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公元386—557年),鲜卑族拓跋珪在北方建立了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为防御北方柔然等族南下,拓跋珪开始修筑长城。北魏长城东起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西至包头市西部,绵延200余里。并在今内蒙古地区设置了恒州(州治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双古城,辖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旗海、凉城县岱海以南地区)、朔州(州治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北,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鄂尔多斯东北部地区)、夏州(州治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左岸,辖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凉州(辖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河流域)。
北魏神麚二年(公元429年),太武帝拓跋焘分兵两路,取道黑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西北)和大娥山,大举攻打柔然,出奇制胜,俘虏敌军甚众。后在阴山一线设有6个军镇:沃野镇(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乡城库伦)、武川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城梁)、抚冥镇(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土城子)、柔玄镇(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台基庙东北)、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抵御北方部族入侵。
北魏时期(公元386—557年),鲜卑族拓跋珪在北方建立了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为防御北方柔然等族南下,拓跋珪开始修筑长城。北魏长城东起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西至包头市西部,绵延200余里。并在今内蒙古地区设置了恒州(州治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双古城,辖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旗海、凉城县岱海以南地区)、朔州(州治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北,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鄂尔多斯东北部地区)、夏州(州治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左岸,辖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凉州(辖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河流域)。
北魏神麚二年(公元429年),太武帝拓跋焘分兵两路,取道黑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西北)和大娥山,大举攻打柔然,出奇制胜,俘虏敌军甚众。后在阴山一线设有6个军镇:沃野镇(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乡城库伦)、武川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城梁)、抚冥镇(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土城子)、柔玄镇(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台基庙东北)、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抵御北方部族入侵。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