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全旗总面积10 256平方公里,辖3个苏木,5个镇,161个嘎查村,568个独贵龙组,居民委员会10个。至2008年底,全旗总人口182 537人,其中,农业人口125 257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3.6‰,自然增长率7.4‰。
全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4 9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 700万元,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132 431万元,同比增长39.2%;第三产业增加值83 798万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比重为20∶48∶30。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 812万元,比上年增长46.3%。全旗财政总收入完成26 000万元,比上年增5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 005万元,比上年增长75.3%。全年财政支出91 068万元,比上年增长23.7%。
【农业】全旗耕地面积75.2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65.1万亩,比上年减少1.3%,其中:粮豆播种面积65.1万亩,比上年减少0.3%。粮食总产量达10 50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9.6%。全年水产品产量1 600吨,比上年增长6.7%。
【畜牧业】据6月末牧业普查,全旗牲畜总头数达1 669 981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6.4%。其中:大小畜1 631 389头(只),比上年减少17.0%。年末家畜存栏1 081 884头(只),比上年增长1.6%。其中:大畜存栏142 495头,比上年增长25.6%;小畜存栏910 361头(只),比上年减少1.4%。年末牲畜出栏1 021 104头(只),出栏率为95.9%。全年肉类总产量26 442吨,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为24 640吨。投资5 600万元,新增专业村24个,建立村、镇、旗三级网络化管理体系,新购进优质基础母牛7 541头,在索博日嘎镇实施优质肉牛“整镇推进”。全旗奶牛养殖小区配套达标8处,奶牛集中饲养率达到90%。
【林业】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25.8万亩,比上年增长24.9%。其中,人工造林14.8万亩,封山(沙)育林11万亩。
【水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实施了幸福之路苏木1.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新建能源沼气池2 000处。
【生态建设】全旗投资3 488万元,完成林业建设33.4万亩,草原建设24万亩,水土保持治理11.2万亩。
【工业】全旗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9 228万元,可比增速3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 828万元,可比增速45.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14.2%,比上年同期上升169.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量有增有减。钢芯铝绞线321吨,同比减少32.3%;无毛绒1 473吨,同比减少11.8%;锌选矿产品含锌量24 235吨,同比增长126.1%;铅选矿产品含铅量10 266吨,同比增长165.8%;火电8 77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8% ;铜选矿产品含铜量2 141吨,同比增长234.0%;水泥20 040吨,同比减少73.6%;原煤129 004吨,同比减少0.4%。
【交通】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92万吨,比上年增长8.2%,货运周转量完成10 12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9%;客运量完成92.4万人,比上年增长7.8%,客运周转量完成9 37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开工建设油路(水泥路)243公里,其中建成通车123公里,新建通村砂石路205公里,累计完成交通基础建设投资1.8亿元。赤大白铁路全线试通车。
【旅游】全旗主要旅游景点有 10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20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外汇收入28万美元。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9 793元,比上年增加1 57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 359元,增长 7.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9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 332元,增长2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256元,比上年增加556元,生活消费支出2 820元,下降4.5%;人均居住面积22.7平方米,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481元,比上年增加598元;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032元,比上年增加149元。
【社会保障】全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2 091人,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城镇4 231人,增长21%;农民7 860人,增长17.4%。社会福利性单位(含敬老院)7个,床位103张,收养110人。全旗年末企事业、机关从业人员18 085人。全年发放工资总额34 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7%,职工年平均工资18 496元,比上年增长25.6%。有92个企业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参加统筹人员10 621人。城镇新安置就业1 523人,发放医疗保险和救助资金1 248万元,惠及全旗7 200名群众和职工。
【概况】全旗总面积10 256平方公里,辖3个苏木,5个镇,161个嘎查村,568个独贵龙组,居民委员会10个。至2008年底,全旗总人口182 537人,其中,农业人口125 257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3.6‰,自然增长率7.4‰。
全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4 9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 700万元,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132 431万元,同比增长39.2%;第三产业增加值83 798万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比重为20∶48∶30。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 812万元,比上年增长46.3%。全旗财政总收入完成26 000万元,比上年增5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 005万元,比上年增长75.3%。全年财政支出91 068万元,比上年增长23.7%。
【农业】全旗耕地面积75.2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65.1万亩,比上年减少1.3%,其中:粮豆播种面积65.1万亩,比上年减少0.3%。粮食总产量达10 50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9.6%。全年水产品产量1 600吨,比上年增长6.7%。
【畜牧业】据6月末牧业普查,全旗牲畜总头数达1 669 981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6.4%。其中:大小畜1 631 389头(只),比上年减少17.0%。年末家畜存栏1 081 884头(只),比上年增长1.6%。其中:大畜存栏142 495头,比上年增长25.6%;小畜存栏910 361头(只),比上年减少1.4%。年末牲畜出栏1 021 104头(只),出栏率为95.9%。全年肉类总产量26 442吨,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为24 640吨。投资5 600万元,新增专业村24个,建立村、镇、旗三级网络化管理体系,新购进优质基础母牛7 541头,在索博日嘎镇实施优质肉牛“整镇推进”。全旗奶牛养殖小区配套达标8处,奶牛集中饲养率达到90%。
【林业】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25.8万亩,比上年增长24.9%。其中,人工造林14.8万亩,封山(沙)育林11万亩。
【水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实施了幸福之路苏木1.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新建能源沼气池2 000处。
【生态建设】全旗投资3 488万元,完成林业建设33.4万亩,草原建设24万亩,水土保持治理11.2万亩。
【工业】全旗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9 228万元,可比增速3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 828万元,可比增速45.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14.2%,比上年同期上升169.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量有增有减。钢芯铝绞线321吨,同比减少32.3%;无毛绒1 473吨,同比减少11.8%;锌选矿产品含锌量24 235吨,同比增长126.1%;铅选矿产品含铅量10 266吨,同比增长165.8%;火电8 77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8% ;铜选矿产品含铜量2 141吨,同比增长234.0%;水泥20 040吨,同比减少73.6%;原煤129 004吨,同比减少0.4%。
【交通】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92万吨,比上年增长8.2%,货运周转量完成10 12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9%;客运量完成92.4万人,比上年增长7.8%,客运周转量完成9 37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开工建设油路(水泥路)243公里,其中建成通车123公里,新建通村砂石路205公里,累计完成交通基础建设投资1.8亿元。赤大白铁路全线试通车。
【旅游】全旗主要旅游景点有 10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20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外汇收入28万美元。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9 793元,比上年增加1 57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 359元,增长 7.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9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 332元,增长2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256元,比上年增加556元,生活消费支出2 820元,下降4.5%;人均居住面积22.7平方米,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481元,比上年增加598元;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032元,比上年增加149元。
【社会保障】全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12 091人,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城镇4 231人,增长21%;农民7 860人,增长17.4%。社会福利性单位(含敬老院)7个,床位103张,收养110人。全旗年末企事业、机关从业人员18 085人。全年发放工资总额34 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7%,职工年平均工资18 496元,比上年增长25.6%。有92个企业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参加统筹人员10 621人。城镇新安置就业1 523人,发放医疗保险和救助资金1 248万元,惠及全旗7 200名群众和职工。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