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使内蒙古跨入新时代,内蒙古的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变化如下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共绥远省委、绥远省人民政府、原驻绥东的军政领导机关于1949年12月16日由丰镇迁往归绥市。19日,绥远军区由集宁迁往归绥市。
一、各级政权回到人民手中
1949年10月15日,属绥远省管辖的绥东、绥南两个专员公署相继成立。其中绥东专署辖陶林、集宁、丰镇、兴和、龙胜、武东等县,办公地点设在集宁。绥南专署辖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凉城4个县。10月,绥远省人民政府通令全省接管旗县旧政权,从而使政权回到人民手中。
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建制不断完善
1949年12月2日,党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内蒙古自治政府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乌兰夫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哈丰阿为副主席。同时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机构也纷纷产生。从12月6日至本月底,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成立,受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乌兰夫任书记;12月31日,绥远省军区成立,军区司令部设在归绥市,傅作义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同月,杭锦旗临时人民政府、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境内的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相继成立。12月27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在归绥市召开成立大会,傅作义为军政委员会主席,高克林、乌兰夫、董其武、孙兰峰为副主席。军政委员会管辖区域有2个盟、18个旗、22个县、3个市。
截至1949年底,绥远省人民政府辖2个盟、4个专署、2个市、22个县、18个旗、9个区、1个镇、2个办事处、1个组训处。即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伊克昭盟;集宁、包头、和林、陕坝专员公署;归绥市、包头市;集宁、丰镇、陶林、兴和、龙胜、武东、包头、归绥、武川、萨拉齐、固阳、凉城、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尔、安北、晏江、临河、米仓、狼山、五原、东胜县;土默特、东公、中东、西公、四子王、达尔罕、茂明安、准格尔、达拉特、郡王、札萨克、杭锦、鄂托克、乌审、正红、正黄、镶蓝、镶红旗;一、二、三、四、五、六区(归绥市),一、二、三区(包头市);陕坝镇;百灵庙、桃力民办事处;达拉特旗组训处。内蒙古自治政府辖6个盟、3个县级市、31个旗、4个县。即呼纳盟(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置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兴安盟、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昭乌达盟(今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察绥蒙古各盟旗联合办事处);海拉尔市、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索伦旗、阿荣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中部联合旗(贝子庙)、东部联合旗、西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明安太右联合旗、正蓝旗、正白旗、镶白联合旗、商都镶黄联合旗、太仆寺左旗、库伦旗、奈曼旗;突泉县、通辽县、开鲁县、林西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权机构在不断完善,绥远省人民法院于1950年1月10日成立。同年12月9日,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62次政务会议批准阮慕韩为绥远省人民法院院长。
1950年,新生的军政机构相继产生。年初,绥远省军区包头军分区、后套军分区成立。1月中旬,绥远军政委员会制定通过《处理绥远境内蒙古民族问题方案》,对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绥远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伊克昭盟、乌兰察布人民政府和土默特旗人民政府。土默特旗人民政府直属省政府领导。撤销原国民党政府设立的东胜县、达拉特旗组训处、百灵庙办事处,并将东胜和十里长滩划归伊克昭盟人民政府,乌兰花区、五当召区划归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河东台站划归土默特旗,伊克昭盟境内所属各县的土地划归伊克昭盟各旗,实现了旗政的统一。5月初,党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此方案。
1950年1月中旬,绥远军区奉党中央军委命令,将“九一九”起义的国民党军绥远指挥所第九兵团编入绥远指挥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三十六军、三十七军、骑兵第四师(另有两支暂编骑兵旅、1支编入独立骑兵旅)。
1月下旬,绥远省人民政府第一次临时会议通过《绥远省人民政府试行组织条例》。《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委员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3人。在秘书长领导下设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有:民政厅、公安厅、财政厅、工业厅、农业厅、商业厅、交通厅、文教厅、劳动局、水利局、卫生局、新闻出版处、人民监察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署。该条例呈报政务院批准后,于8月25日试行。
三、实现蒙绥合并
