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呼和浩特地区就有古人类生存,创造了“大窑文化”。该地区历史上古城较多,已发现的有战国、秦汉时期的云中城和北魏时期的盛乐城以及辽、金时期的丰州城。该地区可追溯的建城历史有2300余年。
赵武灵王元年至二十八年(公元前325一前298年),实行“胡服骑射”的赵国逐步强大,向北开拓疆土,打败林胡和娄烦,开始修筑长城,自代郡治(今河北省蔚县)傍阴山下,至高阙(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兰计山口)为塞,并置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辖今大青山以南地区)、雁门郡(辖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以南地区)、代郡(辖今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兴和县南部地区)。又在云中郡的原阳(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建立训练骑兵基地,并修建九原城(故址在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顶账房)。
在距今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呼和浩特地区就有古人类生存,创造了“大窑文化”。该地区历史上古城较多,已发现的有战国、秦汉时期的云中城和北魏时期的盛乐城以及辽、金时期的丰州城。该地区可追溯的建城历史有2300余年。
赵武灵王元年至二十八年(公元前325一前298年),实行“胡服骑射”的赵国逐步强大,向北开拓疆土,打败林胡和娄烦,开始修筑长城,自代郡治(今河北省蔚县)傍阴山下,至高阙(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兰计山口)为塞,并置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辖今大青山以南地区)、雁门郡(辖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以南地区)、代郡(辖今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兴和县南部地区)。又在云中郡的原阳(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建立训练骑兵基地,并修建九原城(故址在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顶账房)。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