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地处北纬41°07′~42°28′,东经107°16′~109°42′。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184公里,拥有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全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23 09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80 000公顷,占3.5%;草场面积854 000公顷,占80.3%;其它面积375.33公顷,占16.2%。全旗各类用地具有明显差异性,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为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全旗辖8个苏木镇、1个种畜场,有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278个,居民委员会13个。全旗总人口141 844人(49 309户),比上年增长3.4 9%,其中农业人口102 293人,非农业人口39 551人;城镇人口37 089人、乡村人口104 755人;蒙古族26 757人,占总人口18.9%,汉族114 013人,占总人口80.4%,其他少数民族1 074人,占0.7%。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驻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距甘其毛都口岸135公里。
2008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38.24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亿元,同比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22.51亿元,同比增长31.9%;第三产业增加值5.69亿元,同比增长21.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30.9∶54.5∶14.6调整为26.3∶58.9∶1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3%、58.9%和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85亿元,同比增长52.3%;全年财政收入实现46 298万元,同比增长81.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 107万元,增长79.2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0 713万元,较上年增长42.04%。争取各级各类专项及补助资金5.94亿元,同比增长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1亿元,同比增长20.9%;万元GDP能耗2.52吨标准煤,下降7.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 660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2亿元,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9.5亿元,引进区内市外资金6亿元。农牧民人纯收入5 727元,同比增长37.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 748.31元,同比增长22.31%。
【农业】全年完成农业产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36.2%。继续优化种植结构,粮经饲比例调整为40∶29∶31。农作物播种面积68 105公顷,较上年增加7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 723公顷,较上年增加1 593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 543公顷,较上年减少870公顷,粮食总产量达23.38万吨,增长16.5%。耕地集中流转开始破题,在乌加河镇率先流转3 640亩;实施投资912万元的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和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建成“四位一体”生态示范户50户,建成户用沼气1 600户。实施了150万元的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重点补贴大型小麦玉米收割机、平地机和草粉加工等机械,共补贴购置农机具513台。实施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2万亩土地整理、5.1万亩节水改造和40.6公里排水整治工程,有效提高农田配套水平。引资8 060万元,新建日处理番茄3 000吨的番茄制品加工厂和1处年加工2 000万斤莜荞麦的“原生有机食品”加工企业。
【畜牧业】全年实现牧业产值4.69亿元,同比增长28.3%。牧业年度牲畜总数为164.01万头(只),较上年增加3.25万头(只),牲畜出栏65.22万头(只)。完成2007年退牧还草项目二期围栏和改良补播工程;实施110万亩退牧还草、29万亩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及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旗财政投资285万元,实施85万亩休牧工程,投资22万元的基层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7万元的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续建项目和投资400万元的4个嘎查村“整村推进扶贫工程”项目。巴美肉羊种羊饲养量达到1.3万只,北繁南育托管育肥羔羊2 000只,开展乌拉特羊肉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推进退牧转移,安置转移牧民713户、2 496人;草畜平衡全面落实,蝗灾、动植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
【工业】全旗工业总产值完成53.07亿元,同比增长70.9%,工业增加值19.49亿元,同比增长3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家,较上年增加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8.63亿元,同比增长81.1%,实现增加值17.54亿元,同比增长42.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0项,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同比增长59.4%,风电产业进入规模开发期,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自治区三个国家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已核准风电项目275万千瓦,龙源、鲁能、中电投、富汇、京能、国华6家企业陆续装机,全年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发电7亿千瓦时,实现产值3.5亿元,税收2 975万元。天力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60万千瓦风电塔筒、塔基、箱变制造项目和白银中科宇能公司投资1.6亿元的风电叶片制造项目等风电配套产业开工建设,填补了中旗非资源型产业空白。毅腾200万吨洗煤和包钢普兴500万吨洗煤项目一期100万吨重介洗煤投入生产,远鑫1万吨镍冶炼、温明煤矿技改扩建、天宝公司60万吨铅锌采选、中原油田原油开采项目进展顺利;乌加河镇番茄加工项目一期日处理1 000吨番茄建成投产,石哈河镇年处理1万吨莜荞麦有机食品加工项目开始试生产。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8.05亿元,同比增长上一篇:
