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固阳由汉代五原郡所辖阳县和阳塞的旧名转化而来。固阳县东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交界,南与土右旗、石拐区、九原区相邻,西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接壤,北与达茂旗相连,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66公里,总面积5 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万亩。全县辖6个镇、104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986个自然村,总人口21.4万人,由蒙古、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17.7万人。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财政总收入完成10.0045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县售电量达到11.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9%。三次产业比重为12:70:18,第二产业地位凸显。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2.9亿元,争取到位银行贷款3.56亿元。
【农牧业】 2011年,实施5 0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8个,完成投资6.8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1.08亿元,较上年增长6.3%。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79.4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滴灌13.09万亩、覆膜15.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05亿斤。马铃薯滴灌种植企业和合作社达到51家;农民联户种植达到25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7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24处,棚圈23万平方米,羊存栏达到70.9万只;种植优质饲草料40万亩,建成青贮窖8万平方米。发展野猪、土鸡、鹅等特色养殖,达到170万头(只)。深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草原百盈、田野淀粉、兴源旺等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清洁发展机制造林9.6万亩、“三北”防护林3万亩、包固一级公路通道绿化7公里。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185.5万亩集体林地确权任务,确权率达到100%。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顺利,实施水利工程26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32万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处,解决了7 500人、2.7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投资560万元的苏计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争取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7 768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工作顺利开展。
【工业】 2011年,实施5 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达到18个,完成投资67.4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55.79亿元,较上年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7.15亿元,较上年增长22.8%。全县铁精粉产量达到392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03万吨,较上年增长20.2%和57.6%,钢产量34万吨,镁产量0.2万吨,风电并网10万千瓦,成为包头市开发分散式风力发电试点县。凯顺2万吨稀土镁合金综合利用项目于2011年7月份投产。包钢480万吨球团、泰恒180万吨铁精粉造块和100万吨球团、东方希望集团10万吨镁合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汇豪镁业10万吨镁合金综合利用技改、包头海平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华电红泥井20万千瓦二期4.95万千瓦风电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11户企业125万吨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 846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 182元,比上年增长13.8%
【社会保障】 2011年投入1.6亿元,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新增就业1 599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415人,帮助25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为699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5 403万元。为13 235户城乡低保人员发放低保金3 713.6万元。为1 405户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384万元。为城乡22 233名低收入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 154.62万元。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125 885人,参合率达到98.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7 063人,参保率达到97%。
【概况】 固阳由汉代五原郡所辖阳县和阳塞的旧名转化而来。固阳县东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交界,南与土右旗、石拐区、九原区相邻,西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接壤,北与达茂旗相连,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66公里,总面积5 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万亩。全县辖6个镇、104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986个自然村,总人口21.4万人,由蒙古、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17.7万人。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财政总收入完成10.0045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县售电量达到11.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9%。三次产业比重为12:70:18,第二产业地位凸显。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2.9亿元,争取到位银行贷款3.56亿元。
【农牧业】 2011年,实施5 0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8个,完成投资6.8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1.08亿元,较上年增长6.3%。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79.4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滴灌13.09万亩、覆膜15.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05亿斤。马铃薯滴灌种植企业和合作社达到51家;农民联户种植达到25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7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24处,棚圈23万平方米,羊存栏达到70.9万只;种植优质饲草料40万亩,建成青贮窖8万平方米。发展野猪、土鸡、鹅等特色养殖,达到170万头(只)。深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草原百盈、田野淀粉、兴源旺等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清洁发展机制造林9.6万亩、“三北”防护林3万亩、包固一级公路通道绿化7公里。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185.5万亩集体林地确权任务,确权率达到100%。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顺利,实施水利工程26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32万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处,解决了7 500人、2.7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投资560万元的苏计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争取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7 768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工作顺利开展。
【工业】 2011年,实施5 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达到18个,完成投资67.4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55.79亿元,较上年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7.15亿元,较上年增长22.8%。全县铁精粉产量达到392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03万吨,较上年增长20.2%和57.6%,钢产量34万吨,镁产量0.2万吨,风电并网10万千瓦,成为包头市开发分散式风力发电试点县。凯顺2万吨稀土镁合金综合利用项目于2011年7月份投产。包钢480万吨球团、泰恒180万吨铁精粉造块和100万吨球团、东方希望集团10万吨镁合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汇豪镁业10万吨镁合金综合利用技改、包头海平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华电红泥井20万千瓦二期4.95万千瓦风电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11户企业125万吨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 846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 182元,比上年增长13.8%
【社会保障】 2011年投入1.6亿元,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新增就业1 599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415人,帮助25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为699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5 403万元。为13 235户城乡低保人员发放低保金3 713.6万元。为1 405户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384万元。为城乡22 233名低收入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 154.62万元。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125 885人,参合率达到98.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7 063人,参保率达到97%。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