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鄂温克”系族名,“鄂温克”语意为“住在大山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东南端,大兴安岭西侧。东与牙克石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左旗毗邻,北与呼伦贝尔市首府城市海拉尔区和陈巴尔虎旗相连,南与扎兰屯市和兴安盟阿尔山市交界。旗域呈下垂的枫叶状。地处北纬47°32′50″~49°15′37″,东经118°48′02″~121°09′25″之间。土地总面积19 111平方公里。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1~5月,全旗辖4个镇,2个苏木,1个民族乡,44个嘎查。即:巴彦托海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巴雁镇、辉苏木、伊敏苏木、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5月,因巴雁镇分设大雁镇和巴彦嵯岗苏木,锡尼河镇分设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全旗辖4个镇,5个苏木1个民族乡,44个嘎查。即:巴彦托海镇、大雁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辉苏木、伊敏苏木、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巴彦嵯岗苏木、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以鄂温克族为区域****,多民族聚居的县级自治地方。旗内有鄂温克、蒙古、达斡尔、汉、满、回、朝鲜、鄂伦春、锡伯等25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2011年,全旗总人口53 739户,144 251人。其中男性人口74 967人,女性人口69 284人。在总人口中,汉族85 089人,占59.0%,少数民族59 162人,占41.0%;在少数民族人口中,鄂温克族11 307人,占7.8%,蒙古族28 028人,占19.4%,达斡尔族14 214人,占9.9%。当年出生人口916人,出生率7.2‰,死亡人口604人,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
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0 2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6 46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39 73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4 038万元.全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8.3:67.5:24.2。人均GDP达55 476元,同比增加10 346元,增长22.9%。全年财政总收入203 91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3 130万元,同比增加29 750万元,增长20.75%,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位,速度居第九位,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5.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支出(原口径)达162 896万元,同比增长33 616万元,增长26.0%;地方财政支出(新口径)达134 023万元,同比增加16 705万元,增长14.2%。总量位居全市第八位,速度位居第十位。
【农牧业】 2011年,全旗农作物播种17 109公顷,比上年增加673公顷,增长4.0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10 708公顷,油料1 483公顷,蔬菜98公顷,瓜类21公顷,其他农作物4 959公顷。粮食总产量达24 738吨,同比减少20 812吨,下降16.70%。其中:小麦产量9 645吨,同比减少8 110吨,下降45.68%;油菜籽产量为2 933吨,同比减少1 347吨,下降31.47%;薯类产量8 695吨,同比增加2 541吨,增长41.29%。全旗人均粮食产量达171公斤,同比减少35公斤,下降16.99%。
至6月末,全旗牲畜头数达873 891头(只),比上年增加45 378头(只),增长5.48%。其中:大小牲畜达863 253头(只),比上年增加49 097头(只),增长6.03%;大小牲畜能繁殖母畜达481 018头(只),比上年增加83 092头(只),增长20.88%。
2011年,全旗鲜奶总产量达172 576吨,比上年增加842吨,增长0.49%; 出售商品奶165 660吨,比上年增加39 218吨,增长31.02%;肉类总产量达17 145吨,比上年减少528吨,下降3.08%;绵羊毛产量为1 656吨,比上年增加764吨,增长85.65%;牛皮产量43 148张,比上年减少15 935张,下降26.97%;绵羊皮和山羊皮产量达236 761张,比上年减少36 473张,下降13.35%。
【工业】 2011年,全旗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 004 655万元,增长38.6%; 原煤产量累计完成3 067.01万吨,增长33.53%;发电量累计完成174.37上一篇:
【概况】 “鄂温克”系族名,“鄂温克”语意为“住在大山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东南端,大兴安岭西侧。东与牙克石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左旗毗邻,北与呼伦贝尔市首府城市海拉尔区和陈巴尔虎旗相连,南与扎兰屯市和兴安盟阿尔山市交界。旗域呈下垂的枫叶状。地处北纬47°32′50″~49°15′37″,东经118°48′02″~121°09′25″之间。土地总面积19 111平方公里。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1~5月,全旗辖4个镇,2个苏木,1个民族乡,44个嘎查。即:巴彦托海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巴雁镇、辉苏木、伊敏苏木、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5月,因巴雁镇分设大雁镇和巴彦嵯岗苏木,锡尼河镇分设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全旗辖4个镇,5个苏木1个民族乡,44个嘎查。即:巴彦托海镇、大雁镇、伊敏河镇、红花尔基镇、辉苏木、伊敏苏木、锡尼河东苏木、锡尼河西苏木、巴彦嵯岗苏木、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以鄂温克族为区域****,多民族聚居的县级自治地方。旗内有鄂温克、蒙古、达斡尔、汉、满、回、朝鲜、鄂伦春、锡伯等25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2011年,全旗总人口53 739户,144 251人。其中男性人口74 967人,女性人口69 284人。在总人口中,汉族85 089人,占59.0%,少数民族59 162人,占41.0%;在少数民族人口中,鄂温克族11 307人,占7.8%,蒙古族28 028人,占19.4%,达斡尔族14 214人,占9.9%。当年出生人口916人,出生率7.2‰,死亡人口604人,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
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0 2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6 46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39 73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4 038万元.全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8.3:67.5:24.2。人均GDP达55 476元,同比增加10 346元,增长22.9%。全年财政总收入203 91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3 130万元,同比增加29 750万元,增长20.75%,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位,速度居第九位,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5.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支出(原口径)达162 896万元,同比增长33 616万元,增长26.0%;地方财政支出(新口径)达134 023万元,同比增加16 705万元,增长14.2%。总量位居全市第八位,速度位居第十位。
【农牧业】 2011年,全旗农作物播种17 109公顷,比上年增加673公顷,增长4.0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10 708公顷,油料1 483公顷,蔬菜98公顷,瓜类21公顷,其他农作物4 959公顷。粮食总产量达24 738吨,同比减少20 812吨,下降16.70%。其中:小麦产量9 645吨,同比减少8 110吨,下降45.68%;油菜籽产量为2 933吨,同比减少1 347吨,下降31.47%;薯类产量8 695吨,同比增加2 541吨,增长41.29%。全旗人均粮食产量达171公斤,同比减少35公斤,下降16.99%。
至6月末,全旗牲畜头数达873 891头(只),比上年增加45 378头(只),增长5.48%。其中:大小牲畜达863 253头(只),比上年增加49 097头(只),增长6.03%;大小牲畜能繁殖母畜达481 018头(只),比上年增加83 092头(只),增长20.88%。
2011年,全旗鲜奶总产量达172 576吨,比上年增加842吨,增长0.49%; 出售商品奶165 660吨,比上年增加39 218吨,增长31.02%;肉类总产量达17 145吨,比上年减少528吨,下降3.08%;绵羊毛产量为1 656吨,比上年增加764吨,增长85.65%;牛皮产量43 148张,比上年减少15 935张,下降26.97%;绵羊皮和山羊皮产量达236 761张,比上年减少36 473张,下降13.35%。
【工业】 2011年,全旗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 004 655万元,增长38.6%; 原煤产量累计完成3 067.01万吨,增长33.53%;发电量累计完成174.37上一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