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顺元年(1330),今杭锦旗境基本上属甘肃行省兀剌海路辖地;南部属陕西行省延安路。明朝初年属东胜卫,天顺年间蒙古族入驻。明正德五年(1510),统属蒙古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编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俗称杭锦旗(辖境相当于今杭锦旗北部、临河市大部、五原县和杭锦后旗各一部分地区)。下设9参领区、42佐领。设札萨克世袭掌理旗务,驻鄂尔吉虎诺尔。
清乾隆五年(1740),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与阿拉善旗之间发生边境纠纷,清廷派员裁决,两旗以黄河为界,河西为阿拉善旗牧地,河东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牧地。清末,贻谷督办垦务大臣广放蒙地后,旗属黄河北岸牧地,大部成为垦区,属乌伊盟垦务局。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置五原厅,统领黄河北岸河套地区的行政事务。
元至顺元年(1330),今杭锦旗境基本上属甘肃行省兀剌海路辖地;南部属陕西行省延安路。明朝初年属东胜卫,天顺年间蒙古族入驻。明正德五年(1510),统属蒙古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编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俗称杭锦旗(辖境相当于今杭锦旗北部、临河市大部、五原县和杭锦后旗各一部分地区)。下设9参领区、42佐领。设札萨克世袭掌理旗务,驻鄂尔吉虎诺尔。
清乾隆五年(1740),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与阿拉善旗之间发生边境纠纷,清廷派员裁决,两旗以黄河为界,河西为阿拉善旗牧地,河东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牧地。清末,贻谷督办垦务大臣广放蒙地后,旗属黄河北岸牧地,大部成为垦区,属乌伊盟垦务局。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置五原厅,统领黄河北岸河套地区的行政事务。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