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汉译“有鹿的地方”。1949年9月19日,包头市和平解放。1950年2月,包头市人民政府成立,蒙绥合并后,1954年3月包头市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直辖市。1956年,当时称为新市区的昆都仑区、青山区建成,原包头市一、二、三区及回民区合并成立东河区。同年,石拐矿区由乌兰察布盟划入。1958年,白云鄂博镇划归包头市,并改镇为区。1971年,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划入.至此,包头市形成3个市区、1个郊区,2个矿区、2个农业旗县的建制格局,直至1995年底。1996年,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乌兰察布盟划归包头市。1997年,包头市辖9个区、旗、县,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郊区、石拐矿区、白云鄂博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2000年1月1日,包头市郊区更名为包头市九原区,2001年,将石拐矿区更名为石拐区。
历史上包头曾以中国西北地区的“水旱码头”、“皮毛集散地”闻名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50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工业为主的包括钢铁、稀土、有色金属、机械制造、重型汽车、煤炭、电子、建材、皮革、皮毛、纺织、服装、食品、制糖、酿造、搪瓷、造纸、印刷、美术工艺、民族用品、日用杂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基地,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大的工业城市,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乡”。
【概况】 包头市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15′~41°29′、东经109°22′~110°07′。位于蒙古高原南端,南濒黄河,东西两侧有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市境中部。市境东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接壤,西同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中旗毗连,南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隔(黄)河相望,东北接呼和浩特武川县,北与蒙古国接壤。东西宽145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东距呼和浩特市180公里。
【人口 民族】 2008年,全市总人口249.6万,其中城镇人口185.9万,有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维吾尔等4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共13.3万人,其中蒙古族7.09万人。
【经济】 2008年,包头市实现生产总值1 76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1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 003.9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704.0亿元,增长1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70 004元,增长17.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57.0%和40.0%。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地方财政总收入为181.8亿元,增长26.5%。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 138亿元,较上年增长34.7%。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 080.1亿元,增长34.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0.4%。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 120.0万平方米,增长48.7%;商品房销售面积418.7万平方米,增长36.5%;商品房销售额135.3亿元,增长43.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人民生活】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9%,居住价格上涨5.1%,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了1.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9.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2.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1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30.7%。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0%,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3.3%,二手住宅价格下降1.1%。
全市城镇单位(不含个体、私营)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 780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0 861元,增长16.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 254元,增长1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8%。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 076元,比上年增长15.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 966元,增长13.4%;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29.2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28.6平方米。
【农牧业经济】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0.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6万公顷,增长2.0%。全年粮食总产量100.1万吨,增长2.5%。 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249.1万头(只)。牲畜良改率达96%。全年肉类总产量13.0万吨,牛奶产量145.9万吨,禽蛋产量2.5万吨,水产品产量7 756吨,羊毛产量2 661吨,羊绒产量166吨。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34.7万千瓦。全市新增滴灌、喷灌、覆膜种植面积20万亩,累计达105万亩。全年投保农作物面积145万亩,同比增加94万亩,投保金额达4 100多万元。全市建成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241公里,新建农村牧区户用沼气池3 100座,解决了农村牧区4.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集中社会力量重点帮扶固阳县工作进展顺利,帮扶资金和物资达5 500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09项,完成55项,受益农民达2.66万人。
【工业经济】全部工业增加值9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68.3亿元,增长25.0%。其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9.5亿元,较上年增长2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4.5%,拉动工业生产增长23.1个百分点。在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产品销售情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铁产量为1 081.0万吨,比上年增长4.9%;粗钢产量1 052.7万吨,增长14.5%;成品钢材产量1 010.2万吨,增长17.9%;铝产量81.2万吨,增长21.2%;汽车产量2.5万辆,增长58.9%;原煤产量达241.5万吨,增长34.1%;稀土化合物19.8万吨,增长23.5%;企业用电量300.4亿千瓦时,增长21.7%。全年发电量达262.8亿千瓦时,增长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893.5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利税总额有所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77.8亿元,比上年下降6.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在全市注册的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102家,完成总产值134.7亿元,增长2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70.9亿元,增长41.8%。
