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乌拉特”系蒙古语,意为“很多的能工巧匠”。乌拉特前旗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南部,河套平原东端。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5公里,总面积7 476平方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旗境西部是广阔富饶的河套平原;中部是美丽的塞外明珠——乌梁素海;东部横亘巴音查干山,查石太山和乌拉山。全旗按地貌分为黄灌、山旱、山牧三大区,黄河从旗境流过,过境长 160公里 。全旗共辖8个镇1个苏木,下辖16个居民委员会,93个行政村(嘎查)595个村民小组,全旗总人口34.30万人,非农业人口9.5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04万人,总人口34万人。
2011年,全旗生产总值首破百亿大关,达到112.4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21.4%,税收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2.4%,较去年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44.3亿元,占总投资的48.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17.4%。
【农牧业】 2011年,全旗新增设施农业4 030亩,以新安、西小召为主的大棚产业区,以乌拉山、大佘太为主的温室产业区获得成功,亩均分别达到6 000元和30 000元。新增规模化养殖场21个,完成了7.38万亩滴灌配套。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亿元,实施9.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6.2万亩土地整理、8.4万亩粮食增产、36.5万亩土地流转等重点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置换土地5 740亩。开展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活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工业】 2011年,全年引进资金45.7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3项,完成投资4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6.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93%,规模企业增加到58户。大中80万吨再磨再选、金迈特80万平米石英板材、合力机械一万辆汽车组装、鼎泰3万吨膨润土、宏远4万立方米A级保温材料、桥南园区3个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项目年内建成投运,新湖50万吨PVC循环经济,包钢210万吨焦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乌拉特前旗被评为全区“十一五”化学氧量减排突出贡献奖,工业园区正在向自治区“双百亿”示范园区目标迈进。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 259元和8 963元,同比增长15.1%和13.1%。
【社会保障】 2011年,旗财政直接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到4.36亿元。农牧区转移就业34 528人,新增城镇就业2 207人。农牧区养老保险正式启动。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5%以上,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70%。
【概况】 “乌拉特”系蒙古语,意为“很多的能工巧匠”。乌拉特前旗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南部,河套平原东端。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5公里,总面积7 476平方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旗境西部是广阔富饶的河套平原;中部是美丽的塞外明珠——乌梁素海;东部横亘巴音查干山,查石太山和乌拉山。全旗按地貌分为黄灌、山旱、山牧三大区,黄河从旗境流过,过境长 160公里 。全旗共辖8个镇1个苏木,下辖16个居民委员会,93个行政村(嘎查)595个村民小组,全旗总人口34.30万人,非农业人口9.5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04万人,总人口34万人。
2011年,全旗生产总值首破百亿大关,达到112.4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21.4%,税收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2.4%,较去年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44.3亿元,占总投资的48.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17.4%。
【农牧业】 2011年,全旗新增设施农业4 030亩,以新安、西小召为主的大棚产业区,以乌拉山、大佘太为主的温室产业区获得成功,亩均分别达到6 000元和30 000元。新增规模化养殖场21个,完成了7.38万亩滴灌配套。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亿元,实施9.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6.2万亩土地整理、8.4万亩粮食增产、36.5万亩土地流转等重点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置换土地5 740亩。开展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活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工业】 2011年,全年引进资金45.7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3项,完成投资4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6.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93%,规模企业增加到58户。大中80万吨再磨再选、金迈特80万平米石英板材、合力机械一万辆汽车组装、鼎泰3万吨膨润土、宏远4万立方米A级保温材料、桥南园区3个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项目年内建成投运,新湖50万吨PVC循环经济,包钢210万吨焦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乌拉特前旗被评为全区“十一五”化学氧量减排突出贡献奖,工业园区正在向自治区“双百亿”示范园区目标迈进。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 259元和8 963元,同比增长15.1%和13.1%。
【社会保障】 2011年,旗财政直接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到4.36亿元。农牧区转移就业34 528人,新增城镇就业2 207人。农牧区养老保险正式启动。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5%以上,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70%。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