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达拉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七十之部”。 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北端,黄河中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0′~110°45′,北纬40°00′~40°30′。达拉特旗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1 500米降至990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旗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8 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 000公顷,森林197 452公顷,草原480 000公顷,水域7 100公顷,沙漠155 572公顷)。全旗辖1个苏木7个镇,(总人口36.4161万人,其中男性18.7114万人。由蒙、汉、满、回、壮、朝鲜、达斡尔、苗、维吾尔、藏、彝、土家、鄂温克、锡伯等14个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多数,其中:蒙古族15 116人,满族628人,回族506人,苗族17人;少数民族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展旦召苏木、恩格贝镇。城镇人口21.7270万人。
2010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5.6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财政收入40.4亿元,增长5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4亿元,增长8.7%;万元GDP创造财政收入1 203.8元,增长28.7%。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11位,较上年前进三个位次。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亿元,增长24%;全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8.4亿元,增长18.3%,存款余额71.8亿元,增长23.4%。
【农牧业】 2010年,新建现代农业项目面积15.97万亩;全旗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3.3%;落实设施农业建设面积2 500亩,新建温室大棚765栋。全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10万亩,农作物参保面积达到62.3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第六年突破10亿斤大关。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3.6万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9万亩,精养鱼水面达7 000亩,建成规模化肉羊养殖项目54个,整顿完善奶牛养殖园区53个,年产生鲜乳7.3万吨。
【工业】 2010年,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6项,完成投资54.2亿元;年内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项目投资额175亿元。兖州煤业一期90万吨甲醇项目主要设备订购和主厂房基础已完成;东海新能源40万吨pvc、36万吨烧碱项目已开工。兴辉陶瓷一期6条、陶尔斯陶瓷一期第一条陶瓷生产线建成投产;旭辉陶瓷一期10条陶瓷生产线正在设备调试。万捷pvc深加工、伊腾高科公司聚苯硫醚、蒙世达玻璃、新长江高薪铝、新天科微晶材料、弘丰氧化锆等徐建项目稳步推进。全旗18家地方煤矿完成技改并通过综合验收,煤炭产量达3 030万吨。全旗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414万千瓦,全年发电191亿千瓦时,增长7%。淘汰和改造高耗能电石炉8台;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9 884吨、化学需氧量3 078吨。全旗单位GDP能耗降到2.82吨标准煤,能耗降低率为5.1%.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 320元和8 800元,分别增长15.1%和11.9%。
【社会保障】 2010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 285万元、五保供养金338万元、各类救助资金454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 800元和3 360元。全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94%,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累计报销农牧民医疗费4 1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9万人,应保人员综合参保率达到86.2%。扶持贫困人口2 219户、7 865人,年人均增收590元。
【概况】 “达拉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七十之部”。 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北端,黄河中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0′~110°45′,北纬40°00′~40°30′。达拉特旗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1 500米降至990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旗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8 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 000公顷,森林197 452公顷,草原480 000公顷,水域7 100公顷,沙漠155 572公顷)。全旗辖1个苏木7个镇,(总人口36.4161万人,其中男性18.7114万人。由蒙、汉、满、回、壮、朝鲜、达斡尔、苗、维吾尔、藏、彝、土家、鄂温克、锡伯等14个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多数,其中:蒙古族15 116人,满族628人,回族506人,苗族17人;少数民族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展旦召苏木、恩格贝镇。城镇人口21.7270万人。
2010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5.6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财政收入40.4亿元,增长5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4亿元,增长8.7%;万元GDP创造财政收入1 203.8元,增长28.7%。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11位,较上年前进三个位次。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亿元,增长24%;全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8.4亿元,增长18.3%,存款余额71.8亿元,增长23.4%。
【农牧业】 2010年,新建现代农业项目面积15.97万亩;全旗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3.3%;落实设施农业建设面积2 500亩,新建温室大棚765栋。全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10万亩,农作物参保面积达到62.3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第六年突破10亿斤大关。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3.6万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9万亩,精养鱼水面达7 000亩,建成规模化肉羊养殖项目54个,整顿完善奶牛养殖园区53个,年产生鲜乳7.3万吨。
【工业】 2010年,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6项,完成投资54.2亿元;年内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项目投资额175亿元。兖州煤业一期90万吨甲醇项目主要设备订购和主厂房基础已完成;东海新能源40万吨pvc、36万吨烧碱项目已开工。兴辉陶瓷一期6条、陶尔斯陶瓷一期第一条陶瓷生产线建成投产;旭辉陶瓷一期10条陶瓷生产线正在设备调试。万捷pvc深加工、伊腾高科公司聚苯硫醚、蒙世达玻璃、新长江高薪铝、新天科微晶材料、弘丰氧化锆等徐建项目稳步推进。全旗18家地方煤矿完成技改并通过综合验收,煤炭产量达3 030万吨。全旗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414万千瓦,全年发电191亿千瓦时,增长7%。淘汰和改造高耗能电石炉8台;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9 884吨、化学需氧量3 078吨。全旗单位GDP能耗降到2.82吨标准煤,能耗降低率为5.1%.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 320元和8 800元,分别增长15.1%和11.9%。
【社会保障】 2010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 285万元、五保供养金338万元、各类救助资金454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 800元和3 360元。全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94%,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累计报销农牧民医疗费4 1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9万人,应保人员综合参保率达到86.2%。扶持贫困人口2 219户、7 865人,年人均增收590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