【环境保护】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 32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总量43万吨标准煤,增长7.5%;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量2 825万吨标准煤,增长10.6%;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总量301万吨标准煤,增长17.8%;居民生活消费160万吨标准煤,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2 190万吨标准煤,增长8%。其中,原煤消费量2 548万吨,增长8.2%;焦炭消费量714万吨,增长11.2%;天然气消费量31 383万立方米,增长23.4%;电力消费量292亿千瓦小时,增长20.7%。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7.45%。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295天,比上年增加22天。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3.99%,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6.37%,烟尘排放达标率92.82%,粉尘排放达标率94.86%。
全年总用水量100 143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 707万立方米。全年荒山黄(沙)地造林面积29 233公顷,至2008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4个,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面积14.2万公顷。全年平均气温为7.6℃,比上年低1.2℃。年最高气温35.8℃,年最低气温-25.5℃。
【城市建设】 全市继续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污水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管网改造、青昆垃圾卫生填埋场、热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按期竣工,会展中心、科技馆、体育中心、图书馆、少年宫建设进展顺利,体育休闲广场、科技少年宫等社会公益项目投入使用,城市承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1%,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
【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国内旅游人数438.4万人次,增长4.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1.6亿元,增长17.4%。入境旅游人数1.8万人次,增长7.7%;旅游创汇达941.4万美元,增长45.6%。
【交通 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40 323万吨,较上年增长42.4%。其中,铁路货运量8 481万吨,增长17.2%;公路货运量30 360万吨,增长44.0%;民航货运量1 482吨,增长27.8%。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0 776.5万人,比上年增长29.6%。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8万户,比上年下降17.8%;移动电话用户176.1万户,增长4.0%。
【金融 保险】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 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72.8亿元,增长13.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4.0亿元,增长25.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31.3亿元,增长18.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4.9亿元,增长7.9%;中长期贷款余额292.2亿元,增长37.7%。在短期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余额141.2亿元,增长2.3%;农业贷款余额33.6亿元,增长124.4%。
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3%。其中,财产险收入8.0亿元,增长32.9%;人寿险收入14.8亿元,增长57.7%。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6.2亿元,增长48.4%。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3.4亿元,增长40.7%;人寿险赔款及给付2.8亿元,增长98.2%。
【科技】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73%。全年申请专利423件,比上年增长12.8%。全年组织实施20项重大科技项目,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7项。年内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创建市级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6家,年末拥有自治区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共计达22家。
【教育】 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全年招收学生1.4万人,在校学生4.2万人,毕业生0.9万人。成人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0.6万人。高职院校3所,在校学生2.0万人。普通中专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17所,在校学生2.5万人。普通高中35所,在校学生5.2万人。普通初中69所,比上年减少11所;在校学生9.0万人。普通小学219所,比上年减少30所;在校学生15.7万人。全市有幼儿园104所,在校幼儿1.8万人。全市有民族中小学15所,在校学生1.4万人。民办中小学25所,在校学生1.3万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83%、98.92%和90.81%,分别比上年提高0.23、0.24和2.32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文化】 全市现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群艺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个,美术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9.5万户,增长1.8%。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2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医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5个,卫生院7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年末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实有床位11 01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万人。
【体育】包头市体育健儿在国家级及自治区级比赛中获金牌67枚、银牌59枚、铜牌56枚;残疾人运动员在北京残奥会上获得2枚金牌。
