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包头系蒙古语“包克图”的转音,意为“有鹿”。包头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09°50′~111°25′、北纬41°20′~42°40′,面积为27768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是全国首批和第二批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 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4 269元,增长13.4%,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 926美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税收收入198.4亿元,增长17.1%;地方财政支出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先后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名城、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和全国最适宜发展工业的20个城市之一。
【农牧业】 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量99.3万吨,比上年下降1.3%。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250.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0.4%。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2%。蔬菜保护地和设施马铃薯面积分别增加到5.5万亩和53万亩。奶牛和羊规模化饲养水平分别达到70%和50%,良改率分别达到100%和40%。全市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160家,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 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2.4亿元,增长20.1%。其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81.7亿元,较上年增长23.2%,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1.4%,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6.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3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实现利税总额229.7亿元,增长94.5%,其中利润123.3亿元,增长2.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6.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5 862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0 994元,增长10.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6%。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 766元,比上年增长12.0%;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132元,增长11.0%;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
【社会保障】 2010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2万人,比上年增长3.4%;享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0.9万人,增长2.7%;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4.6亿元,增长11.4%。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人数达到31.9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1.8万人,增长0.7%。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74.2万人,增长3.1%。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2万人,增长4.4%。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1.1万人,增长11.3%。
【概况】 包头系蒙古语“包克图”的转音,意为“有鹿”。包头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09°50′~111°25′、北纬41°20′~42°40′,面积为27768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是全国首批和第二批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 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4 269元,增长13.4%,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 926美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税收收入198.4亿元,增长17.1%;地方财政支出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先后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名城、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和全国最适宜发展工业的20个城市之一。
【农牧业】 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量99.3万吨,比上年下降1.3%。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250.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0.4%。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2%。蔬菜保护地和设施马铃薯面积分别增加到5.5万亩和53万亩。奶牛和羊规模化饲养水平分别达到70%和50%,良改率分别达到100%和40%。全市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160家,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 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2.4亿元,增长20.1%。其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81.7亿元,较上年增长23.2%,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1.4%,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6.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3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实现利税总额229.7亿元,增长94.5%,其中利润123.3亿元,增长2.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6.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5 862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0 994元,增长10.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6%。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 766元,比上年增长12.0%;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132元,增长11.0%;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
【社会保障】 2010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2万人,比上年增长3.4%;享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0.9万人,增长2.7%;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4.6亿元,增长11.4%。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人数达到31.9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1.8万人,增长0.7%。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74.2万人,增长3.1%。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2万人,增长4.4%。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1.1万人,增长11.3%。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