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置归绥巡警局,以归绥道道台督办,将归化城区域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区,各区设分局,将募警兵200人,分配职司站岗,这是归化城建警政设区之始。(明末、清朝期间,归化城一直是封建王朝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权力机关驻地)。
民国元年(1912),归化城为土默特别旗总管公署驻地(今大北街东侧议事厅大院,是原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十二参领集体办公的地点)。同年5月,改归绥道道台衙门为归绥观察使公署,驻归化城。同年,归化城抚民理事同知厅改为归化县(同知改为知事)。民国2年(1913),归化城副都统职由绥远城将军兼任。同年,归化县与绥远粮饷同知厅合并组建为归绥县(知事)。原归化城(俗称旧城)、绥远城(俗称新城)组成归绥县城区,归绥县知事驻旧城西境(今县府街)。
民国3年(1914)1月,改归绥观察使公署为归绥道尹公署(驻归绥城旧城)。8月6日,改归绥道尹公署为绥远道尹公署,隶属绥远特别区都统。民国11年(1922),京绥铁路通车后,归绥城旧城的工商业有较大的发展,为适应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民国13年(1924),先后拆除原归化城北门瓮城和东、南、西三门,城墙报废,将地基出售给商民,城区向外拓展。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置归绥巡警局,以归绥道道台督办,将归化城区域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区,各区设分局,将募警兵200人,分配职司站岗,这是归化城建警政设区之始。(明末、清朝期间,归化城一直是封建王朝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权力机关驻地)。
民国元年(1912),归化城为土默特别旗总管公署驻地(今大北街东侧议事厅大院,是原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十二参领集体办公的地点)。同年5月,改归绥道道台衙门为归绥观察使公署,驻归化城。同年,归化城抚民理事同知厅改为归化县(同知改为知事)。民国2年(1913),归化城副都统职由绥远城将军兼任。同年,归化县与绥远粮饷同知厅合并组建为归绥县(知事)。原归化城(俗称旧城)、绥远城(俗称新城)组成归绥县城区,归绥县知事驻旧城西境(今县府街)。
民国3年(1914)1月,改归绥观察使公署为归绥道尹公署(驻归绥城旧城)。8月6日,改归绥道尹公署为绥远道尹公署,隶属绥远特别区都统。民国11年(1922),京绥铁路通车后,归绥城旧城的工商业有较大的发展,为适应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民国13年(1924),先后拆除原归化城北门瓮城和东、南、西三门,城墙报废,将地基出售给商民,城区向外拓展。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