【就业保障】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49万人,196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了212名成员就业。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600元,达1 300元,低保扩面22%,保障对象增加到5.7万人,补助水平由上年的每人每天1.5元提高到2.74元。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50元,达到人均每月280元,全年人均月补差达到210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均位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7%,参保人数为全区第一。全市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 200元和1 800元,分别增加400元和600元。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汉译“有鹿的地方”。1949年9月19日,包头市和平解放。1950年2月,包头市人民政府成立,蒙绥合并后,1954年3月包头市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直辖市。1956年,当时称为新市区的昆都仑区、青山区建成,原包头市一、二、三区及回民区合并成立东河区。同年,石拐矿区由乌兰察布盟划入。1958年,白云鄂博镇划归包头市,并改镇为区。1971年,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划入.至此,包头市形成3个市区、1个郊区,2个矿区、2个农业旗县的建制格局,直至1995年底。1996年,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乌兰察布盟划归包头市。1997年,包头市辖9个区、旗、县,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郊区、石拐矿区、白云鄂博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2000年1月1日,包头市郊区更名为包头市九原区,2001年,将石拐矿区更名为石拐区。
历史上包头曾以中国西北地区的“水旱码头”、“皮毛集散地”闻名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50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工业为主的包括钢铁、稀土、有色金属、机械制造、重型汽车、煤炭、电子、建材、皮革、皮毛、纺织、服装、食品、制糖、酿造、搪瓷、造纸、印刷、美术工艺、民族用品、日用杂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基地,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大的工业城市,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乡”。
【概况】 包头市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15′~41°29′、东经109°22′~110°07′。位于蒙古高原南端,南濒黄河,东西两侧有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市境中部。市境东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接壤,西同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中旗毗连,南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隔(黄)河相望,东北接呼和浩特武川县,北与蒙古国接壤。东西宽145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东距呼和浩特市180公里。
【人口 民族】 2008年,全市总人口249.6万,其中城镇人口185.9万,有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维吾尔等4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共13.3万人,其中蒙古族7.09万人。
【经济】 2008年,包头市实现生产总值1 76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1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 003.9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704.0亿元,增长1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70 004元,增长17.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57.0%和40.0%。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地方财政总收入为181.8亿元,增长26.5%。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 138亿元,较上年增长34.7%。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 080.1亿元,增长34.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0.4%。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 120.0万平方米,增长48.7%;商品房销售面积418.7万平方米,增长36.5%;商品房销售额135.3亿元,增长43.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人民生活】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9%,居住价格上涨5.1%,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了1.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9.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2.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1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30.7%。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0%,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3.3%,二手住宅价格下降1.1%。
全市城镇单位(不含个体、私营)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 780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0 861元,增长16.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 254元,增长1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8%。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 076元,比上年增长15.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 966元,增长13.4%;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29.2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28.6平方米。
【农牧业经济】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0.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6万公顷,增长2.0%。全年粮食总产量100.1万吨,增长2.5%。 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249.1万头(只)。牲畜良改率达96%。全年肉类总产量13.0万吨,牛奶产量145.9万吨,禽蛋产量2.5万吨,水产品产量7 756吨,羊毛产量2 661吨,羊绒产量166吨。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34.7万千瓦。全市新增滴灌、喷灌、覆膜种植面积20万亩,累计达105万亩。全年投保农作物面积145万亩,同比增加94万亩,投保金额达4 100多万元。全市建成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241公里,新建农村牧区户用沼气池3 100座,解决了农村牧区4.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集中社会力量重点帮扶固阳县工作进展顺利,帮扶资金和物资达5 500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09项,完成55项,受益农民达2.66万人。
【工业经济】全部工业增加值9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68.3亿元,增长25.0%。其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9.5亿元,较上年增长2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4.5%,拉动工业生产增长23.1个百分点。在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产品销售情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铁产量为1 081.0万吨,比上年增长4.9%;粗钢产量1 052.7万吨,增长14.5%;成品钢材产量1 010.2万吨,增长17.9%;铝产量81.2万吨,增长21.2%;汽车产量2.5万辆,增长58.9%;原煤产量达241.5万吨,增长34.1%;稀土化合物19.8万吨,增长23.5%;企业用电量300.4亿千瓦时,增长21.7%。全年发电量达262.8亿千瓦时,增长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893.5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利税总额有所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77.8亿元,比上年下降6.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在全市注册的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102家,完成总产值134.7亿元,增长2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70.9亿元,增长41.8%。
