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7-03-27 10:30:43 来源:伊克昭盟志
一、筹建
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前身是伊克昭盟绒毛厂。
1979年进行改造扩建工程,将引进的山羊绒分梳、纺织、后整理部分和原分梳车间、化验室等合并组建为伊克昭盟羊绒衫厂。
1978年12月5日,开始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洽谈有关补偿贸易形式引进日本技术设备,1979年5月25日,正式签订合同。其间先后进行了4次商务洽谈。
1979年8月7日,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工程正式开工。土建施工由伊克昭盟建筑工程公司承担。1980年9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1981年4月1日,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投入全面试生产,获得一次性成功。试产中,各类设备的运行均达到中日双方签订的合同要求。
1981年10月1日,羊绒衫厂正式投产。中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天津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伊克昭盟党政领导,以及以泉田武常务董事为首的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代表团和以三村常务董事为首的日本尤尼吉可公司代表团、香港客人参加了投产剪彩仪式。
二、生产
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位于东胜市达拉特路南端,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3355.65万元,其中引进外资2466万元。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共用2年零1个月的时间。投产1年零3个月的时间收回建厂投资,比计划提前1年零7个月。引进洗毛、分梳、梳纺、染色、编织、后整理、污水处理等设备217台(套),纱锭576枚。年生产能力为无毛绒510吨,羊绒衫30万件。该厂是伊克昭盟纺织公司的骨干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羊绒加工企业之一。
1981年,生产无毛绒434.8吨,羊绒衫1.856万件,产值4984.98万元,盈利3460万元。生产的白、青、紫3种无毛绒均达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优质产品标准。一等一级品率为100%,出口合格率100%,被国际市场誉为“纤维宝石”,定名“中国一号无毛绒”。无毛绒、羊绒衫当年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优质产品称号。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新旧设备技术指标情况见(下页)“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新旧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对照表”。
1982年,全面实行经济责任制和标准化管理,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均有提高。无毛绒一等一级品率达100%,净绒提取率最高为92.5%,平均达到90%。全年生产无毛绒500.13吨,羊绒衫66264件,工业总产值6331万元,上交利税1400.5万元。
1984年后,羊绒衫市场逐步打开,产品供不应求。伊克昭盟纺织公司决定扩大羊绒衫生产,每年增加生产15万件提花羊绒衫、15万件普通羊绒衫。
1985年底,该厂有职工143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29万元,净值2609万元。有绒纺锭576枚,生产能力为:无毛绒510吨,当年实际生产无毛绒452.87吨;羊绒衫30万件,当年实际生产羊绒衫22.4万件。创工业产值5750万元,实现利税1980.8万元。
1986年4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经委、轻工业厅批准新增30万件羊绒衫工程。同年7月1日,新项目动工兴建,内蒙古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包头分公司承包土建工程,1987年4月建成。厂房面积5500平方米。同时从日本引进电子记忆式提花横机143台。1987年9月,新项目投入生产。
1987~1988年,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在东胜建立6个协作厂,并投资360万元在海南省临高县与港商合资建立了羊绒衫后整理厂。
1988年底,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有职工2416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100万元。该厂生产、经营情况见“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历年生产经营表”。
三、经营管理
1981年10月1日,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正式投产后,生产的无毛绒、羊绒衫全部出口。除补偿贸易部分外,其余产品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经销,销路窄,产品积压严重。
1982年,派人到北京、青岛、大连推销产品,在大连友谊商店打开销路。
1984年,伊克昭盟纺织公司在东胜举办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全国订货会,参加订货会的有全国12家国营商店、饭店。之后,销售渠道逐渐增多,轻工部主办的广州小交会为伊盟羊绒衫厂设立专柜;北京友谊商店、白孔雀艺术世界、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上海友谊商店先后为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举办展销会。
