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额尔古纳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纬度最高的地区。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处)约50公里,西部和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671.4公里。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全市总面积28 444.64公里。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南距海拉尔124公里。额尔古纳市有河流88条,草场8 114 509亩,森林180万公顷,耕地158 422公顷。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1 08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3 118万元,同比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7 522万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2 002万元,同比增长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0 443万元,同比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2∶15.4∶36.4调整为43.5∶19.6∶36.9。人均GDP22 438元,增速9.5%。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 093万元,增长4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 436万元,增长60.5%。财政总支出完成53 882万元,增长59.2%。
【人口】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85 265人,全年出生人口508人。在全市人口中,汉族64 232人,蒙古族7 588人,回族6 808人,满族3 096人,朝鲜族139人,达斡尔族635人,鄂伦春族65人,鄂温克族114人,壮族5人, 苗族38人,藏族2人,土家族22人,俄罗斯族2 512人,侗族1人,黎族3 人,水族5人。
【农业】全年粮油总产量超过27万吨,被国家列为“产油大县”。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3.5万亩,同比增长14.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0.4万亩,同比下降35.6%,油菜播种面积80.8万亩,同比增长54.9%,大麦播种面积57.6万亩,同比增长35.3%。全年粮油产量272 365吨,同比下降2.3%。小麦平均亩产352.4斤,油菜平均亩产176.8斤,大麦平均亩产439.6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35 889万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农业产值完成79 582万元,同比增长14.1%;林业产值完成19 606万元,同比下降10.6%;牧业产值完成34 374万元,同比增长15.4%。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重由上年的66∶33∶1调整为2008年的54∶45∶1。
【畜牧业】全市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完成194 807头(只),同比增长10.81%。大牲畜71 471头,同比上涨10.0%,其中:牛69 145头,同比上涨12.1%(产奶牛36 214头,同比上涨18.7%);小牲畜117 561只,同比上涨12.3%;猪5 775口,同比下降6.6%。
【工业】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 515.9万元,同比增长92.1%。其中:轻工业完成34 380.2万元,同比增长118.8%;重工业完成311 357万元,同比增长6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 002.5万元,可比价增速39.1%,销售产值62 268万元,同比增长96.3%,实现销售率95.04%。万元GDP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4.59%。
【交通】投资2.2亿元的拉布大林—黑山头二级油路,完成工程量的60%;投资4 200万元的三河—苏沁、拉布大林—上库力三级油路,完成工程量的76%;投资925万元的上护林—康达岭三级公路,完成工程量的80%;投资1 410万元的上库力—小库力等5条村路改造工程全部建成通车。
【旅游产业】全面启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室韦特色家庭旅游持续升温,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旅游基础设施及景点景区建设力度加大,投资7 400万元实施了西山湿地景区、扎木合称汗地、三河马博物馆等11个新建续建项目,开通了室韦—奇乾125公里界河游航线。蒙古族朝圣祭拜地及蒙古源流博物园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A级以上旅游景区增至5个,位居呼伦贝尔各旗市之首。加大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开通“额尔古纳旅游网”。 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2.33亿元,增长25.2%,旅游人次18.1万,增长24.3%。全年接待游客1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24.3%和25.2%。出入境旅客4.2万人次,增长21.5%。
【人民生活】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 254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8 630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 600元,同比增长24.4%,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 618元。年末全部在岗职工人数16 531人,增长3.2%,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 732元,增长8.9%。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2 206
【概况】额尔古纳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纬度最高的地区。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处)约50公里,西部和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671.4公里。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全市总面积28 444.64公里。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南距海拉尔124公里。额尔古纳市有河流88条,草场8 114 509亩,森林180万公顷,耕地158 422公顷。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1 08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3 118万元,同比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7 522万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2 002万元,同比增长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0 443万元,同比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2∶15.4∶36.4调整为43.5∶19.6∶36.9。人均GDP22 438元,增速9.5%。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 093万元,增长4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 436万元,增长60.5%。财政总支出完成53 882万元,增长59.2%。
【人口】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85 265人,全年出生人口508人。在全市人口中,汉族64 232人,蒙古族7 588人,回族6 808人,满族3 096人,朝鲜族139人,达斡尔族635人,鄂伦春族65人,鄂温克族114人,壮族5人, 苗族38人,藏族2人,土家族22人,俄罗斯族2 512人,侗族1人,黎族3 人,水族5人。
【农业】全年粮油总产量超过27万吨,被国家列为“产油大县”。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3.5万亩,同比增长14.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0.4万亩,同比下降35.6%,油菜播种面积80.8万亩,同比增长54.9%,大麦播种面积57.6万亩,同比增长35.3%。全年粮油产量272 365吨,同比下降2.3%。小麦平均亩产352.4斤,油菜平均亩产176.8斤,大麦平均亩产439.6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35 889万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农业产值完成79 582万元,同比增长14.1%;林业产值完成19 606万元,同比下降10.6%;牧业产值完成34 374万元,同比增长15.4%。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重由上年的66∶33∶1调整为2008年的54∶45∶1。
【畜牧业】全市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完成194 807头(只),同比增长10.81%。大牲畜71 471头,同比上涨10.0%,其中:牛69 145头,同比上涨12.1%(产奶牛36 214头,同比上涨18.7%);小牲畜117 561只,同比上涨12.3%;猪5 775口,同比下降6.6%。
【工业】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 515.9万元,同比增长92.1%。其中:轻工业完成34 380.2万元,同比增长118.8%;重工业完成311 357万元,同比增长6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 002.5万元,可比价增速39.1%,销售产值62 268万元,同比增长96.3%,实现销售率95.04%。万元GDP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4.59%。
【交通】投资2.2亿元的拉布大林—黑山头二级油路,完成工程量的60%;投资4 200万元的三河—苏沁、拉布大林—上库力三级油路,完成工程量的76%;投资925万元的上护林—康达岭三级公路,完成工程量的80%;投资1 410万元的上库力—小库力等5条村路改造工程全部建成通车。
【旅游产业】全面启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室韦特色家庭旅游持续升温,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旅游基础设施及景点景区建设力度加大,投资7 400万元实施了西山湿地景区、扎木合称汗地、三河马博物馆等11个新建续建项目,开通了室韦—奇乾125公里界河游航线。蒙古族朝圣祭拜地及蒙古源流博物园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A级以上旅游景区增至5个,位居呼伦贝尔各旗市之首。加大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开通“额尔古纳旅游网”。 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2.33亿元,增长25.2%,旅游人次18.1万,增长24.3%。全年接待游客1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24.3%和25.2%。出入境旅客4.2万人次,增长21.5%。
【人民生活】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 254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8 630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 600元,同比增长24.4%,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 618元。年末全部在岗职工人数16 531人,增长3.2%,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 732元,增长8.9%。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2 206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