【环境保护】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 32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总量43万吨标准煤,增长7.5%;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量2 825万吨标准煤,增长10.6%;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总量301万吨标准煤,增长17.8%;居民生活消费160万吨标准煤,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2 190万吨标准煤,增长8%。其中,原煤消费量2 548万吨,增长8.2%;焦炭消费量714万吨,增长11.2%;天然气消费量31 383万立方米,增长23.4%;电力消费量292亿千瓦小时,增长20.7%。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7.45%。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295天,比上年增加22天。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3.99%,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6.37%,烟尘排放达标率92.82%,粉尘排放达标率94.86%。
全年总用水量100 143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 707万立方米。全年荒山黄(沙)地造林面积29 233公顷,至2008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4个,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面积14.2万公顷。全年平均气温为7.6℃,比上年低1.2℃。年最高气温35.8℃,年最低气温-25.5℃。
【城市建设】 全市继续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污水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管网改造、青昆垃圾卫生填埋场、热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按期竣工,会展中心、科技馆、体育中心、图书馆、少年宫建设进展顺利,体育休闲广场、科技少年宫等社会公益项目投入使用,城市承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1%,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
【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国内旅游人数438.4万人次,增长4.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1.6亿元,增长17.4%。入境旅游人数1.8万人次,增长7.7%;旅游创汇达941.4万美元,增长45.6%。
【交通 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40 323万吨,较上年增长42.4%。其中,铁路货运量8 481万吨,增长17.2%;公路货运量30 360万吨,增长44.0%;民航货运量1 482吨,增长27.8%。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0 776.5万人,比上年增长29.6%。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8万户,比上年下降17.8%;移动电话用户176.1万户,增长4.0%。
【金融 保险】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 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72.8亿元,增长13.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4.0亿元,增长25.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31.3亿元,增长18.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4.9亿元,增长7.9%;中长期贷款余额292.2亿元,增长37.7%。在短期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余额141.2亿元,增长2.3%;农业贷款余额33.6亿元,增长124.4%。
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3%。其中,财产险收入8.0亿元,增长32.9%;人寿险收入14.8亿元,增长57.7%。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6.2亿元,增长48.4%。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3.4亿元,增长40.7%;人寿险赔款及给付2.8亿元,增长98.2%。
【科技】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73%。全年申请专利423件,比上年增长12.8%。全年组织实施20项重大科技项目,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7项。年内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创建市级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6家,年末拥有自治区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共计达22家。
【教育】 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全年招收学生1.4万人,在校学生4.2万人,毕业生0.9万人。成人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0.6万人。高职院校3所,在校学生2.0万人。普通中专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17所,在校学生2.5万人。普通高中35所,在校学生5.2万人。普通初中69所,比上年减少11所;在校学生9.0万人。普通小学219所,比上年减少30所;在校学生15.7万人。全市有幼儿园104所,在校幼儿1.8万人。全市有民族中小学15所,在校学生1.4万人。民办中小学25所,在校学生1.3万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83%、98.92%和90.81%,分别比上年提高0.23、0.24和2.32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文化】 全市现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群艺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个,美术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9.5万户,增长1.8%。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2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医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5个,卫生院7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年末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实有床位11 01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万人。
【体育】包头市体育健儿在国家级及自治区级比赛中获金牌67枚、银牌59枚、铜牌56枚;残疾人运动员在北京残奥会上获得2枚金牌。
【就业保障】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49万人,196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了212名成员就业。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600元,达1 300元,低保扩面22%,保障对象增加到5.7万人,补助水平由上年的每人每天1.5元提高到2.74元。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50元,达到人均每月280元,全年人均月补差达到210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均位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7%,参保人数为全区第一。全市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 200元和1 800元,分别增加400元和600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