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 一说为突厥语,意为“骏马”;另说为汉语贺兰山之音转。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五次变更隶属关系,曾归宁夏、内蒙古、甘肃管辖。1979年重新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1980年5月1日 成立阿拉善盟,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阿拉善盟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4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由额济纳旗托管)和1个盟级开发区——敖伦布拉格产业园区(由阿拉善左旗托管),全盟有30个苏木(镇)、198个嘎查(村)、 4个街道办事处和52个社区。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有蒙古、汉、回、满等28个民族。人口23.85万,人均国土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地貌以沙漠、戈壁、荒漠草原为主,横贯全盟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统称阿拉善沙漠,总面积8.4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第四。黄河流径85公里,年流量315亿立方米。额济纳河是盟内唯一季节性内陆河流。在三大沙漠中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泊500多个,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茫茫戈壁上有极富观赏价值的阿拉善玉、奇石和玛瑙,石中精品“雏鸡出壳”、“岁月老人”出自这里,享有“中国观赏石之城”称号。阿拉善盟地处呼包银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交汇处,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临河至哈密铁路、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等重要干线横穿而过,所辖3个旗都建有通勤机场,是阿拉善盟沟通华北、西北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节点。拥有国家一类,内蒙古第三大口岸——策克口岸和已经审批开放的乌力吉口岸,著名的东风航天城坐落在盟境内,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从阿拉善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从这里升起。2013年,全盟常住人口为23.85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35万人,乡村人口5.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0.23万人,出生率为9.64‰;死亡人口为0.10万人,死亡率为4.19‰;自然增长率为5.45‰。城镇化率达到76.94%,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65亿元、358.30亿元、73.56亿元,分别增长3.4%、10.6%和7.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1%、87.26%和11.93%。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2:83:15调整为3:81: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5 841元,比上年增长9.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30 010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19亿元,同比增长25.8%;上划党中央税收收入16.81亿元,同比下降19.5%;上划自治区税收收入3.58亿元,同比下降7.8%。全年全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率完成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食品类价格上涨5.9%,衣着类上涨3.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3.1%,居住类上涨3.0%。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 一说为突厥语,意为“骏马”;另说为汉语贺兰山之音转。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五次变更隶属关系,曾归宁夏、内蒙古、甘肃管辖。1979年重新划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1980年5月1日 成立阿拉善盟,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阿拉善盟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4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由额济纳旗托管)和1个盟级开发区——敖伦布拉格产业园区(由阿拉善左旗托管),全盟有30个苏木(镇)、198个嘎查(村)、 4个街道办事处和52个社区。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有蒙古、汉、回、满等28个民族。人口23.85万,人均国土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地貌以沙漠、戈壁、荒漠草原为主,横贯全盟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统称阿拉善沙漠,总面积8.4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第四。黄河流径85公里,年流量315亿立方米。额济纳河是盟内唯一季节性内陆河流。在三大沙漠中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泊500多个,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茫茫戈壁上有极富观赏价值的阿拉善玉、奇石和玛瑙,石中精品“雏鸡出壳”、“岁月老人”出自这里,享有“中国观赏石之城”称号。阿拉善盟地处呼包银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交汇处,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临河至哈密铁路、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等重要干线横穿而过,所辖3个旗都建有通勤机场,是阿拉善盟沟通华北、西北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节点。拥有国家一类,内蒙古第三大口岸——策克口岸和已经审批开放的乌力吉口岸,著名的东风航天城坐落在盟境内,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从阿拉善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从这里升起。2013年,全盟常住人口为23.85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35万人,乡村人口5.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0.23万人,出生率为9.64‰;死亡人口为0.10万人,死亡率为4.19‰;自然增长率为5.45‰。城镇化率达到76.94%,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65亿元、358.30亿元、73.56亿元,分别增长3.4%、10.6%和7.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1%、87.26%和11.93%。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2:83:15调整为3:81: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5 841元,比上年增长9.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30 010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19亿元,同比增长25.8%;上划党中央税收收入16.81亿元,同比下降19.5%;上划自治区税收收入3.58亿元,同比下降7.8%。全年全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率完成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食品类价格上涨5.9%,衣着类上涨3.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3.1%,居住类上涨3.0%。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