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固阳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阴山北麓,是包头市的市辖县。东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交界,南与土默特右旗、石拐区、九原区相邻,西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接壤,北与达茂旗相连,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66公里,总面积5 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万亩。全县辖6个镇、104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986个自然村,总人口21.4万人,由蒙、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17.7万人。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3亿元,较上年增长11.4%;财政收入完成7.06亿元,较上年增长2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元,较上年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亿元,较上年增长16.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 201元,较上年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5 402元,较上年增长14%。
【“三农”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共发放惠农补助1.4亿元。大村庄整合有序推进。总投资5 000万元,在全县6个镇开工新建大村庄20个,其中8个大村庄已完工,可搬迁入住842户、2 950人。建成圈养羊养殖小区7个、养殖专业村13个,共存栏羊41.3万只,出栏羊42万只,散养鸡29.8万只。马铃薯总产量达5亿斤,玉米总产量达3 817万斤,荞麦总产量达3 100万斤,油料总产量达3 257万斤,均高于上年。累计输出劳动力8.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达4.7亿元,每个外出劳动力人均收入达5 730元。通过向市区、镇政府所在地、县内新村转移和教育移民等途径,实现稳定转移农业人口2万人。村容村貌整治卓有成效。共拆除破旧房6 270户,整村拆除自然村20个,完工各项水利工程137处,新打机电井68眼,配套机电井109眼,新增节水保灌面积4万亩,改良4 200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9万亩,解决了6 900人、2.57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形成以铁矿采选、生铁冶炼、特种钢、硅铁硅钙冶炼、机械加工铸造、金属制品生产、球团烧结、水泥、黏土砖生产、石材开采加工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的经济格局,采选、冶炼、建材成为工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钢铁、风电、金属镁、建材等产业。全县工业企业总户数达21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户,全县铁精粉产量达316万吨,较上年增长47%;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3亿元,较上年增长35.5%,工业增加值完成30.4亿元,较上年增长10.8%;全县售电量达8.2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近1亿千瓦时,增长13.5%。
【旅游业】投资1.7亿元的秦长城和1.6亿元的大仙山景区已开工建设,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3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 075万元。春坤山—前店和长发城—大庙旅游公路开工建设。成功举办第五届固阳秦长城文化旅游节,并入围“2008年度中国节庆活动百强”,同时获得“2008年度中国十佳文化节”和“中国节年度大奖”的提名,
【社会保障】实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 013人,其中“4050”人员89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 403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支出3 380万元,为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补资680万元,增资2 700万元,工资与市里的差距大幅缩小。全县共发放养老金9 980万元,失业金500万元,城镇居民低保金1 062万元,农村低保金1 847万元,农村低保户救助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人每天2.74元。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122万元。近1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7%。新增“五保”供养资金60万元,完成6所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发放救灾资金225万元。2008年,地方财政在民生方面新增支出4 640万元,是用于民生方面新增支出最多的一年。
【概况】固阳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阴山北麓,是包头市的市辖县。东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交界,南与土默特右旗、石拐区、九原区相邻,西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接壤,北与达茂旗相连,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66公里,总面积5 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万亩。全县辖6个镇、104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986个自然村,总人口21.4万人,由蒙、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17.7万人。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3亿元,较上年增长11.4%;财政收入完成7.06亿元,较上年增长2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元,较上年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亿元,较上年增长16.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 201元,较上年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5 402元,较上年增长14%。
【“三农”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共发放惠农补助1.4亿元。大村庄整合有序推进。总投资5 000万元,在全县6个镇开工新建大村庄20个,其中8个大村庄已完工,可搬迁入住842户、2 950人。建成圈养羊养殖小区7个、养殖专业村13个,共存栏羊41.3万只,出栏羊42万只,散养鸡29.8万只。马铃薯总产量达5亿斤,玉米总产量达3 817万斤,荞麦总产量达3 100万斤,油料总产量达3 257万斤,均高于上年。累计输出劳动力8.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达4.7亿元,每个外出劳动力人均收入达5 730元。通过向市区、镇政府所在地、县内新村转移和教育移民等途径,实现稳定转移农业人口2万人。村容村貌整治卓有成效。共拆除破旧房6 270户,整村拆除自然村20个,完工各项水利工程137处,新打机电井68眼,配套机电井109眼,新增节水保灌面积4万亩,改良4 200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9万亩,解决了6 900人、2.57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形成以铁矿采选、生铁冶炼、特种钢、硅铁硅钙冶炼、机械加工铸造、金属制品生产、球团烧结、水泥、黏土砖生产、石材开采加工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的经济格局,采选、冶炼、建材成为工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钢铁、风电、金属镁、建材等产业。全县工业企业总户数达21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户,全县铁精粉产量达316万吨,较上年增长47%;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3亿元,较上年增长35.5%,工业增加值完成30.4亿元,较上年增长10.8%;全县售电量达8.2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近1亿千瓦时,增长13.5%。
【旅游业】投资1.7亿元的秦长城和1.6亿元的大仙山景区已开工建设,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3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 075万元。春坤山—前店和长发城—大庙旅游公路开工建设。成功举办第五届固阳秦长城文化旅游节,并入围“2008年度中国节庆活动百强”,同时获得“2008年度中国十佳文化节”和“中国节年度大奖”的提名,
【社会保障】实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 013人,其中“4050”人员89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 403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支出3 380万元,为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补资680万元,增资2 700万元,工资与市里的差距大幅缩小。全县共发放养老金9 980万元,失业金500万元,城镇居民低保金1 062万元,农村低保金1 847万元,农村低保户救助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人每天2.74元。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122万元。近1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7%。新增“五保”供养资金60万元,完成6所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发放救灾资金225万元。2008年,地方财政在民生方面新增支出4 640万元,是用于民生方面新增支出最多的一年。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