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巴林”系蒙古族部落名,汉译为“军寨”。总面积6 644平方公里,辖9个苏木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5.8万人,旗政府驻地林东镇距赤峰 274公里。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3.48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6.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834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62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4亿元。巴林左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富河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辽文化资源具有垄断性优势,辽上京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以辽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2009年以来,旗委、旗政府将打造辽文化产业提上重要日程,提出了把巴林左旗打造成为中国辽文化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目前,投资60亿元的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已经列入自治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农牧业】 2011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60.2万亩,增长0.0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46.8万亩,下降1.25%;油料面积4.2万亩,增长3.9%;甜菜面积1.1万亩,增长42.6%;蔬菜面积3.2万亩,增长0.75%。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谷物面积109.9万亩,增长9.1%;豆类面积25.7万亩,下降18.7%;薯类面积11.2万亩,下降31.3%。全旗粮食总产量6.0亿斤,增长15.4%。其中谷物产量4.79亿斤,增长17.5%;豆类产量2.18亿斤,增长83.1%;薯类(折粮)产量0.99亿斤,下降1.3%。全年机耕地面积110万亩,机播面积97万亩,机收面积37万亩。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7.8万千瓦。
6月末家畜存栏174.5万头只,下降1.6 %。其中大牲畜23.5万头,增长14.8%;小牲畜125.8万只,下降4.5%;生猪25.2万口,增长0.03%。在大牲畜存栏中,牛存栏9.2万头,增长13.2%;驴存栏10.4万头,增长18.8%。在效益指标中,总增率33.7%,出栏率43.9%,良改率98.7%。6月末家畜存栏中,能繁殖母畜69.66万头只,占家畜存栏的39.9%。全年肉类总产量2.3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12万吨,牛肉产量0.27万吨,羊肉产量0.72万吨。禽蛋产量5681吨,牛奶产量2756吨。
【工业】 2011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2.12亿元,增长52.5%;实现利润186 913万元,增长65.7%;实现利税31 000万元,增长17.4%。主要产品产量:铅精矿含铅量1.18万吨,锌精矿含锌量6.07万吨,铁精粉40.1万吨,叶腊石15.56万吨,供电量3.71亿千瓦时。
【人民生活】 2011年,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 628元,增加2 218元,增长17.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834元,增加754元,增长14.8%。全旗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14 047元,增加2 533元,增长22%;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 755元,增加959元,增长2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比上年下降9.8个百分点;农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比上年上升6.4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27.3平方米;农牧民住房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1年,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529张,收养482人,发放救助金148万元。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 308人,发放救助金288万元。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 420人,发放救助金2 556万元;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19 000人,发放救助金3 183万元。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得到妥善安置。
全年农牧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0 297人;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 530人;离退休职工及遗属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7 952名。全年养老金收入18 419万元,发放基本养老金12 844万元。职工参加医疗统筹23 539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统筹26 757人。
【概况】 “巴林”系蒙古族部落名,汉译为“军寨”。总面积6 644平方公里,辖9个苏木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5.8万人,旗政府驻地林东镇距赤峰 274公里。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3.48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6.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834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62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4亿元。巴林左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富河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辽文化资源具有垄断性优势,辽上京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以辽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2009年以来,旗委、旗政府将打造辽文化产业提上重要日程,提出了把巴林左旗打造成为中国辽文化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目前,投资60亿元的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已经列入自治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农牧业】 2011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60.2万亩,增长0.0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46.8万亩,下降1.25%;油料面积4.2万亩,增长3.9%;甜菜面积1.1万亩,增长42.6%;蔬菜面积3.2万亩,增长0.75%。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谷物面积109.9万亩,增长9.1%;豆类面积25.7万亩,下降18.7%;薯类面积11.2万亩,下降31.3%。全旗粮食总产量6.0亿斤,增长15.4%。其中谷物产量4.79亿斤,增长17.5%;豆类产量2.18亿斤,增长83.1%;薯类(折粮)产量0.99亿斤,下降1.3%。全年机耕地面积110万亩,机播面积97万亩,机收面积37万亩。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7.8万千瓦。
6月末家畜存栏174.5万头只,下降1.6 %。其中大牲畜23.5万头,增长14.8%;小牲畜125.8万只,下降4.5%;生猪25.2万口,增长0.03%。在大牲畜存栏中,牛存栏9.2万头,增长13.2%;驴存栏10.4万头,增长18.8%。在效益指标中,总增率33.7%,出栏率43.9%,良改率98.7%。6月末家畜存栏中,能繁殖母畜69.66万头只,占家畜存栏的39.9%。全年肉类总产量2.3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12万吨,牛肉产量0.27万吨,羊肉产量0.72万吨。禽蛋产量5681吨,牛奶产量2756吨。
【工业】 2011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2.12亿元,增长52.5%;实现利润186 913万元,增长65.7%;实现利税31 000万元,增长17.4%。主要产品产量:铅精矿含铅量1.18万吨,锌精矿含锌量6.07万吨,铁精粉40.1万吨,叶腊石15.56万吨,供电量3.71亿千瓦时。
【人民生活】 2011年,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 628元,增加2 218元,增长17.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834元,增加754元,增长14.8%。全旗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14 047元,增加2 533元,增长22%;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 755元,增加959元,增长2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比上年下降9.8个百分点;农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比上年上升6.4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27.3平方米;农牧民住房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1年,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529张,收养482人,发放救助金148万元。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 308人,发放救助金288万元。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 420人,发放救助金2 556万元;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19 000人,发放救助金3 183万元。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得到妥善安置。
全年农牧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0 297人;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 530人;离退休职工及遗属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7 952名。全年养老金收入18 419万元,发放基本养老金12 844万元。职工参加医疗统筹23 539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统筹26 757人。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