1985年,伊克昭盟羊绒衫厂生产的无毛绒和羊绒衫已畅销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各大城市有38个销售网点。
1985年后,绒毛市场开放,绒毛原料逐年涨价。绒毛产品价格平均每年上升25%,到1988年,每吨无毛绒达到95~100万元,形成全国性绒毛大战。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收购的原料质次价高,不少外地小厂假冒该厂产品,该厂出现销售困难、资金周转缓慢、经济效益下降的趋势。
在管理方面,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较先进的管理经验。
(一)计划管理
厂部设立生产计划科,由厂长直接领导,负责编制生产计划,调度指挥厂部、车间、工段班组3个系统,确保全厂计划按期完成。
生产计划科每月召开2次调度分析会,车间主任、工段长均参加,会上下达下月任务。各车间配备生产调度员,实行3级管理。小组设记录员,当天生产情况通过报表直接反馈到厂部。
1984年后,客户订货由大批量转为小批量,且款式多,工艺复杂,促使该厂生产计划向更完善方向迈进。生产计划科制定了计划科职责、调度员职责、统计员职责、计划科工作制度、报表制度等多种规章制度。全厂原始记录和报表达几十种,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出全厂生产经营情况,为厂部指挥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二)设备管理
厂部设设备科,由1名副厂长直接负责。组成3级设备管理网、安全生产网,对全部设备建立档案,建立台帐3576册。制定了《保全工操作规程》、《机配件更换鉴定制度》、《设备保养管理制度》、《图纸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620个条款。
先后翻译整理2750卷设备档案,绘制图纸2000张。从1982年起,自己研制各种机配件。进口机配件金额由1982年63万美元下降到1983年14万美元,1985年下降到9.8万美元。建厂以来,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准期率、周期率、一级一等率均为100%;1985年,被纺织工业部命名为“三无”(无重大事故、无火灾、无伤亡)企业。1987、1988年,连续获得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轻工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经委颁发的全区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奖。
(三)技术管理
厂部设技术科,主要负责全厂技术工作,负责羊绒衫样品试制、编织、成衣工艺和先锋生产工艺,及监督检查各车间工艺执行情况。技术科分样品试制组、先锋生产组、大生产工艺组、新样品开发组。各车间、工段配备专职技术员,车间设置技术科长。
先后制定了《先锋试制制度》、《工艺管理制度》、《半成品检验制度》、《成品检验制度》等多项技术管理制度。厂部每年开展1次挡车工操作竞赛,各车间、工会、共青团也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竞赛。
(四)质量管理
厂部设质量管理科,车间、工段设专职质量员,同时制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规章制度,形成上下纵横的质量管理网络。
质量管理科先后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样品试制质量管理制度》、《技术工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人员工作细则》、《访问用户制度》、《检验方法和规则》、《效益工资质量考核制度》,共3109条。全厂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有180人,均受过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
1984年,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14个QC小组,在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设立20多个检验管理点,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对半成品和成品入库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标准检验。生产过程中,实行三级检验制。对产品进行自检、复检、专职检验。QC小组按照《质量管理小组暂行条例》登记注册,每星期开展一次活动,厂质量管理科专人负责指导,按季度考核。到1986年底,QC小组开发22项工作,有10项成果受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伊克昭盟及纺织公司的表彰奖励。先后对1500多人进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授课,占全厂职工的80%。同时,配备专业计量人员,成立专职机构,经上级有关部门验收,确认为国家二级计量单位。
1984年,圆领嵌花羊绒男套衫被评为纺织部“三大支柱”新产品。无毛绒、羊绒衫被评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优质产品。
1985年,东胜牌白无毛绒被评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优质产品;双鱼牌(DF)嵌花羊绒衫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华容牌“V”领男套衫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优良产品。
1987年,“V”领男套衫获国家金质奖,成为伊盟第一次获国家金牌奖的产品。梳纺车间QC小组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优质质量管理小组。
上一篇:鄂尔多斯市东部丘陵旱作杂粮区
下一篇:伊克昭盟邮政储蓄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