″~119°46′12″。距中蒙边界120公里,距通辽市330公里。地面标高海拔820~1 317米,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交界,辖区总面积585平方公里,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8公里,周长113公里,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管5个街道办事处,14个城市社区和7个农村社区,年末户籍总人口7.37万人,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在该市境内。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1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1.6亿元、93.5亿元和35.9亿元,同比增长7%、24%和22.1% ,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完成20.08亿元,同比增长82.1%,产业结构演进为1.2∶71.4∶27.4。引进国内市外各类开发资金4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 571万美元,出口创汇425万美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2 000多个县级地区中位列153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21位、蒙东第2位,富裕程度达到全国相对发达地区水平。
【农牧业】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00亩、特色养殖50户,设施农业和特色种养殖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移民扩镇、整村推进等一系列扶贫工程进展顺利,浑迪音、沙尔敖包社区1.6万平方米移民楼全部竣工。城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实现劳务输出3 838人次,劳动力转移成为城郊社区居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工业】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7.5亿元,同比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4家,总数达40家。煤电硅产业成功破题,煤电铝及铝后产业纵深延展,煤化工产业稳步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格局更加优化,产业关联更加紧密,产业效益更加突出。全年原煤产销突破4 400万吨,投产电力装机180万千瓦,发电73.5亿千瓦时,铝产量28.9万吨,碳素产量14.7万吨。主导产业已占经济总量的54%,对财政贡献占财政总收入近60%。
【社会保障】全市小学生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乘车补助。落实了老年人生活补贴政策。城市和城郊社区居民低保补差标准分别提高了21.9%和43.8%,达到每月167元和每年630元。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低保人群免费享受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优惠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下。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8万平方米,廉租房7 163平方米。
【人民生活】在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当年调资总额和补发调资支出超过5 000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郊社区居民均纯收入分别完成19 000元和9 042元,同比增长26.6%和14.5%。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13辆。政府拿出超过1亿元资金,开展医疗保险、环境治理、住房保障等领域的十项利民工程,使全市人民广泛受益。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