1950年1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召见乌兰夫等人,研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划界问题。确定将历史上属于内蒙古的区域划归内蒙古,建立东西部统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根据乌兰夫的意见,拟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设在归绥市。为建立东西统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尽快实现蒙绥合并,内蒙古地区的建制有了新变动:其一,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呼纳盟增设喜桂图旗(今牙克石市);其二,包头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为绥远省直辖市,党中央任命郑天翔为包头市市长;其三,东胜县人民政府成立;其四,绥远省人民政府陕坝专员公署成立;其五,萨拉齐人民政府成立;其六,固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同时,绥远省人民政府对公安部队进行整编,将所接收的原国民党绥远省政府所建旗县的旧警察、保警队等武装,逐步改编为旗县公安队。经改编后,绥远省公安部队辖1个直属公安大队,归绥、包头2个市公安大队,5个旗县公安中队。
1950年3月开始,绥远省各旗县开展了废保建政工作。其中固阳县将民国时期的7乡1镇改为5个区,区下设59个行政村;萨拉齐人民政府共废除旧乡15个,旧保150个,旧甲1000多个,新划7个区,105个行政村,3个区街坊;五原县人民政府在废保建政工作中,废除旧乡和保甲制度,建立4个区公所及城关镇,下设28个行政村及4个街公所。
从4月开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和绥远省所辖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政权机构,其机构如下:一是乌兰察布人民自治政府成立,盟府设在乌兰花,韩是今任中共乌兰察布盟委员会书记,辖四子王旗、达尔罕旗、茂明安旗、乌拉特西公旗、乌拉特中公旗、乌拉特东公旗。4月7日,绥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东公旗、中公旗、西公旗复称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二是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于5月1日成立;三是中共安北县委和安北县人民政府同时在新安镇成立;四是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在哈汉补隆成立;五是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在本巴台成立;六是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在城圐圙成立;七是札萨克旗人民政府成立。
与此同时,区划和称谓也发生了变更,变更情况如下所述:一是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绥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改为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伊克昭盟驻地札萨克旗,后迁至东胜县,辖达拉特、准格尔、杭锦、郡王、札萨克、鄂托克、乌审6个旗及东胜县;乌兰察布盟驻地由乌兰花迁至包头市,辖四子王旗、达尔罕旗、茂明安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二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与察哈尔两省协商,并报党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决定将察哈尔省的多伦、宝昌、化德、太仆寺左旗南部和沽源县部分地区划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三是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集宁、包头、陕坝专员公署改为绥东、绥中、绥西专员公署,任命李斌三、周钧、邢清魁为专员。撤销和林格尔专员公署,其所辖旗县分别划归绥东、绥中专员公署。经过此次划分,绥远省共辖2个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3个专署:绥东、绥中、绥西专员公署;2个直辖市:归绥市、包头市;22个县:东胜、临河、米仓、晏江、五原、狼山、安北、集宁、丰镇、陶林、兴和、龙胜、武东、凉城、包头、归绥、武川、萨拉齐、固阳、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尔;18个旗:土默特、达拉特、郡王、札萨克、乌审、鄂托克、杭锦、准格尔、达尔罕、茂明安、四子王、乌拉特前、乌拉特中、乌拉特后、中心、正黄、镶黄、镶红联合旗;一个镇:陕坝镇;10个市辖区:回民自治区、归绥市二区、归绥市三区、归绥市四区、归绥市五区、归绥市六区、归绥市郊区、包头市一区、包头市二区、包头市三区;4个盟辖区:乌兰察布盟的乌兰花、五当区、达尔扈特直属区、伊克昭盟通格郎。
1951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军区各级机关逐步建立健全。10月,内蒙古军区锡林郭勒盟军分区、察哈尔军分区、昭乌达军分区、哲里木军分区、兴安军分区、呼纳军分区分别成立。司令员分别由都古尔扎布、王海山、白音怖鲁格(王海峰)、蔡如瑞、孔飞、丁郁民担任,政委分别由都古尔扎布、韩惠如、石汝鳞、齐永存、孔飞、陈时雨担任。同时,绥远省各县武委会改编为人民武装部,隶属军分区,其干部职转为现役军人。
1951年,绥远省人民政府由政务院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双重领导。为此,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本年6月28日,颁发了《关于内蒙古、绥远工作关系的决定》。指出:1.绥远省人民政府由政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各有侧重,省的一般工作和非民族自治工作重点在党中央;辖区内各盟、旗民族业务领导重点在内蒙古。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由张家口迁到归绥。3.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董其武辞职已批准,其主席职位由乌兰夫兼任。7月5日,绥远省人民政府举行主席、副主席就职典礼。乌兰夫奉命就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苏谦益等4人任副主席。
1951年,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鄂伦春旗。10月31日,鄂伦春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设多布库尔、甘奎、诺敏、托扎明4个苏木,旗人民政府设在小二沟。
根据中共中央和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于1952年6月27日由察哈尔省张家口市迁至绥远省归绥市。
