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其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石拐位于包头市东北部,处于阴山山脉,大青山西段,东与武川县相邻,南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西与九原区相连,北与固阳县相接。2006年石拐区辖大磁、大发、石拐、五当沟、白狐沟五个街道办事处,五当召镇一个半农半牧镇,全区总人口约5.13万,面积约618平方公里。
【农牧业】突出“一村一品”,投资200万元,在缸房地、爬榆树新建温室大棚30栋、山地温室20栋,种植清水蔬菜和花卉草坯,推动了明地蔬菜向大棚蔬菜的转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补贴农户20.4万元,养殖土鸡5.2万只,发展獭兔1 223只,带动零星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转变。加快畜种改良,投资47万元,引进高产绒山羊419只、种公羊37只,购进优质肉种公羊40只,新建改良配种站20个,推动传统畜种向优质畜种的转变。通过农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牧业总产值完成288万元,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327元。
【工业】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8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5.3%,同比增长22.5%;财政收入完成4.74亿元(含基金9 17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2.7%,同比增长65.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58%,同比增长5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5 801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5.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 430元,完成年计划的100.2%,同比增长13.4%。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全年实施工业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合同投资额138.4亿元,完成投资24.5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20个、竣工投产项目13个。以北镁科技、阜新矿业、亚新隆顺为代表的一批支撑性强势企业落地投产,以镁、煤、铁为核心要素的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
【旅游业】编制《五当召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对同盛茂、六道沟、马鞍山、五当召东西沟等区域进行实地探查,为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奠定基础。五当召景区综合开发项目一期投入800万元,完成景区门楼和服务区场平建设。投资210万元建成赵长城胡服骑射广场,完成赵武灵王雕塑,打造旅游新亮点。
举办了“爱心同行、祈福奥运”五当召杯自行车越野赛、“包商银行杯”走进五当召全国摄影大赛、包头市民间艺术家旅游产品开发论坛,邀请内蒙古卫视“天下风情”栏目组赴五当召采风创作,进一步提升石拐区的知名度。
【社会保障】全区4 107户10 114名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2 219万元,其中教育救助金66万元,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差183元,发放大病救助金117.5万元;农村低保扩面66%,2 622名农牧民纳入保障范围,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232万元,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 000元,下拨救灾资金40万元。五保户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 200元和1 800元。1 000多户人均住宅不足8平方米的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34.6万元,为1 263名低保人员、421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进行健康检查。
【概况】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其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石拐位于包头市东北部,处于阴山山脉,大青山西段,东与武川县相邻,南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西与九原区相连,北与固阳县相接。2006年石拐区辖大磁、大发、石拐、五当沟、白狐沟五个街道办事处,五当召镇一个半农半牧镇,全区总人口约5.13万,面积约618平方公里。
【农牧业】突出“一村一品”,投资200万元,在缸房地、爬榆树新建温室大棚30栋、山地温室20栋,种植清水蔬菜和花卉草坯,推动了明地蔬菜向大棚蔬菜的转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补贴农户20.4万元,养殖土鸡5.2万只,发展獭兔1 223只,带动零星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转变。加快畜种改良,投资47万元,引进高产绒山羊419只、种公羊37只,购进优质肉种公羊40只,新建改良配种站20个,推动传统畜种向优质畜种的转变。通过农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牧业总产值完成288万元,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327元。
【工业】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8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5.3%,同比增长22.5%;财政收入完成4.74亿元(含基金9 17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2.7%,同比增长65.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58%,同比增长5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5 801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5.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 430元,完成年计划的100.2%,同比增长13.4%。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全年实施工业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合同投资额138.4亿元,完成投资24.5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20个、竣工投产项目13个。以北镁科技、阜新矿业、亚新隆顺为代表的一批支撑性强势企业落地投产,以镁、煤、铁为核心要素的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
【旅游业】编制《五当召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对同盛茂、六道沟、马鞍山、五当召东西沟等区域进行实地探查,为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奠定基础。五当召景区综合开发项目一期投入800万元,完成景区门楼和服务区场平建设。投资210万元建成赵长城胡服骑射广场,完成赵武灵王雕塑,打造旅游新亮点。
举办了“爱心同行、祈福奥运”五当召杯自行车越野赛、“包商银行杯”走进五当召全国摄影大赛、包头市民间艺术家旅游产品开发论坛,邀请内蒙古卫视“天下风情”栏目组赴五当召采风创作,进一步提升石拐区的知名度。
【社会保障】全区4 107户10 114名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2 219万元,其中教育救助金66万元,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差183元,发放大病救助金117.5万元;农村低保扩面66%,2 622名农牧民纳入保障范围,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232万元,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 000元,下拨救灾资金40万元。五保户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 200元和1 800元。1 000多户人均住宅不足8平方米的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34.6万元,为1 263名低保人员、421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进行健康检查。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