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赛罕”,蒙古语意为美丽。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总面积1 025.2平方公里,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赛罕区原为呼和浩特市郊区,2000年6月更名为赛罕区,由一个纯农业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辖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下设123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
全区总人口40.84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0946万人,男性20.639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0.53%;女性20.20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9.47%。区内有蒙古族5.830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27%;有回、满、藏等39个少数民族1.249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06%。全区非农业人口25.7455万人。区域总面积1 0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98人/平方公里(不含流动人口)。
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3亿元,同比增长11.6%。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60.5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8亿元,同比增长21%。引进国内资金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32.5%;引进国外资金8 204万美元,同比增长4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3亿元,同比增长26.1%。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8%,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86.85吨。
【农牧业】 以菜奶业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新建蔬菜保护地5 000亩,累计达到1.8万亩,菜田面积达到7.9万亩,蔬菜上市量达到38万吨。羊盖板万头奶牛牧场园区主体、大型青贮窖及配套设施已完工,新建续建19个奶牛牧场园区,全区牧场园区达到36个,奶牛良种率、单产水平居全市首位,养殖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榆林镇二道河扶贫移民开发二期工程100户村民住宅主体完工,东干丈等4个老区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顺利实施,苏木沁等1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全部完成。
【工业】 投资72亿元的自治区重点工程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中海油6万吨聚甲醛、神舟硅业二期3 000吨多晶硅项目、年产5万吨四氯化硅转化项目、中环光伏二期年产390兆瓦晶体项目和二期1 300兆瓦扩能项目全部投产。石化、硅产业、光伏材料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为实现“双百亿”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航天六院风电塔筒、火电空冷机组、稀土下游产品加工等项目已陆续投产。蒙昆卷烟厂、爱信达印务等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平稳增长,效益良好。占地12平方公里的黄合少装备制造园区规划通过论证,为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提供新的空间。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 808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 372元,同比增长18.7%。
【社会保障】 全区新增就业6 1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 123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 200元。合林村等3个村整村加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保全庄村等5个村整村加入失地农民医疗保险。新建、改建5个社区服务中心,全区59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服务更加有效便捷。5.2万平方米的区市民服务中心、城市综合展览馆及信访接待中心即将竣工,拟入驻单位29家,整合服务事项243项。离退休老干部的“四个待遇”得到落实,发放住房补贴267万元。
【概况】 “赛罕”,蒙古语意为美丽。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总面积1 025.2平方公里,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赛罕区原为呼和浩特市郊区,2000年6月更名为赛罕区,由一个纯农业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辖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下设123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
全区总人口40.84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0946万人,男性20.639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0.53%;女性20.20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9.47%。区内有蒙古族5.830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27%;有回、满、藏等39个少数民族1.249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06%。全区非农业人口25.7455万人。区域总面积1 0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98人/平方公里(不含流动人口)。
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3亿元,同比增长11.6%。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60.5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8亿元,同比增长21%。引进国内资金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32.5%;引进国外资金8 204万美元,同比增长4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3亿元,同比增长26.1%。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8%,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86.85吨。
【农牧业】 以菜奶业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新建蔬菜保护地5 000亩,累计达到1.8万亩,菜田面积达到7.9万亩,蔬菜上市量达到38万吨。羊盖板万头奶牛牧场园区主体、大型青贮窖及配套设施已完工,新建续建19个奶牛牧场园区,全区牧场园区达到36个,奶牛良种率、单产水平居全市首位,养殖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榆林镇二道河扶贫移民开发二期工程100户村民住宅主体完工,东干丈等4个老区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顺利实施,苏木沁等1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全部完成。
【工业】 投资72亿元的自治区重点工程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中海油6万吨聚甲醛、神舟硅业二期3 000吨多晶硅项目、年产5万吨四氯化硅转化项目、中环光伏二期年产390兆瓦晶体项目和二期1 300兆瓦扩能项目全部投产。石化、硅产业、光伏材料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为实现“双百亿”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航天六院风电塔筒、火电空冷机组、稀土下游产品加工等项目已陆续投产。蒙昆卷烟厂、爱信达印务等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平稳增长,效益良好。占地12平方公里的黄合少装备制造园区规划通过论证,为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提供新的空间。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 808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 372元,同比增长18.7%。
【社会保障】 全区新增就业6 1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 123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 200元。合林村等3个村整村加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保全庄村等5个村整村加入失地农民医疗保险。新建、改建5个社区服务中心,全区59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服务更加有效便捷。5.2万平方米的区市民服务中心、城市综合展览馆及信访接待中心即将竣工,拟入驻单位29家,整合服务事项243项。离退休老干部的“四个待遇”得到落实,发放住房补贴267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