为绥蒙合并顺利过渡,中共中央于1952年8月25日决定:中共绥远省委与中共内蒙古分局合并,改称中共蒙绥分局,书记乌兰夫,副书记苏谦益。原中共绥远省委委员参加分局为委员。绥远省人民政府保留不变,由乌兰夫兼任省主席。9月5日,中共内蒙古分局和中共绥远省委决定,撤销原绥远省委的组织机构,正式成立中共蒙绥分局。当日,绥远省第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在归绥市举行。会议选举乌兰夫为省人民政府主席,苏谦益等4人为副主席,36个人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与此同时,经中共华北局同意,中共蒙绥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奎璧任书记。
1952年10月,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合署办公,为蒙绥合并创造条件,在区划方面作了如下变动:一是乌兰察布盟固阳县划归集宁专员公署管辖,将县所属乌拉地、德胜沟划归萨拉齐县;二是撤销萨拉齐专员公署,原有干部迁至平地泉镇参加集宁专员公署工作。
为蒙绥合并创造条件,党中央军委公安司令部于1952年11月13日作出决定,将内蒙古公安总队和绥远省公安总队合并,正式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蒙绥公安部队,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干部部。部队辖3个直属大队,10个盟(专区)大队,2个市中队。2个边防中队,1所医院、1个教导队,1个摩托车连。王再天任司令员兼政委。
1953年,为顺利实现蒙绥合并,结束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历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安北县境内属伊克昭盟的杭锦旗、达拉特旗所辖的3个嘎查、478户蒙古族居民划归安北县;同时撤销达拉特旗河套中心区和杭锦旗中、西巴格乡,划归陕坝专署杭锦后旗和达拉特后旗管辖;另外,撤销米仓县建制,建立杭锦后旗;撤销晏江县建制,建立达拉特后旗,并将杭锦旗、达拉特旗在河套地区的政权组织一律撤销。
为实现蒙绥合并,绥远省于1954年1月11—17日,召开了绥远省第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会议就中共中央蒙绥分局建议绥远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作出《决议》。该《决议》主要内容是:绥远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后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改集宁专区为平地泉行政区,改陕坝专区为河套行政区,两行政区均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改称伊克昭盟人民政府和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并取消陶林县和东四旗建制,改划为3个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3个旗均归平地泉行政区管辖。
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绥远、内蒙古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决议》。
1954年3月6日,绥远省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正式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原绥远省辖区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蒙绥合并后,《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历史上解决民族问题的重大措施》的社论。
蒙绥合并后,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归绥县建制,使土默特旗与归绥县的旗县并存问题得到解决。至此,绥远地区的旗县并存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原绥远省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机构合并工作结束后,中共蒙绥分局改称中共内蒙古分局,乌兰夫任书记,苏谦益等4人为副书记。同时,蒙绥军区改称为内蒙古军区。
1954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事部3月22日转发党中央政务院通过的苏谦益等人职务的函件。函件称:政务院207次政务会议通过提请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任命苏谦益、王再天、孙兰峰、王逸伦等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并通过提请批准免去傅作义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高克林等4人副主席职务,33人委员职务;同时任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
蒙绥合并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内的行政建制也随之变革。1954年4月30日,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撤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区行政公署,并将原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改为呼伦贝尔盟,盟人民政府设在海拉尔市,辖17个旗县行政单位。即乌兰浩特市、海拉市、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翼旗、新巴尔虎右翼旗、陈巴尔虎旗、索伦旗、额尔古纳旗、喜桂图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布特哈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同时恢复哲里木盟建制,辖区不变,盟人民政府设在通辽市。昭乌达盟人民政府仍在林东,以上3个盟人民政府均为一级政权机关,直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蒙绥正式合并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辖7个盟、2个行政区、2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24个县、46个旗、1个自治旗、8个市辖区、1个矿区、2个镇。