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8日,呼伦贝尔省政府在海拉尔(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成立。1946年3月27日,纳文慕仁省政府在扎兰屯成立,辖兴安东地区布特哈、阿荣、巴彦、莫力达瓦等旗。呼伦贝尔省政府改称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驻海拉尔,辖岭西各旗市,纳文慕仁省政府辖岭东各旗。1948年1月1日,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政府,隶属于自治政府。同年,额尔古纳左翼旗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1949年4月11日,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盟政府驻海拉尔。同时,将莫力达瓦旗同巴彦旗合并,称莫力达瓦旗;将扎赉诺尔市并入满洲里市,即扎赉诺尔矿区。
1950年1月,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人民政府。同年,建喜桂图旗。1951年4月7日,建鄂伦春旗,旗政府设在小二沟。1953年4月1日,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行政公署,简称东部行署,署址设在乌兰浩特,同时撤销哲里木(今通辽)、兴安、呼纳三个盟的建制。海拉尔、满洲里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直辖市,其工作由东部行署代管。1954年5月31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直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1957年2月21日,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1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设行政公署于海拉尔市,称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8月1日,撤销索伦旗,建鄂温克族自治旗。8月15日,撤销莫力达瓦旗,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59年5月,新巴尔虎左翼旗改称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翼旗改称新巴尔虎右旗。
1965年10月1日,科尔沁右翼中旗从呼伦贝尔盟划出,归哲里木盟建制。1966年4月,额尔古纳旗分为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设在根河镇,额尔古纳右旗政府设在三河镇。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力机构,行使原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职权。1969年8月1日,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建制,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划入吉林省白城地区。
1970年4月,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划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将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划归兴安盟。同年,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撤销,建立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1983年10月,撤销喜桂图旗,建牙克石市;撤销布特哈旗,建扎兰屯市。1985年1月,满洲里市升为准地级市。
1990年,呼伦贝尔盟辖13个旗市、62个镇、46个乡、11个民族乡、3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25个街道办事处,另有市辖矿区1个、旗辖矿区1个。
1994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撤销额尔古纳右旗,设立额尔古纳市。
2000年,呼伦贝尔盟辖13个旗市、74个镇、23个乡、25个苏木、32个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
2005年,呼伦贝尔市辖13个旗市、66个镇、23个乡、25个苏木、32个街道办事处。
2006年,辖13个旗市、49个镇、15个乡、9个苏木、38个街道办事处。
2013年,辖14个旗市、64个镇、17个乡、19个苏木、41个街道办事处。
2018年,辖14个旗市、68个镇、19个乡、19个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19年,呼伦贝尔市辖14个旗市、68个镇、19个乡、19个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
1945年10月8日,呼伦贝尔省政府在海拉尔(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成立。1946年3月27日,纳文慕仁省政府在扎兰屯成立,辖兴安东地区布特哈、阿荣、巴彦、莫力达瓦等旗。呼伦贝尔省政府改称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驻海拉尔,辖岭西各旗市,纳文慕仁省政府辖岭东各旗。1948年1月1日,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政府,隶属于自治政府。同年,额尔古纳左翼旗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1949年4月11日,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盟政府驻海拉尔。同时,将莫力达瓦旗同巴彦旗合并,称莫力达瓦旗;将扎赉诺尔市并入满洲里市,即扎赉诺尔矿区。
1950年1月,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人民政府。同年,建喜桂图旗。1951年4月7日,建鄂伦春旗,旗政府设在小二沟。1953年4月1日,成立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行政公署,简称东部行署,署址设在乌兰浩特,同时撤销哲里木(今通辽)、兴安、呼纳三个盟的建制。海拉尔、满洲里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直辖市,其工作由东部行署代管。1954年5月31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直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1957年2月21日,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1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设行政公署于海拉尔市,称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8月1日,撤销索伦旗,建鄂温克族自治旗。8月15日,撤销莫力达瓦旗,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59年5月,新巴尔虎左翼旗改称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翼旗改称新巴尔虎右旗。
1965年10月1日,科尔沁右翼中旗从呼伦贝尔盟划出,归哲里木盟建制。1966年4月,额尔古纳旗分为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设在根河镇,额尔古纳右旗政府设在三河镇。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力机构,行使原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职权。1969年8月1日,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建制,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划入吉林省白城地区。
1970年4月,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划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将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划归兴安盟。同年,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撤销,建立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1983年10月,撤销喜桂图旗,建牙克石市;撤销布特哈旗,建扎兰屯市。1985年1月,满洲里市升为准地级市。
1990年,呼伦贝尔盟辖13个旗市、62个镇、46个乡、11个民族乡、3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25个街道办事处,另有市辖矿区1个、旗辖矿区1个。
1994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撤销额尔古纳右旗,设立额尔古纳市。
2000年,呼伦贝尔盟辖13个旗市、74个镇、23个乡、25个苏木、32个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
2005年,呼伦贝尔市辖13个旗市、66个镇、23个乡、25个苏木、32个街道办事处。
2006年,辖13个旗市、49个镇、15个乡、9个苏木、38个街道办事处。
2013年,辖14个旗市、64个镇、17个乡、19个苏木、41个街道办事处。
2018年,辖14个旗市、68个镇、19个乡、19个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
截至2019年,呼伦贝尔市辖14个旗市、68个镇、19个乡、19个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