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地区,秦朝时称“居延”“居延泽”(古居延海,又名京斯图淖尔,先秦时称流沙或弱水流沙,秦朝以后称居延、居延泽)。西汉初为匈奴辖地,居延泽附近一带,当时是河西地区与漠北往来的要道。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时,居延地区属张掖郡。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使强驽都尉路博德驻守居延,修筑外长城于居延泽上。修筑居延烽燧,北起居延滨,沿古弱水(今额济纳高勒河)南下抵鼎新以南,长逾250公里,建有殄北、居延、甲渠、州井诸塞及候宫。并置居延、肩水两都尉(亦有记载肩水为“休屠”都尉,治在武威北)。后改置居延属国。
据考古工作者发现,从甲渠候宫治所“破城子”(在今额济纳旗吉日嘎郎图嘎查呼钦浩特)遗址发掘出的万枚汉简看,西汉末年至东汉建武七年(公元前88年—公元31年)间,这里是汉朝“抵御匈奴,护卫河西走廊丝绸要道的屏障”。有记载,汉居延区域基本在额济纳绿洲范围内,“地处甲渠塞之东,殄北塞之南,州井塞之北,居延海之西”。在这个区域内有200个古代田舍的遗址和其他农作物遗迹。汉代泛称为“居延之区域”“居延属国”“居延城、遮虏障(城)以及居延候宫治所,皆在此内”。东汉安帝时置居延县,属张掖郡节制(1982年,居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安末,改置西海郡。三国魏和西晋时,均置西海郡,治所居延,辖今额济纳地区,隶属凉州。
额济纳地区,秦朝时称“居延”“居延泽”(古居延海,又名京斯图淖尔,先秦时称流沙或弱水流沙,秦朝以后称居延、居延泽)。西汉初为匈奴辖地,居延泽附近一带,当时是河西地区与漠北往来的要道。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时,居延地区属张掖郡。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使强驽都尉路博德驻守居延,修筑外长城于居延泽上。修筑居延烽燧,北起居延滨,沿古弱水(今额济纳高勒河)南下抵鼎新以南,长逾250公里,建有殄北、居延、甲渠、州井诸塞及候宫。并置居延、肩水两都尉(亦有记载肩水为“休屠”都尉,治在武威北)。后改置居延属国。
据考古工作者发现,从甲渠候宫治所“破城子”(在今额济纳旗吉日嘎郎图嘎查呼钦浩特)遗址发掘出的万枚汉简看,西汉末年至东汉建武七年(公元前88年—公元31年)间,这里是汉朝“抵御匈奴,护卫河西走廊丝绸要道的屏障”。有记载,汉居延区域基本在额济纳绿洲范围内,“地处甲渠塞之东,殄北塞之南,州井塞之北,居延海之西”。在这个区域内有200个古代田舍的遗址和其他农作物遗迹。汉代泛称为“居延之区域”“居延属国”“居延城、遮虏障(城)以及居延候宫治所,皆在此内”。东汉安帝时置居延县,属张掖郡节制(1982年,居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安末,改置西海郡。三国魏和西晋时,均置西海郡,治所居延,辖今额济纳地区,隶属凉州。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