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巴彦淖尔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黄河几字型顶端。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369.057千米。总面积64 413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驻地临河,地理坐标北纬40°46′,东经107°24′。2011年底,巴彦淖尔市辖临河区、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五原县、磴口县。经自治区政府批复,巴彦淖尔市对部分苏木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7个旗县区恢复11个苏木乡镇,分别是临河区恢复2个乡,设立八一乡、曙光乡;五原县恢复2个乡镇,设立复兴镇、和胜乡;磴口县恢复1个镇,设立补隆淖镇;乌拉特前旗恢复2个苏木镇,设立沙德格苏木、苏独仑镇;乌拉特中旗恢复2个镇,设立甘其毛都镇、温更镇;乌拉特后旗恢复1个苏木,设立乌盖苏木;杭锦后旗恢复1个镇,设立蒙海镇。全市苏木乡镇总数由48个增加到59个。至年末,巴彦淖尔市总人口166.3万人,年出生人口1.4万人,人口出生率8.2‰;死亡人口0.9万人,人口死亡率5.7‰。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年末从业人员89.2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 676美元。
地方财政总收入82.5亿元,增长19.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54.7亿元,增长25.2%。各级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投入68.2亿元,增长39.2%。
【农牧业】 2011年,巴彦淖尔市粮食总产量267.5万吨,比上年增长7.9%,创历史新高。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45万亩,累计设施农业8.1万亩。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132个。50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试点村规划编制完成,其中45个村开工建设。农作物总播面积为960.5万亩,同比增长1.2%。粮食播种面积为498.2万亩,同比增长5.2%;其中,小麦面积为188.1万亩,同比下降4.1%;玉米面积为292.8万亩,同比增长13.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450.0万亩,同比下降1.0%;其中,花葵面积277.2万亩,同比增长11.7%;油葵面积31.6万亩,同比下降33.9%;番茄面积37.9万亩,同比下降3.3%;脱水菜11.9万亩,同比增长22.7%。蔬菜大棚和温室面积3.5万亩,同比增长38.0%。围绕粮油、瓜籽、加工蔬菜和肉羊、乳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产业基地71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4%,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占64.6%。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年销售百万元以上的有303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70%。全市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87家,入会4.1万人,带动农牧户7.7万户,占农牧户总户的29.6%。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8万亩。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911.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1%。良种及改良种牲畜头数占牲畜总头数的97.5%。全年肉类总产量22.0万吨,增长0.4%;牛奶产量46.8万吨,增长4.4%;山羊绒产量496吨,增长1.2%;禽蛋产量0.83万吨,增长5.1%;水产品产量1.8万吨,增长7.9%。
【工业】 盾安多晶硅、中兴能源燃料乙醇、合力机械车辆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神华一期120万吨煤焦化、包钢210万吨煤焦化、新湖50万吨PVC、联邦制药四期和五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在第五届“民营企业节”,市委、市政府对纳税十佳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民营企业、光彩事业先进民营企业、创先争优先进民营企业进行表彰,20户企业进入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54.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生产总值的49.3%,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7.9亿元,同比增长15.3%;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5.8%,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21.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32.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43.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32.6亿元,同比增长2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6.9%;饮料制造业增加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60.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9.9%。从优势特色产业看:农畜产品加工业、矿山及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实现增加值319.0亿元,同比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4%。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100.7亿元,同比增长10.0%;矿山及冶金工业增加值153.8亿元,同比增长22.7%;化学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同比下降6.9%;电力工业增加值46.4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2.4上一篇:
【概况】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巴彦淖尔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黄河几字型顶端。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369.057千米。总面积64 413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驻地临河,地理坐标北纬40°46′,东经107°24′。2011年底,巴彦淖尔市辖临河区、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五原县、磴口县。经自治区政府批复,巴彦淖尔市对部分苏木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7个旗县区恢复11个苏木乡镇,分别是临河区恢复2个乡,设立八一乡、曙光乡;五原县恢复2个乡镇,设立复兴镇、和胜乡;磴口县恢复1个镇,设立补隆淖镇;乌拉特前旗恢复2个苏木镇,设立沙德格苏木、苏独仑镇;乌拉特中旗恢复2个镇,设立甘其毛都镇、温更镇;乌拉特后旗恢复1个苏木,设立乌盖苏木;杭锦后旗恢复1个镇,设立蒙海镇。全市苏木乡镇总数由48个增加到59个。至年末,巴彦淖尔市总人口166.3万人,年出生人口1.4万人,人口出生率8.2‰;死亡人口0.9万人,人口死亡率5.7‰。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年末从业人员89.2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 676美元。
地方财政总收入82.5亿元,增长19.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54.7亿元,增长25.2%。各级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投入68.2亿元,增长39.2%。
【农牧业】 2011年,巴彦淖尔市粮食总产量267.5万吨,比上年增长7.9%,创历史新高。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45万亩,累计设施农业8.1万亩。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132个。50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试点村规划编制完成,其中45个村开工建设。农作物总播面积为960.5万亩,同比增长1.2%。粮食播种面积为498.2万亩,同比增长5.2%;其中,小麦面积为188.1万亩,同比下降4.1%;玉米面积为292.8万亩,同比增长13.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450.0万亩,同比下降1.0%;其中,花葵面积277.2万亩,同比增长11.7%;油葵面积31.6万亩,同比下降33.9%;番茄面积37.9万亩,同比下降3.3%;脱水菜11.9万亩,同比增长22.7%。蔬菜大棚和温室面积3.5万亩,同比增长38.0%。围绕粮油、瓜籽、加工蔬菜和肉羊、乳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产业基地71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4%,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占64.6%。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年销售百万元以上的有303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70%。全市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87家,入会4.1万人,带动农牧户7.7万户,占农牧户总户的29.6%。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8万亩。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911.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1%。良种及改良种牲畜头数占牲畜总头数的97.5%。全年肉类总产量22.0万吨,增长0.4%;牛奶产量46.8万吨,增长4.4%;山羊绒产量496吨,增长1.2%;禽蛋产量0.83万吨,增长5.1%;水产品产量1.8万吨,增长7.9%。
【工业】 盾安多晶硅、中兴能源燃料乙醇、合力机械车辆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神华一期120万吨煤焦化、包钢210万吨煤焦化、新湖50万吨PVC、联邦制药四期和五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在第五届“民营企业节”,市委、市政府对纳税十佳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民营企业、光彩事业先进民营企业、创先争优先进民营企业进行表彰,20户企业进入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54.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生产总值的49.3%,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7.9亿元,同比增长15.3%;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5.8%,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21.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32.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43.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32.6亿元,同比增长2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6.9%;饮料制造业增加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60.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9.9%。从优势特色产业看:农畜产品加工业、矿山及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实现增加值319.0亿元,同比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4%。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100.7亿元,同比增长10.0%;矿山及冶金工业增加值153.8亿元,同比增长22.7%;化学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同比下降6.9%;电力工业增加值46.4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2.4上一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