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接壤,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1公里,地理坐标是北纬38°56′~39°49′,东经108°58′~110°25′。总面积5 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5.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1万人,包括蒙古、满、回、土家、壮、苗、朝鲜、达斡尔等民族。
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2亿元,增长24.7%;财政收入完成50.9亿元,增长6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70亿元,增长12.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0 401元和7 262元,分别增加3 020元和96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7亿元,增长24.4%。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跃居全国县域百强第61位、西部百强第4位,居全区69个旗县第2位。
【农牧业】全面加快白绒山羊、肉羊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 000亩,设施农业3 220亩。大力实施测土配方、节水灌溉、良种补贴、农牧区沼气等项目,打造农机示范园区2个。深入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伊金霍洛旗人口转移整体退出试点实施方案》,完成农村牧区人口整体退出1 940户、5 630人,退出区面积达387平方公里,转移农牧民8 131人。
【工业】全旗新建、续建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8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8亿元。其中投资在3 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36项(续建项目15项,新开工项目21项),累计完成投资160.3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9.4亿元,增长30.6%;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8亿元,增长26.3%。阿镇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汇能煤电煤化工基地、神华亿吨级煤炭基地等四大工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投料试车首战告捷,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程关键技术的国家。
【旅游产业】编制完成《伊金霍洛旗文化旅游产业结构规划》、《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世界级蒙元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成吉思汗博物馆、蒙元陶瓷博物馆、影剧院规划全面完成。申报“中国·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乡”获自治区批准;积极推进旅游商品生产集散地建设,伊金霍洛镇蒙古族民间工艺品一条街全面启动,成陵五星级酒店破土动工。神海子、柒盖淖等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完成旅游接待量132万人(次),增长54.6%;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增长72.6%。
【交通】投资2 501万元,新建通村公路9条、93.5公里。全旗公路建设总里程达1 900.5公里,其中黑色路面已达639.4公里,占全旗公路总里程的33.6%,通镇公路黑色化率达100%,全旗138个行政嘎查村中有104个实现了通砂石路,89个实现了通油路,全旗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33.9公里。飞机场扩建前期工作有序展开,包西铁路和包神电气化铁路复线建设全面推进,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吸纳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林业】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四期防护林、黄土高原淤地坝、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8.08%,植被覆盖度达到87%。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3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人工种草14万亩,水保治理20万亩。
【水利】新建水利工程321处,安全饮水工程6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完成高勒庙、转龙湾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启动村村通多路微波数字化改造工程,农村牧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
【社会保障】公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253名,发放小额贷款1 258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 200个,新增就业1 844人,全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办法,搬迁塌陷区村民350户。大力改善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住房条件,投入 216万元改造农牧民危房206户。建立原粮储备625万公斤、成品粮储备68万公斤,完成粮食订单475万公斤,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入技防资金163.5万元,购置警务用车29辆。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被评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投入642万元用于发展少数民族事业。
【概况】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接壤,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1公里,地理坐标是北纬38°56′~39°49′,东经108°58′~110°25′。总面积5 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5.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1万人,包括蒙古、满、回、土家、壮、苗、朝鲜、达斡尔等民族。
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2亿元,增长24.7%;财政收入完成50.9亿元,增长6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70亿元,增长12.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0 401元和7 262元,分别增加3 020元和96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7亿元,增长24.4%。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跃居全国县域百强第61位、西部百强第4位,居全区69个旗县第2位。
【农牧业】全面加快白绒山羊、肉羊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 000亩,设施农业3 220亩。大力实施测土配方、节水灌溉、良种补贴、农牧区沼气等项目,打造农机示范园区2个。深入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伊金霍洛旗人口转移整体退出试点实施方案》,完成农村牧区人口整体退出1 940户、5 630人,退出区面积达387平方公里,转移农牧民8 131人。
【工业】全旗新建、续建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8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8亿元。其中投资在3 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36项(续建项目15项,新开工项目21项),累计完成投资160.3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9.4亿元,增长30.6%;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8亿元,增长26.3%。阿镇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汇能煤电煤化工基地、神华亿吨级煤炭基地等四大工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投料试车首战告捷,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程关键技术的国家。
【旅游产业】编制完成《伊金霍洛旗文化旅游产业结构规划》、《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世界级蒙元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成吉思汗博物馆、蒙元陶瓷博物馆、影剧院规划全面完成。申报“中国·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乡”获自治区批准;积极推进旅游商品生产集散地建设,伊金霍洛镇蒙古族民间工艺品一条街全面启动,成陵五星级酒店破土动工。神海子、柒盖淖等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完成旅游接待量132万人(次),增长54.6%;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增长72.6%。
【交通】投资2 501万元,新建通村公路9条、93.5公里。全旗公路建设总里程达1 900.5公里,其中黑色路面已达639.4公里,占全旗公路总里程的33.6%,通镇公路黑色化率达100%,全旗138个行政嘎查村中有104个实现了通砂石路,89个实现了通油路,全旗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33.9公里。飞机场扩建前期工作有序展开,包西铁路和包神电气化铁路复线建设全面推进,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吸纳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林业】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四期防护林、黄土高原淤地坝、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8.08%,植被覆盖度达到87%。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3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人工种草14万亩,水保治理20万亩。
【水利】新建水利工程321处,安全饮水工程6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完成高勒庙、转龙湾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启动村村通多路微波数字化改造工程,农村牧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
【社会保障】公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253名,发放小额贷款1 258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 200个,新增就业1 844人,全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办法,搬迁塌陷区村民350户。大力改善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住房条件,投入 216万元改造农牧民危房206户。建立原粮储备625万公斤、成品粮储备68万公斤,完成粮食订单475万公斤,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入技防资金163.5万元,购置警务用车29辆。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被评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投入642万元用于发展少数民族事业。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