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 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3.0∶81.6∶15.4;财政总收入完成150 006万元,增长21%,总量位居巴彦淖尔市第一,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9.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6亿元,增长40.5%;全年引进到位资金31.2亿元,同比增长38.6%;全年共争取项目资金2.24亿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97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1 968元,增长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615元,增长50%,两个收入的增速均位居巴彦淖尔市第一。2008年,乌拉特后旗再度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旗县行列,排名第80位,较上年提升19位。同时被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和第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组委会评为“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旗县”和“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旗县”。
【工业】引进到位资金31.2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0.36亿元,全部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3.7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0%。新探明铅、锌、铜金属量46万吨、24.3万吨和44万吨,铁矿石量探明409万吨。
【新农村建设】全年投入农牧区建设资金1.36亿元,完成3万亩农田“六配套”工程、团结渠改造工程和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沿山9处沟口的应急防洪工程。进一步调优农牧业结构,粮经饲比例调整为31∶33∶36,建设2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特色养殖初见成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编制完成1个总体规划和15个专项规划,将山前73个村民小组合并为4个农区中心村、4个城郊村,建成巴音镇、呼和镇2个农牧民城市化转移新居550户住宅楼,配套完善了团结、乌盖中心村基础建设,启动了蒙汉中心村建设,帮助30户牧民配套完善生产生活设施。
建成“一池三改”模式沼气池516户,补贴建成温室大棚28座,新建通村油路25公里和牧区通达公路20公里,解决了1 000人安全饮水问题。
【交通】投资2.61亿元,完成公路建设338.5公里。获青公路、潮格至获各琦、获各琦至布朗、朝鲁庙至前达门、海力素至敖伦乌拉公路全线通车,启动口岸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潮格至布朗路基、桥涵工程。临策铁路建设进展顺利,乌拉特后旗成为原始股东之一,并规划编制了5条支线铁路。
【社会保障】全年新安置就业人员2 035人,转移农牧区劳动力3 664人(次),为企业培训储备技术人员217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明显降低。社会保险面不断扩大,全旗五险参保人数达到60 764人(次)。1 803名退牧移民及失地农民被纳入了养老保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0 280人,参合率88.45%。被纳入农村牧区低保6 266人,占农牧区人口的20.2%;被纳入城镇低保9 208人,占城镇居民的28.7%。进一步提高支付封顶线,努力降低起付线,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支付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付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12万元。
【概况】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 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3.0∶81.6∶15.4;财政总收入完成150 006万元,增长21%,总量位居巴彦淖尔市第一,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9.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6亿元,增长40.5%;全年引进到位资金31.2亿元,同比增长38.6%;全年共争取项目资金2.24亿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97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1 968元,增长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 615元,增长50%,两个收入的增速均位居巴彦淖尔市第一。2008年,乌拉特后旗再度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旗县行列,排名第80位,较上年提升19位。同时被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和第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组委会评为“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旗县”和“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旗县”。
【工业】引进到位资金31.2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0.36亿元,全部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3.7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0%。新探明铅、锌、铜金属量46万吨、24.3万吨和44万吨,铁矿石量探明409万吨。
【新农村建设】全年投入农牧区建设资金1.36亿元,完成3万亩农田“六配套”工程、团结渠改造工程和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沿山9处沟口的应急防洪工程。进一步调优农牧业结构,粮经饲比例调整为31∶33∶36,建设2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特色养殖初见成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编制完成1个总体规划和15个专项规划,将山前73个村民小组合并为4个农区中心村、4个城郊村,建成巴音镇、呼和镇2个农牧民城市化转移新居550户住宅楼,配套完善了团结、乌盖中心村基础建设,启动了蒙汉中心村建设,帮助30户牧民配套完善生产生活设施。
建成“一池三改”模式沼气池516户,补贴建成温室大棚28座,新建通村油路25公里和牧区通达公路20公里,解决了1 000人安全饮水问题。
【交通】投资2.61亿元,完成公路建设338.5公里。获青公路、潮格至获各琦、获各琦至布朗、朝鲁庙至前达门、海力素至敖伦乌拉公路全线通车,启动口岸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潮格至布朗路基、桥涵工程。临策铁路建设进展顺利,乌拉特后旗成为原始股东之一,并规划编制了5条支线铁路。
【社会保障】全年新安置就业人员2 035人,转移农牧区劳动力3 664人(次),为企业培训储备技术人员217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明显降低。社会保险面不断扩大,全旗五险参保人数达到60 764人(次)。1 803名退牧移民及失地农民被纳入了养老保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0 280人,参合率88.45%。被纳入农村牧区低保6 266人,占农牧区人口的20.2%;被纳入城镇低保9 208人,占城镇居民的28.7%。进一步提高支付封顶线,努力降低起付线,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支付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付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付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12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