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赛罕”,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总面积1 025.2平方公里,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全区总人口57.2万人,常住人口3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辖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24个行政村、59个社区居委会,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北距二连浩特内陆口岸490公里,西至草原钢城包头150公里,西南至天然气和煤炭储量丰富的鄂尔多斯市350公里,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坐落境内,成为沟通北京、连接西北,通往各省的重要通道。
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24.7亿元,财政收入为2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 495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 551元,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9∶22.7∶7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综合实力在全市九个旗县区中排第一,位居自治区百旗县区前列。
【农业经济】菜奶业是赛罕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几年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首府市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奶牛养殖业。全区菜田面积达7万亩,蔬菜保护地面积达1.5万亩,形成以合林、曙光、西讨速号、保素、乔家营等为中心的五大种植区域,打造出“赛罕”、“汇东”等无公害蔬菜品牌,年商品量达3亿多公斤,占到全市蔬菜总产量的50%以上,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按照“企业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思路,建成封闭式奶牛养殖小区13个,综合服务站6个,奶牛存栏数达16.1万头,奶牛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是蒙牛、伊利等公司的重要奶源基地,为打造中国乳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经济】大力发展“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规划建设13.6平方公里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七通一平,具备承载300~400亿元的能力,是自治区20家重点工业开发区之一。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先后引进建设中海油6万吨聚甲醛、6亿立方米煤制气、60万吨大颗粒尿素、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金桥热电厂一期2×30万千瓦、神舟硅业一期1 500吨和二期3 000吨多晶硅、天津中环400兆瓦单晶硅等项目,以石化、电力、烟草、印务、硅产业、太阳能、电子和光伏材料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为呼市打造“中国硅都”和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概况】“赛罕”,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总面积1 025.2平方公里,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全区总人口57.2万人,常住人口3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辖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24个行政村、59个社区居委会,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北距二连浩特内陆口岸490公里,西至草原钢城包头150公里,西南至天然气和煤炭储量丰富的鄂尔多斯市350公里,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坐落境内,成为沟通北京、连接西北,通往各省的重要通道。
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24.7亿元,财政收入为2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 495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 551元,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9∶22.7∶7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综合实力在全市九个旗县区中排第一,位居自治区百旗县区前列。
【农业经济】菜奶业是赛罕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几年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首府市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奶牛养殖业。全区菜田面积达7万亩,蔬菜保护地面积达1.5万亩,形成以合林、曙光、西讨速号、保素、乔家营等为中心的五大种植区域,打造出“赛罕”、“汇东”等无公害蔬菜品牌,年商品量达3亿多公斤,占到全市蔬菜总产量的50%以上,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按照“企业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思路,建成封闭式奶牛养殖小区13个,综合服务站6个,奶牛存栏数达16.1万头,奶牛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是蒙牛、伊利等公司的重要奶源基地,为打造中国乳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经济】大力发展“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规划建设13.6平方公里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七通一平,具备承载300~400亿元的能力,是自治区20家重点工业开发区之一。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先后引进建设中海油6万吨聚甲醛、6亿立方米煤制气、60万吨大颗粒尿素、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金桥热电厂一期2×30万千瓦、神舟硅业一期1 500吨和二期3 000吨多晶硅、天津中环400兆瓦单晶硅等项目,以石化、电力、烟草、印务、硅产业、太阳能、电子和光伏材料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为呼市打造“中国硅都”和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