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和林格尔县位于自治区中南部,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部。县城位于呼和浩特市南45公里处,全县总面积3 436平方公里,辖4乡3镇1个经济开发区,145个行政村5个农场,总人口20万,总耕地面积99万亩。全县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和林格尔县地缘优势突出,自古以来就是内地与北疆的交通要道,处于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全县交通便利,大准电气化铁路横穿东西,209国道纵贯南北,102、209省道及和羊蒋、和托、和凉公路等呈网格状分布,全县实现乡乡通油路,内外联系快速便捷。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97.6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5.9%,增长6.7%;财政收入达11.0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8%,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58.5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1%,增长14.4%;受金融危机和“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7.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558元,增长2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600元,同比增长12.4%。
【农业】乳产业健康发展,新建奶联社1处,奶牛牧场2处,全县奶牛饲养量达到14万头,鲜奶产量达63万吨。肉羊产业长足发展,全县养殖户达2.1万户,出栏肉羊66万只。薯产业稳步发展,脱毒种薯得到有效推广,全县种植面积达25.5万亩,总产量达26万吨。沙棘柠条产业不断发展,沙棘和柠条保有面积分别达40万亩和120万亩,沙棘柠条资源得到有效转化利用,经济优势初步显现。全县90%以上的农民融入产业化链条中,农民人均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工业】以“三大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年引进国内资金43.0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增长19%;引进外资3.41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0.5%,增长5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家,增长30%。蒙牛阿拉奶粉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丰华生物质能热电项目即将上网发电;优耐特包装、润宇商贸城项目全部建成;盛乐草原游、翔宇二期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必威安泰生物科技、嘉美包装、工业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正大集团新农村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达成初步意向;丰景无菌包装、燕京啤酒等在谈项目取得新进展。石材产业发展良好。石材园区完成两横七纵干道网络,并配套水、电、暖、管网等基础设施。引进加工企业15家,昌宇、泰圆两家企业建成投产,蒙原水泥100万吨技改项目投入生产,锦鑫石材加工企业正式开工建设。电力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厂区征地、光缆迁移等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并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已完成基桩施工、场平、生活区等年度建设任务。
【旅游业】编制完成“大南山”旅游园区总体规划和盛乐古城遗址公园保护规划,完善了盛乐博物馆续建工程。启动“大南山”旅游园区建设工程,新修全长11.9公里的环山旅游公路,建成以十二生肖园、书法篆刻园为主体景观的东山书法艺术园,成功举办中国奥运旅游年内蒙古首游式。完善姑子板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蒙牛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县基本形成了生态游、农业游、工业游、乡村游、历史文化游新格局。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
【社会保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 48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 3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制定出台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为农民工追缴拖欠工资80多万元。深入实施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保险制度,启动灵活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分别扩大5 970人和10 488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 976万元。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发放医疗救助金254万元,救助城乡低保人员17 630人。发放扶困助学金54万元,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70人。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9万元,补贴住房困难户856户。同时还加大对供暖企业的补贴力度,确保企业正常供暖。双拥优抚工作有序推进,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高,供养条件明显改善。认真执行公务员津贴补贴有关规定,兑现了事业单位职称工资,提高部分事业单位差额工资比例,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
【概况】和林格尔县位于自治区中南部,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部。县城位于呼和浩特市南45公里处,全县总面积3 436平方公里,辖4乡3镇1个经济开发区,145个行政村5个农场,总人口20万,总耕地面积99万亩。全县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和林格尔县地缘优势突出,自古以来就是内地与北疆的交通要道,处于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全县交通便利,大准电气化铁路横穿东西,209国道纵贯南北,102、209省道及和羊蒋、和托、和凉公路等呈网格状分布,全县实现乡乡通油路,内外联系快速便捷。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97.6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5.9%,增长6.7%;财政收入达11.0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8%,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58.5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1%,增长14.4%;受金融危机和“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7.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558元,增长2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600元,同比增长12.4%。
【农业】乳产业健康发展,新建奶联社1处,奶牛牧场2处,全县奶牛饲养量达到14万头,鲜奶产量达63万吨。肉羊产业长足发展,全县养殖户达2.1万户,出栏肉羊66万只。薯产业稳步发展,脱毒种薯得到有效推广,全县种植面积达25.5万亩,总产量达26万吨。沙棘柠条产业不断发展,沙棘和柠条保有面积分别达40万亩和120万亩,沙棘柠条资源得到有效转化利用,经济优势初步显现。全县90%以上的农民融入产业化链条中,农民人均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工业】以“三大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年引进国内资金43.0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增长19%;引进外资3.41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0.5%,增长5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家,增长30%。蒙牛阿拉奶粉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丰华生物质能热电项目即将上网发电;优耐特包装、润宇商贸城项目全部建成;盛乐草原游、翔宇二期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必威安泰生物科技、嘉美包装、工业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正大集团新农村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达成初步意向;丰景无菌包装、燕京啤酒等在谈项目取得新进展。石材产业发展良好。石材园区完成两横七纵干道网络,并配套水、电、暖、管网等基础设施。引进加工企业15家,昌宇、泰圆两家企业建成投产,蒙原水泥100万吨技改项目投入生产,锦鑫石材加工企业正式开工建设。电力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厂区征地、光缆迁移等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并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已完成基桩施工、场平、生活区等年度建设任务。
【旅游业】编制完成“大南山”旅游园区总体规划和盛乐古城遗址公园保护规划,完善了盛乐博物馆续建工程。启动“大南山”旅游园区建设工程,新修全长11.9公里的环山旅游公路,建成以十二生肖园、书法篆刻园为主体景观的东山书法艺术园,成功举办中国奥运旅游年内蒙古首游式。完善姑子板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蒙牛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县基本形成了生态游、农业游、工业游、乡村游、历史文化游新格局。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
【社会保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 48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 3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制定出台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为农民工追缴拖欠工资80多万元。深入实施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保险制度,启动灵活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分别扩大5 970人和10 488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 976万元。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发放医疗救助金254万元,救助城乡低保人员17 630人。发放扶困助学金54万元,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70人。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9万元,补贴住房困难户856户。同时还加大对供暖企业的补贴力度,确保企业正常供暖。双拥优抚工作有序推进,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高,供养条件明显改善。认真执行公务员津贴补贴有关规定,兑现了事业单位职称工资,提高部分事业单位差额工资比例,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