【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地处北纬41°07′~42°28′,东经107°16′~109°42′。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184公里,拥有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全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23 09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80 000公顷,占3.5%;草场面积854 000公顷,占80.3%;其它面积375.33公顷,占16.2%。全旗各类用地具有明显差异性,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为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全旗辖8个苏木镇、1个种畜场,有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278个,居民委员会13个。全旗总人口141 844人(49 309户),比上年增长3.4 9%,其中农业人口102 293人,非农业人口39 551人;城镇人口37 089人、乡村人口104 755人;蒙古族26 757人,占总人口18.9%,汉族114 013人,占总人口80.4%,其他少数民族1 074人,占0.7%。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驻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距甘其毛都口岸135公里。
2008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38.24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亿元,同比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22.51亿元,同比增长31.9%;第三产业增加值5.69亿元,同比增长21.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30.9∶54.5∶14.6调整为26.3∶58.9∶1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3%、58.9%和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85亿元,同比增长52.3%;全年财政收入实现46 298万元,同比增长81.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 107万元,增长79.2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0 713万元,较上年增长42.04%。争取各级各类专项及补助资金5.94亿元,同比增长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1亿元,同比增长20.9%;万元GDP能耗2.52吨标准煤,下降7.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 660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2亿元,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9.5亿元,引进区内市外资金6亿元。农牧民人纯收入5 727元,同比增长37.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 748.31元,同比增长22.31%。
【农业】全年完成农业产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36.2%。继续优化种植结构,粮经饲比例调整为40∶29∶31。农作物播种面积68 105公顷,较上年增加7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 723公顷,较上年增加1 593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 543公顷,较上年减少870公顷,粮食总产量达23.38万吨,增长16.5%。耕地集中流转开始破题,在乌加河镇率先流转3 640亩;实施投资912万元的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和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建成“四位一体”生态示范户50户,建成户用沼气1 600户。实施了150万元的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重点补贴大型小麦玉米收割机、平地机和草粉加工等机械,共补贴购置农机具513台。实施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2万亩土地整理、5.1万亩节水改造和40.6公里排水整治工程,有效提高农田配套水平。引资8 060万元,新建日处理番茄3 000吨的番茄制品加工厂和1处年加工2 000万斤莜荞麦的“原生有机食品”加工企业。
【畜牧业】全年实现牧业产值4.69亿元,同比增长28.3%。牧业年度牲畜总数为164.01万头(只),较上年增加3.25万头(只),牲畜出栏65.22万头(只)。完成2007年退牧还草项目二期围栏和改良补播工程;实施110万亩退牧还草、29万亩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及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旗财政投资285万元,实施85万亩休牧工程,投资22万元的基层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7万元的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续建项目和投资400万元的4个嘎查村“整村推进扶贫工程”项目。巴美肉羊种羊饲养量达到1.3万只,北繁南育托管育肥羔羊2 000只,开展乌拉特羊肉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推进退牧转移,安置转移牧民713户、2 496人;草畜平衡全面落实,蝗灾、动植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
【工业】全旗工业总产值完成53.07亿元,同比增长70.9%,工业增加值19.49亿元,同比增长3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家,较上年增加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8.63亿元,同比增长81.1%,实现增加值17.54亿元,同比增长42.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0项,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同比增长59.4%,风电产业进入规模开发期,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自治区三个国家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已核准风电项目275万千瓦,龙源、鲁能、中电投、富汇、京能、国华6家企业陆续装机,全年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发电7亿千瓦时,实现产值3.5亿元,税收2 975万元。天力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60万千瓦风电塔筒、塔基、箱变制造项目和白银中科宇能公司投资1.6亿元的风电叶片制造项目等风电配套产业开工建设,填补了中旗非资源型产业空白。毅腾200万吨洗煤和包钢普兴500万吨洗煤项目一期100万吨重介洗煤投入生产,远鑫1万吨镍冶炼、温明煤矿技改扩建、天宝公司60万吨铅锌采选、中原油田原油开采项目进展顺利;乌加河镇番茄加工项目一期日处理1 000吨番茄建成投产,石哈河镇年处理1万吨莜荞麦有机食品加工项目开始试生产。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8.05亿元,同比增长上一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