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达尔罕和茂明安系蒙古族部落名。“达尔罕旗”原为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之一部分,1653年内附,设达尔罕旗。茂明安旗原为一部落名,后改为茂明安旗。1952年两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属乌兰察布盟。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划归包头市管辖。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位于阴山北麓,是包头市唯一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 88.6公里 ,总面积1. 8万平方公里。全旗辖7个镇、1个苏木。总人口12.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万人;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藏、苗、土家族等1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1.83万人,是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2亿元,同比增长20.6%;财政收入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1亿元,同比增长14.6%。
【农牧业】 2011年全旗用于“三农三牧”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61.6%。全面落实“南菜北薯”战略,播种马铃薯50.5万亩,打造以滴灌、旱地覆膜为主的高产创建区43万亩,鲜薯总产量达12亿斤。面对马铃薯应季销售困难的严峻形势,及时出台马铃薯销售10项优惠政策,积极与国内17家大型超市对接,全力扶持4家淀粉厂满负荷生产,建设应急储窖800个;向马来西亚、泰国销售商品薯60万斤,实现马铃薯出口“零”的突破。采取“合作社+基地+牧户”的模式,培育大中型肉牛肉羊育肥基地25处、100头(只)以上育肥户525户,建成火鸡、獭兔等特色养殖基地4处;牧野德彪、仟草原等企业生产的精品牛羊肉成功打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市场。强化布病等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有效防范重大疫情发生。进一步提高农牧业市场化水平,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1户,全旗规范运营的专业合作社达到30个。投入1 351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1个,2 000户、6 800名贫困农牧民直接受益。
【工业】 2011年组织实施投资5 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208亿元。重点实施了石宝铁矿铁精粉再磨车间、粗破碎车间、第二尾矿库建设项目和大千博高腰亥100万吨铁矿采矿、磊鑫20万吨铁选技改项目,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冀东水泥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东盛科技3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化工建材产业逐步壮大。组织实施新能源项目17个,建成华能茂明、龙源满都拉、金风等5个5万千瓦风电项目,新增并网发电25万千瓦,风电累计并网达到80万千瓦,占蒙西电网风电总规模的9.1%,占包头市风电总规模的74.4%;鲁能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落实自治区“双百亿工程”部署,开展了巴润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民营企业日趋发展壮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能力持续增强。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税金达到11.7亿元,占全旗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85%以上。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 192元,同比增长1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309元,同比增长13.8%。
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13.5亿元,占总支出的68.6%。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 531人,为720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 63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9%;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财政新增补贴1 571万元,商用和居民集中供热价格每平方米分别下调1.65元和1.3元。发放在职人员未年休假工资报酬、误餐补贴和离退休人员疗养补贴、营养补贴,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为15个参公单位工作人员调整工资待遇,为离休老干部发放住房补贴。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7.4亿元,为改善民生发挥了巨大作用。向全旗人民承诺的15件33项好事实事全面完成。
【社会保障】 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221元,达到1 577元;将“五七工”和老工伤人员分别纳入养老、工伤保险统筹,惠及1 136人;为退休“文革”伤残人员发放护理费并增加养老金;新农合参合率达98%,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万元,住院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关注困难群体,城镇低保最高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50元,农村牧区低保最高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000元,“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 080元和2 500元;为6 630名低收入者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221万元;筹资1657万元,为1 083名困难学生和在读高中以上牧民子女发放救助资金和教育补贴,为禁牧转移牧民和城镇低保家庭发放供暖补贴。
【概况】 达尔罕和茂明安系蒙古族部落名。“达尔罕旗”原为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之一部分,1653年内附,设达尔罕旗。茂明安旗原为一部落名,后改为茂明安旗。1952年两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属乌兰察布盟。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划归包头市管辖。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位于阴山北麓,是包头市唯一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 88.6公里 ,总面积1. 8万平方公里。全旗辖7个镇、1个苏木。总人口12.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万人;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藏、苗、土家族等1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1.83万人,是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2亿元,同比增长20.6%;财政收入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1亿元,同比增长14.6%。
【农牧业】 2011年全旗用于“三农三牧”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61.6%。全面落实“南菜北薯”战略,播种马铃薯50.5万亩,打造以滴灌、旱地覆膜为主的高产创建区43万亩,鲜薯总产量达12亿斤。面对马铃薯应季销售困难的严峻形势,及时出台马铃薯销售10项优惠政策,积极与国内17家大型超市对接,全力扶持4家淀粉厂满负荷生产,建设应急储窖800个;向马来西亚、泰国销售商品薯60万斤,实现马铃薯出口“零”的突破。采取“合作社+基地+牧户”的模式,培育大中型肉牛肉羊育肥基地25处、100头(只)以上育肥户525户,建成火鸡、獭兔等特色养殖基地4处;牧野德彪、仟草原等企业生产的精品牛羊肉成功打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市场。强化布病等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有效防范重大疫情发生。进一步提高农牧业市场化水平,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1户,全旗规范运营的专业合作社达到30个。投入1 351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1个,2 000户、6 800名贫困农牧民直接受益。
【工业】 2011年组织实施投资5 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208亿元。重点实施了石宝铁矿铁精粉再磨车间、粗破碎车间、第二尾矿库建设项目和大千博高腰亥100万吨铁矿采矿、磊鑫20万吨铁选技改项目,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冀东水泥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东盛科技3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化工建材产业逐步壮大。组织实施新能源项目17个,建成华能茂明、龙源满都拉、金风等5个5万千瓦风电项目,新增并网发电25万千瓦,风电累计并网达到80万千瓦,占蒙西电网风电总规模的9.1%,占包头市风电总规模的74.4%;鲁能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落实自治区“双百亿工程”部署,开展了巴润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民营企业日趋发展壮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能力持续增强。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税金达到11.7亿元,占全旗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85%以上。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 192元,同比增长1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309元,同比增长13.8%。
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13.5亿元,占总支出的68.6%。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 531人,为720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 63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9%;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财政新增补贴1 571万元,商用和居民集中供热价格每平方米分别下调1.65元和1.3元。发放在职人员未年休假工资报酬、误餐补贴和离退休人员疗养补贴、营养补贴,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为15个参公单位工作人员调整工资待遇,为离休老干部发放住房补贴。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7.4亿元,为改善民生发挥了巨大作用。向全旗人民承诺的15件33项好事实事全面完成。
【社会保障】 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221元,达到1 577元;将“五七工”和老工伤人员分别纳入养老、工伤保险统筹,惠及1 136人;为退休“文革”伤残人员发放护理费并增加养老金;新农合参合率达98%,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万元,住院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关注困难群体,城镇低保最高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50元,农村牧区低保最高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000元,“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 080元和2 500元;为6 630名低收入者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221万元;筹资1657万元,为1 083名困难学生和在读高中以上牧民子女发放救助资金和教育补贴,为禁牧转移牧民和城镇低保家庭发放供暖补贴。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