即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平地泉、河套行政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海拉尔市、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通辽市;突泉县、开鲁县、通辽县、林西县、宝昌县、多伦县、化德县、固阳县、东胜县、集宁县、兴和县、丰镇县、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托克托县、萨拉齐县、武川县、武东县、卓资县、临河县、五原县、安北县、狼山县;索伦旗、布特哈旗、阿荣旗、额尔古纳旗、莫力达瓦旗、陈巴尔虎旗、喜桂图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东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西部联合旗、正蓝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明安太右联合旗、正白镶白联合旗、太仆寺左旗、四子王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郡王旗、杭锦旗、札萨克旗、乌审旗、鄂托克旗、土默特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杭锦后旗、达拉特后旗;鄂伦春自治旗;呼和浩特市庆凯区、回民自治区、新城区、玉泉区、郊区,包头市一区、二区、郊区、石拐沟矿区;平地泉镇、陕坝镇。
蒙绥合并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党、政、军机构逐步趋于完善。1955年4月20日,内蒙古军区改属国防部领导,行使大军区职权。乌兰夫任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4月25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乌兰夫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谦益等7人当选为副主席,特木尔巴根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决定,自治区及盟市旗县人民政府一律改称盟市旗县人民委员会(简称人委)。
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内蒙古分局,改设中国共产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简称内蒙古党委)。乌兰夫任党委书记,苏谦益、杨植霖、奎璧、王铎任副书记,乌兰夫等21人组成中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并很快成立了书记处,乌兰夫任第一任书记,苏谦益、杨植霖、奎璧、王铎任书记。
蒙绥合并后,由于热河省建制的撤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行政区划有了新变动。从1956年1月1日起,将原热河省所辖的翁牛特、喀喇沁、乌丹、赤峰、宁城、敖汉6个旗县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昭乌达盟。同年4月3日,国务院第26次会议正式批准将巴彦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旗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管辖。后经党中央批准,取消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与额济纳旗,联合组建成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盟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市4个行政单位。巴彦淖尔盟领导机关驻巴彦浩特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使内蒙古跨入新时代,内蒙古的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变化如下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共绥远省委、绥远省人民政府、原驻绥东的军政领导机关于1949年12月16日由丰镇迁往归绥市。19日,绥远军区由集宁迁往归绥市。
一、各级政权回到人民手中
1949年10月15日,属绥远省管辖的绥东、绥南两个专员公署相继成立。其中绥东专署辖陶林、集宁、丰镇、兴和、龙胜、武东等县,办公地点设在集宁。绥南专署辖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凉城4个县。10月,绥远省人民政府通令全省接管旗县旧政权,从而使政权回到人民手中。
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建制不断完善
1949年12月2日,党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内蒙古自治政府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乌兰夫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哈丰阿为副主席。同时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机构也纷纷产生。从12月6日至本月底,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成立,受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乌兰夫任书记;12月31日,绥远省军区成立,军区司令部设在归绥市,傅作义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同月,杭锦旗临时人民政府、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境内的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相继成立。12月27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在归绥市召开成立大会,傅作义为军政委员会主席,高克林、乌兰夫、董其武、孙兰峰为副主席。军政委员会管辖区域有2个盟、18个旗、22个县、3个市。
截至1949年底,绥远省人民政府辖2个盟、4个专署、2个市、22个县、18个旗、9个区、1个镇、2个办事处、1个组训处。即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伊克昭盟;集宁、包头、和林、陕坝专员公署;归绥市、包头市;集宁、丰镇、陶林、兴和、龙胜、武东、包头、归绥、武川、萨拉齐、固阳、凉城、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尔、安北、晏江、临河、米仓、狼山、五原、东胜县;土默特、东公、中东、西公、四子王、达尔罕、茂明安、准格尔、达拉特、郡王、札萨克、杭锦、鄂托克、乌审、正红、正黄、镶蓝、镶红旗;一、二、三、四、五、六区(归绥市),一、二、三区(包头市);陕坝镇;百灵庙、桃力民办事处;达拉特旗组训处。内蒙古自治政府辖6个盟、3个县级市、31个旗、4个县。即呼纳盟(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置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兴安盟、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昭乌达盟(今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察绥蒙古各盟旗联合办事处);海拉尔市、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索伦旗、阿荣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中部联合旗(贝子庙)、东部联合旗、西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明安太右联合旗、正蓝旗、正白旗、镶白联合旗、商都镶黄联合旗、太仆寺左旗、库伦旗、奈曼旗;突泉县、通辽县、开鲁县、林西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权机构在不断完善,绥远省人民法院于1950年1月10日成立。同年12月9日,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62次政务会议批准阮慕韩为绥远省人民法院院长。
