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崇德元年(1636),清朝编设归化城土默特部为土默特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各设都统均驻归化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命裕亲王为抚远大将军,驻守归化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任命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守归化城,总管归化城官兵,实行屯兵防守,对漠南蒙古加强控制。清雍正元年(1723),清朝设置归化城理事同知,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隶属山西大同府。呼和浩特地区的蒙汉分治由此开始。
清乾隆元年至四年(1736—1739),建绥远城,清朝赐名“绥远”,并任命绥远城将军驻守。同时,在绥远城设置理事同知(今新城区粮饷府街),专管驻军粮饷。清乾隆六年(1741),设置山西总理旗民蒙古事务分巡归绥道(道台衙署驻扎达盖河西岸)。归绥道管辖归化城抚民理事同知厅、绥远城理事同知厅和先后设置的和林格尔、托克托、清水河等协理通判厅(后改为理事通判厅、抚民理事通判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归化城土默特都统1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裁归化城都统,只设副都统管理归化城和土默特二旗事务,受绥远城将军管辖。从此,归化城副都统与归绥道分别受绥远城将军领导。归化城副都统级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析归化城厅辖北境设置武川厅,隶属归绥道。
清崇德元年(1636),清朝编设归化城土默特部为土默特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各设都统均驻归化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命裕亲王为抚远大将军,驻守归化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任命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守归化城,总管归化城官兵,实行屯兵防守,对漠南蒙古加强控制。清雍正元年(1723),清朝设置归化城理事同知,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隶属山西大同府。呼和浩特地区的蒙汉分治由此开始。
清乾隆元年至四年(1736—1739),建绥远城,清朝赐名“绥远”,并任命绥远城将军驻守。同时,在绥远城设置理事同知(今新城区粮饷府街),专管驻军粮饷。清乾隆六年(1741),设置山西总理旗民蒙古事务分巡归绥道(道台衙署驻扎达盖河西岸)。归绥道管辖归化城抚民理事同知厅、绥远城理事同知厅和先后设置的和林格尔、托克托、清水河等协理通判厅(后改为理事通判厅、抚民理事通判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归化城土默特都统1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裁归化城都统,只设副都统管理归化城和土默特二旗事务,受绥远城将军管辖。从此,归化城副都统与归绥道分别受绥远城将军领导。归化城副都统级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析归化城厅辖北境设置武川厅,隶属归绥道。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