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东河”因东河流经而得名。东河区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有近300年的发展历史,“老包头”即指东河区。历史上因其通京津、扼西北曾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全区总面积470平方公里,辖2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有蒙、汉、回、满等26个民族,人口近55万。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6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7亿元,同比增长19.1%;财政收入完成21.5亿元。
【农牧业】 区划调整后,地域面积由90平方公里扩大到470平方公里。2010年,一产增加值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6.4%。
全区保护地面积达1.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5.9%,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鹿王、华资、金骆驼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沙尔沁、远大等农资和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工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80.1亿元,同比增长16.7%,是“十五”末的3.1倍。
2010年,包铝通过技改扩能,电解铝产能增加到43万吨;高纯铝、碳素、稀土圆铝杆等新上配套项目,分别实现产能2万吨、25万吨、10万吨。几年来,园区引进化成箔、铝轮毂、铝型材、铝合金铸件等60多个产业延伸与配套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实现铝轮毂产能180万只、铝合金制品产能15万吨,建成化成箔生产线113条、产能达2 260万平方米。2010年园区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26.6%,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22.2%;实现税收4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
2010年引进项目22个,总投资52亿元,其中,世德南化等5个建成试产,矿山机械等1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此外,银山铝板、沁阳碳素等10个上10亿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3 769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 587元,同比增长12%。
【社会保障】 2010年,年内社会保障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9万人;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万人和4.1万人。至年底,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扶助金等均按标准足额支付,农民人均低保金已高于市级补助标准;年内为5 000多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 200多万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医保覆盖13.6万人,覆盖率达85%,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6个,全区共建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95个,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概况】 “东河”因东河流经而得名。东河区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有近300年的发展历史,“老包头”即指东河区。历史上因其通京津、扼西北曾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全区总面积470平方公里,辖2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有蒙、汉、回、满等26个民族,人口近55万。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6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7亿元,同比增长19.1%;财政收入完成21.5亿元。
【农牧业】 区划调整后,地域面积由90平方公里扩大到470平方公里。2010年,一产增加值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6.4%。
全区保护地面积达1.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5.9%,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鹿王、华资、金骆驼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沙尔沁、远大等农资和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工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80.1亿元,同比增长16.7%,是“十五”末的3.1倍。
2010年,包铝通过技改扩能,电解铝产能增加到43万吨;高纯铝、碳素、稀土圆铝杆等新上配套项目,分别实现产能2万吨、25万吨、10万吨。几年来,园区引进化成箔、铝轮毂、铝型材、铝合金铸件等60多个产业延伸与配套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实现铝轮毂产能180万只、铝合金制品产能15万吨,建成化成箔生产线113条、产能达2 260万平方米。2010年园区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26.6%,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22.2%;实现税收4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
2010年引进项目22个,总投资52亿元,其中,世德南化等5个建成试产,矿山机械等1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此外,银山铝板、沁阳碳素等10个上10亿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3 769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 587元,同比增长12%。
【社会保障】 2010年,年内社会保障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9万人;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万人和4.1万人。至年底,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扶助金等均按标准足额支付,农民人均低保金已高于市级补助标准;年内为5 000多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 200多万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医保覆盖13.6万人,覆盖率达85%,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6个,全区共建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95个,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