1950年,新生的军政机构相继产生。年初,绥远省军区包头军分区、后套军分区成立。1月中旬,绥远军政委员会制定通过《处理绥远境内蒙古民族问题方案》,对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绥远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伊克昭盟、乌兰察布人民政府和土默特旗人民政府。土默特旗人民政府直属省政府领导。撤销原国民党政府设立的东胜县、达拉特旗组训处、百灵庙办事处,并将东胜和十里长滩划归伊克昭盟人民政府,乌兰花区、五当召区划归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河东台站划归土默特旗,伊克昭盟境内所属各县的土地划归伊克昭盟各旗,实现了旗政的统一。5月初,党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此方案。
1950年1月中旬,绥远军区奉党中央军委命令,将“九一九”起义的国民党军绥远指挥所第九兵团编入绥远指挥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三十六军、三十七军、骑兵第四师(另有两支暂编骑兵旅、1支编入独立骑兵旅)。
1月下旬,绥远省人民政府第一次临时会议通过《绥远省人民政府试行组织条例》。《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委员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3人。在秘书长领导下设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有:民政厅、公安厅、财政厅、工业厅、农业厅、商业厅、交通厅、文教厅、劳动局、水利局、卫生局、新闻出版处、人民监察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署。该条例呈报政务院批准后,于8月25日试行。
三、实现蒙绥合并
1950年1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召见乌兰夫等人,研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划界问题。确定将历史上属于内蒙古的区域划归内蒙古,建立东西部统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根据乌兰夫的意见,拟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设在归绥市。为建立东西统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尽快实现蒙绥合并,内蒙古地区的建制有了新变动:其一,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呼纳盟增设喜桂图旗(今牙克石市);其二,包头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为绥远省直辖市,党中央任命郑天翔为包头市市长;其三,东胜县人民政府成立;其四,绥远省人民政府陕坝专员公署成立;其五,萨拉齐人民政府成立;其六,固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同时,绥远省人民政府对公安部队进行整编,将所接收的原国民党绥远省政府所建旗县的旧警察、保警队等武装,逐步改编为旗县公安队。经改编后,绥远省公安部队辖1个直属公安大队,归绥、包头2个市公安大队,5个旗县公安中队。
1950年3月开始,绥远省各旗县开展了废保建政工作。其中固阳县将民国时期的7乡1镇改为5个区,区下设59个行政村;萨拉齐人民政府共废除旧乡15个,旧保150个,旧甲1000多个,新划7个区,105个行政村,3个区街坊;五原县人民政府在废保建政工作中,废除旧乡和保甲制度,建立4个区公所及城关镇,下设28个行政村及4个街公所。
从4月开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和绥远省所辖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政权机构,其机构如下:一是乌兰察布人民自治政府成立,盟府设在乌兰花,韩是今任中共乌兰察布盟委员会书记,辖四子王旗、达尔罕旗、茂明安旗、乌拉特西公旗、乌拉特中公旗、乌拉特东公旗。4月7日,绥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东公旗、中公旗、西公旗复称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二是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于5月1日成立;三是中共安北县委和安北县人民政府同时在新安镇成立;四是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在哈汉补隆成立;五是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在本巴台成立;六是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在城圐圙成立;七是札萨克旗人民政府成立。
