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额济纳”古称“亦集乃”,为西夏党项语,意为“黑水”。 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阿拉善盟最西端。地理坐标为东经97°10′23″~103°7′15″。北纬39°52′20″~42°47′20″。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507.14公里。旗境东西最长488.59公里,南北最宽324.22公里,总面积114 606平方公里。是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牧业旗,下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农牧业示范园区、17个嘎查(村)以及5个城镇社区、2个农牧区社区。全旗共有7 628户、17 649人。其中,蒙古族5 589人,汉族11 783人,其他8个少数民族277人。
2011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39.9亿元,同比增长18.5%。全旗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6.8%。
【农牧业】2011年,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实施膜下滴灌面积7 000亩。农作物总播面积6.8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8万头(只)。百亩棉花高产试验项目喜获成功,农畜产品绿色无公害认证申报工作顺利完成,万亩苁蓉基地建设顺利实施。草原生态奖补资金8 121万元,惠及农牧民5 760人。落实国家惠农惠牧政策,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燃油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农涉牧补贴资金3 408万元,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18个,投资900万元,受益农牧民3 965人。
【工业】2011年,启动实施工业项目14个,园区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庆华——马克公司300万吨洁净煤、沃源公司30万吨多金属采选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三和公司110万吨盐硝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中蒙煤炭公司300万吨洗煤、星晨煤业公司200万吨洗煤及清洁型热电联产循环经济项目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先后与山东省招远市和甘肃省玉门市缔结为友好旗市,为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和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全年引进国内资金9.2亿元,实施合作项目14个;签约项目3个,协议引资23.1亿元。全年实施地勘项目135个。
【人民生活】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 958元,同比增长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 572元,同比增长15.4%。
【社会保障】2011年,积极解决“五七工”人员的参保问题。为全旗城乡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副食补助、取暖费、临时性生活补贴等资金44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救灾资金197.7万元。
实施自治区级民生实事22项,盟级民生实事15项,旗级民生实事10项,投入资金6 660万元。新建廉租住房180套、9 000平方米。实施牧区改水工程,解决468人安全饮水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和公益岗位人员工资待遇。
【概况】“额济纳”古称“亦集乃”,为西夏党项语,意为“黑水”。 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阿拉善盟最西端。地理坐标为东经97°10′23″~103°7′15″。北纬39°52′20″~42°47′20″。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507.14公里。旗境东西最长488.59公里,南北最宽324.22公里,总面积114 606平方公里。是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牧业旗,下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农牧业示范园区、17个嘎查(村)以及5个城镇社区、2个农牧区社区。全旗共有7 628户、17 649人。其中,蒙古族5 589人,汉族11 783人,其他8个少数民族277人。
2011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39.9亿元,同比增长18.5%。全旗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6.8%。
【农牧业】2011年,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实施膜下滴灌面积7 000亩。农作物总播面积6.8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8万头(只)。百亩棉花高产试验项目喜获成功,农畜产品绿色无公害认证申报工作顺利完成,万亩苁蓉基地建设顺利实施。草原生态奖补资金8 121万元,惠及农牧民5 760人。落实国家惠农惠牧政策,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燃油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农涉牧补贴资金3 408万元,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18个,投资900万元,受益农牧民3 965人。
【工业】2011年,启动实施工业项目14个,园区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庆华——马克公司300万吨洁净煤、沃源公司30万吨多金属采选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三和公司110万吨盐硝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中蒙煤炭公司300万吨洗煤、星晨煤业公司200万吨洗煤及清洁型热电联产循环经济项目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先后与山东省招远市和甘肃省玉门市缔结为友好旗市,为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和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全年引进国内资金9.2亿元,实施合作项目14个;签约项目3个,协议引资23.1亿元。全年实施地勘项目135个。
【人民生活】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 958元,同比增长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 572元,同比增长15.4%。
【社会保障】2011年,积极解决“五七工”人员的参保问题。为全旗城乡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副食补助、取暖费、临时性生活补贴等资金44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救灾资金197.7万元。
实施自治区级民生实事22项,盟级民生实事15项,旗级民生实事10项,投入资金6 660万元。新建廉租住房180套、9 000平方米。实施牧区改水工程,解决468人安全饮水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和公益岗位人员工资待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