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齐,结束了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称始皇帝,建了第一个党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朝建立以后,春秋战国以来的郡县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秦王朝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其中有8个郡涉及到内蒙古。分别是辽西郡、渔阳郡、上谷郡、雁门郡、云中郡、九原郡、上郡、右北平郡,并在郡下设县。秦始皇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三十二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今巴彦淖尔市乌加河以南及鄂尔多斯地区),并以黄河为塞,沿黄河(今乌加河)筑34城,把内地的囚犯迁徙于此,充实新城,称新秦中。同时,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嬴政派蒙恬修筑直道,由距咸阳附近的云阳县(今陕西省淳化县北)甘泉山,沿子午岭、鄂尔多斯高原至九原郡,全长1800里。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直道竣工。成为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要道 (秦直道遗址纵贯今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经东胜西南进入达拉特旗,在黄河南岸昭君坟过黄河,到达秦九原郡治所),并派扶苏、蒙恬率大军镇守九原郡并领北方新置之郡县。至此,鄂尔多斯高原大部分地区归入秦国控制。这样,秦长城内线的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的大部分土地都归秦上郡管辖。同时,蒙恬率兵击败匈奴,占领“河南地”后,凭借黄河天险,修筑了44座城池。
古代的内蒙古是北方匈奴的生存地,该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在此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秦王朝建立之初,匈奴保持着战国时期的活动范围,今天的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在匈奴的控制之下。据史志载:在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北方匈奴首领冒顿弑父头曼,自立为单于,设单于庭于漠南,确立氏族世袭制度。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控地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抵长城。在中国北部,以漠北为中心,建立起游牧性质的奴隶制政权。匈奴建立起自己的奴隶制政权后,不断出击,以扩大自己的游牧区。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齐,结束了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称始皇帝,建了第一个党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朝建立以后,春秋战国以来的郡县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秦王朝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其中有8个郡涉及到内蒙古。分别是辽西郡、渔阳郡、上谷郡、雁门郡、云中郡、九原郡、上郡、右北平郡,并在郡下设县。秦始皇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三十二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今巴彦淖尔市乌加河以南及鄂尔多斯地区),并以黄河为塞,沿黄河(今乌加河)筑34城,把内地的囚犯迁徙于此,充实新城,称新秦中。同时,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嬴政派蒙恬修筑直道,由距咸阳附近的云阳县(今陕西省淳化县北)甘泉山,沿子午岭、鄂尔多斯高原至九原郡,全长1800里。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直道竣工。成为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要道 (秦直道遗址纵贯今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经东胜西南进入达拉特旗,在黄河南岸昭君坟过黄河,到达秦九原郡治所),并派扶苏、蒙恬率大军镇守九原郡并领北方新置之郡县。至此,鄂尔多斯高原大部分地区归入秦国控制。这样,秦长城内线的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的大部分土地都归秦上郡管辖。同时,蒙恬率兵击败匈奴,占领“河南地”后,凭借黄河天险,修筑了44座城池。
古代的内蒙古是北方匈奴的生存地,该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在此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秦王朝建立之初,匈奴保持着战国时期的活动范围,今天的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在匈奴的控制之下。据史志载:在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北方匈奴首领冒顿弑父头曼,自立为单于,设单于庭于漠南,确立氏族世袭制度。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控地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抵长城。在中国北部,以漠北为中心,建立起游牧性质的奴隶制政权。匈奴建立起自己的奴隶制政权后,不断出击,以扩大自己的游牧区。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