与此同时,区划和称谓也发生了变更,变更情况如下所述:一是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绥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改为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伊克昭盟驻地札萨克旗,后迁至东胜县,辖达拉特、准格尔、杭锦、郡王、札萨克、鄂托克、乌审6个旗及东胜县;乌兰察布盟驻地由乌兰花迁至包头市,辖四子王旗、达尔罕旗、茂明安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二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与察哈尔两省协商,并报党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决定将察哈尔省的多伦、宝昌、化德、太仆寺左旗南部和沽源县部分地区划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三是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集宁、包头、陕坝专员公署改为绥东、绥中、绥西专员公署,任命李斌三、周钧、邢清魁为专员。撤销和林格尔专员公署,其所辖旗县分别划归绥东、绥中专员公署。经过此次划分,绥远省共辖2个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3个专署:绥东、绥中、绥西专员公署;2个直辖市:归绥市、包头市;22个县:东胜、临河、米仓、晏江、五原、狼山、安北、集宁、丰镇、陶林、兴和、龙胜、武东、凉城、包头、归绥、武川、萨拉齐、固阳、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尔;18个旗:土默特、达拉特、郡王、札萨克、乌审、鄂托克、杭锦、准格尔、达尔罕、茂明安、四子王、乌拉特前、乌拉特中、乌拉特后、中心、正黄、镶黄、镶红联合旗;一个镇:陕坝镇;10个市辖区:回民自治区、归绥市二区、归绥市三区、归绥市四区、归绥市五区、归绥市六区、归绥市郊区、包头市一区、包头市二区、包头市三区;4个盟辖区:乌兰察布盟的乌兰花、五当区、达尔扈特直属区、伊克昭盟通格郎。
1951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军区各级机关逐步建立健全。10月,内蒙古军区锡林郭勒盟军分区、察哈尔军分区、昭乌达军分区、哲里木军分区、兴安军分区、呼纳军分区分别成立。司令员分别由都古尔扎布、王海山、白音怖鲁格(王海峰)、蔡如瑞、孔飞、丁郁民担任,政委分别由都古尔扎布、韩惠如、石汝鳞、齐永存、孔飞、陈时雨担任。同时,绥远省各县武委会改编为人民武装部,隶属军分区,其干部职转为现役军人。
1951年,绥远省人民政府由政务院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双重领导。为此,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本年6月28日,颁发了《关于内蒙古、绥远工作关系的决定》。指出:1.绥远省人民政府由政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各有侧重,省的一般工作和非民族自治工作重点在党中央;辖区内各盟、旗民族业务领导重点在内蒙古。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由张家口迁到归绥。3.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董其武辞职已批准,其主席职位由乌兰夫兼任。7月5日,绥远省人民政府举行主席、副主席就职典礼。乌兰夫奉命就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苏谦益等4人任副主席。
1951年,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鄂伦春旗。10月31日,鄂伦春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设多布库尔、甘奎、诺敏、托扎明4个苏木,旗人民政府设在小二沟。
根据中共中央和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于1952年6月27日由察哈尔省张家口市迁至绥远省归绥市。
为绥蒙合并顺利过渡,中共中央于1952年8月25日决定:中共绥远省委与中共内蒙古分局合并,改称中共蒙绥分局,书记乌兰夫,副书记苏谦益。原中共绥远省委委员参加分局为委员。绥远省人民政府保留不变,由乌兰夫兼任省主席。9月5日,中共内蒙古分局和中共绥远省委决定,撤销原绥远省委的组织机构,正式成立中共蒙绥分局。当日,绥远省第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在归绥市举行。会议选举乌兰夫为省人民政府主席,苏谦益等4人为副主席,36个人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与此同时,经中共华北局同意,中共蒙绥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奎璧任书记。
1952年10月,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合署办公,为蒙绥合并创造条件,在区划方面作了如下变动:一是乌兰察布盟固阳县划归集宁专员公署管辖,将县所属乌拉地、德胜沟划归萨拉齐县;二是撤销萨拉齐专员公署,原有干部迁至平地泉镇参加集宁专员公署工作。
为蒙绥合并创造条件,党中央军委公安司令部于1952年11月13日作出决定,将内蒙古公安总队和绥远省公安总队合并,正式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蒙绥公安部队,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干部部。部队辖3个直属大队,10个盟(专区)大队,2个市中队。2个边防中队,1所医院、1个教导队,1个摩托车连。王再天任司令员兼政委。
1953年,为顺利实现蒙绥合并,结束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历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安北县境内属伊克昭盟的杭锦旗、达拉特旗所辖的3个嘎查、478户蒙古族居民划归安北县;同时撤销达拉特旗河套中心区和杭锦旗中、西巴格乡,划归陕坝专署杭锦后旗和达拉特后旗管辖;另外,撤销米仓县建制,建立杭锦后旗;撤销晏江县建制,建立达拉特后旗,并将杭锦旗、达拉特旗在河套地区的政权组织一律撤销。
为实现蒙绥合并,绥远省于1954年1月11—17日,召开了绥远省第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会议就中共中央蒙绥分局建议绥远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作出《决议》。该《决议》主要内容是:绥远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后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改集宁专区为平地泉行政区,改陕坝专区为河套行政区,两行政区均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改称伊克昭盟人民政府和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并取消陶林县和东四旗建制,改划为3个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3个旗均归平地泉行政区管辖。
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绥远、内蒙古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决议》。
1954年3月6日,绥远省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正式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和绥远省人民政府,原绥远省辖区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蒙绥合并后,《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历史上解决民族问题的重大措施》的社论。
