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阿拉善左旗前身为“阿拉善和硕特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阿拉善盟东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24′~北纬41°52′、东经103°21′~东经106°51′之间。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678公里。土地总面积80 412平方公里。辖13个苏木镇、139个嘎查(村)、3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旗人民政府驻巴彦浩特镇,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藏等民族。
201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 409 85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1.5%。财政总收入301 776万元,比上年增收47 979万元,增长18.90%。累计财政支出244 364万元。
【农牧业】 农作物播种面积37.20万亩,比上年增加1.04万亩,增长2.88%。粮、经、草种植结构为69.94:30.00:0.06。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54 104吨,比上年同期增产16 932吨,增长12.34%。年末耕地面积39.4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06万亩,增长0.15%。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9.3万千瓦;机耕面积38万亩,机播面积37万亩,机收面积24万亩,机电灌溉面积22万亩,机电井眼数997眼,已配套机电井886眼;全年灌溉面积达到36.9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0.54%。全年节水灌溉面积20.9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4.14%。农村牧区用电量13 878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5.03%;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8 948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6.28%。
12月末牲畜总头数113.34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7.37万头(只),增长6.95%。其中:骆驼存栏3.64万峰,比上年同期增加0.09万峰,增长2.54%。全年牲畜出栏50.3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4.97万头(只),下降8.99%;牲畜出栏率达47.46%。全年肉类总产量10 067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92吨,减少3.75%;山羊绒产量259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吨,增长1.57%。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 907 850万元,可比增长27.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 860 950万元,可比增长30.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 287 2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99%。工业对全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 714 1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1%;实现利润209 7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9.42%。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 995.9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 479.75元,增长15.01%;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 997.0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 399.41元,增长25.0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 09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19.05元,增长14.89%。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 337.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 171.54元,增长19.00%。
【社会保障】 2010年,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2 712人;参加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人数34 19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26 258人;45 738名农牧民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03%(按常住人口计算),22 916名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7 507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基本失业保险人数34 064人,享受失业金保险人数902人,发放失业金253.78万元。年内城镇居民2 090户3 74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 239.65万元;农牧民1 807户3 79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低保金876.36万元。社会救助事业继续加强。年末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机构3所,床位454床,其中:福利院1个;敬老院1个;救助站1个。
【概况】 阿拉善左旗前身为“阿拉善和硕特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西部、阿拉善盟东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24′~北纬41°52′、东经103°21′~东经106°51′之间。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678公里。土地总面积80 412平方公里。辖13个苏木镇、139个嘎查(村)、3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旗人民政府驻巴彦浩特镇,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藏等民族。
201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 409 85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1.5%。财政总收入301 776万元,比上年增收47 979万元,增长18.90%。累计财政支出244 364万元。
【农牧业】 农作物播种面积37.20万亩,比上年增加1.04万亩,增长2.88%。粮、经、草种植结构为69.94:30.00:0.06。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54 104吨,比上年同期增产16 932吨,增长12.34%。年末耕地面积39.4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06万亩,增长0.15%。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9.3万千瓦;机耕面积38万亩,机播面积37万亩,机收面积24万亩,机电灌溉面积22万亩,机电井眼数997眼,已配套机电井886眼;全年灌溉面积达到36.9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0.54%。全年节水灌溉面积20.9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4.14%。农村牧区用电量13 878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5.03%;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8 948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6.28%。
12月末牲畜总头数113.34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7.37万头(只),增长6.95%。其中:骆驼存栏3.64万峰,比上年同期增加0.09万峰,增长2.54%。全年牲畜出栏50.3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4.97万头(只),下降8.99%;牲畜出栏率达47.46%。全年肉类总产量10 067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92吨,减少3.75%;山羊绒产量259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吨,增长1.57%。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 907 850万元,可比增长27.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 860 950万元,可比增长30.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 287 2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99%。工业对全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 714 1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1%;实现利润209 7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9.42%。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 995.9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 479.75元,增长15.01%;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 997.0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 399.41元,增长25.0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 09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19.05元,增长14.89%。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 337.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 171.54元,增长19.00%。
【社会保障】 2010年,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2 712人;参加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人数34 19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26 258人;45 738名农牧民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03%(按常住人口计算),22 916名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7 507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基本失业保险人数34 064人,享受失业金保险人数902人,发放失业金253.78万元。年内城镇居民2 090户3 74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 239.65万元;农牧民1 807户3 79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低保金876.36万元。社会救助事业继续加强。年末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机构3所,床位454床,其中:福利院1个;敬老院1个;救助站1个。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