蒙绥合并后,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归绥县建制,使土默特旗与归绥县的旗县并存问题得到解决。至此,绥远地区的旗县并存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原绥远省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机构合并工作结束后,中共蒙绥分局改称中共内蒙古分局,乌兰夫任书记,苏谦益等4人为副书记。同时,蒙绥军区改称为内蒙古军区。
1954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事部3月22日转发党中央政务院通过的苏谦益等人职务的函件。函件称:政务院207次政务会议通过提请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任命苏谦益、王再天、孙兰峰、王逸伦等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并通过提请批准免去傅作义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高克林等4人副主席职务,33人委员职务;同时任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
蒙绥合并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内的行政建制也随之变革。1954年4月30日,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撤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区行政公署,并将原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改为呼伦贝尔盟,盟人民政府设在海拉尔市,辖17个旗县行政单位。即乌兰浩特市、海拉市、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翼旗、新巴尔虎右翼旗、陈巴尔虎旗、索伦旗、额尔古纳旗、喜桂图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布特哈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同时恢复哲里木盟建制,辖区不变,盟人民政府设在通辽市。昭乌达盟人民政府仍在林东,以上3个盟人民政府均为一级政权机关,直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蒙绥正式合并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辖7个盟、2个行政区、2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24个县、46个旗、1个自治旗、8个市辖区、1个矿区、2个镇。即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平地泉、河套行政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海拉尔市、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通辽市;突泉县、开鲁县、通辽县、林西县、宝昌县、多伦县、化德县、固阳县、东胜县、集宁县、兴和县、丰镇县、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托克托县、萨拉齐县、武川县、武东县、卓资县、临河县、五原县、安北县、狼山县;索伦旗、布特哈旗、阿荣旗、额尔古纳旗、莫力达瓦旗、陈巴尔虎旗、喜桂图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东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西部联合旗、正蓝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明安太右联合旗、正白镶白联合旗、太仆寺左旗、四子王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郡王旗、杭锦旗、札萨克旗、乌审旗、鄂托克旗、土默特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杭锦后旗、达拉特后旗;鄂伦春自治旗;呼和浩特市庆凯区、回民自治区、新城区、玉泉区、郊区,包头市一区、二区、郊区、石拐沟矿区;平地泉镇、陕坝镇。
蒙绥合并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党、政、军机构逐步趋于完善。1955年4月20日,内蒙古军区改属国防部领导,行使大军区职权。乌兰夫任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4月25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乌兰夫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谦益等7人当选为副主席,特木尔巴根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决定,自治区及盟市旗县人民政府一律改称盟市旗县人民委员会(简称人委)。
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内蒙古分局,改设中国共产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简称内蒙古党委)。乌兰夫任党委书记,苏谦益、杨植霖、奎璧、王铎任副书记,乌兰夫等21人组成中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并很快成立了书记处,乌兰夫任第一任书记,苏谦益、杨植霖、奎璧、王铎任书记。
蒙绥合并后,由于热河省建制的撤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行政区划有了新变动。从1956年1月1日起,将原热河省所辖的翁牛特、喀喇沁、乌丹、赤峰、宁城、敖汉6个旗县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昭乌达盟。同年4月3日,国务院第26次会议正式批准将巴彦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旗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管辖。后经党中央批准,取消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与额济纳旗,联合组建成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盟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市4个行政单位。巴彦淖尔盟领导机关驻巴彦浩特市。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