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候形势较为复杂,发生了诸多典型气候事件。2024年初,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候中心发布“202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其中,202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平均气温创历史最暖记录、岁末气温大幅下降,12月全区平均降水量创63年之最等事件均有入选。
一、初春雨雪降温过程极端性强
2023年3月22—23日,呼伦贝尔市8个气象站出现暴雪,2站日降水量超过当月日降水量历史极值。4月1—5日,内蒙古大部出现雨雪降温过程,过程中存在雨雪相态转换,中部偏南和西部偏东部分地区过程降水量超过50毫米,4站降水量超过当月历史极值,中部偏南及鄂尔多斯东胜区最大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受强冷空气过程影响,全区大部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西部大部、东部大部及呼和浩特市中部偏北、乌兰察布市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出现8级以上大风,伴随大风,西部大部出现沙尘天气;雨雪造成中西部部分地区农业设施损坏、棚圈倒塌、牲畜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二、4月出现近13年来最强沙尘过程
春季内蒙古共出现11次大范围沙尘过程,大范围沙尘过程和强等级以上沙尘过程均较常年偏多。全区96%的站点受到沙尘影响,沙尘影响站数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其中有49个国家站出现沙尘暴以上等级沙尘天气。4月9—11日,出现近13年来最强沙尘过程,全区大部受到影响,过程以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为主,80站扬沙,6站沙尘暴、16站强沙尘暴。沙尘天气对春播作物、畜牧业生产、交通出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
三、初夏多地出现极端高温
6月,阿拉善盟大部、鄂尔多斯市北部、巴彦淖尔市西部和南部、包头市北部、乌兰察布市北部、锡林郭勒盟大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大部、呼伦贝尔市西部偏南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阿拉善盟拐子湖、额济纳旗、吉兰泰、赤峰市松山区、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宁城县高温日数超过10天,新巴尔虎旗、扎鲁特旗、额济纳旗、拐子湖4站最高气温超过40℃,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八里罕、奈曼旗、新巴尔虎旗出现极端高温事件,日最高气温记录超过极端阈值。
四、春夏两季内蒙古东部先旱后涝 中西部持续干旱
春播期间,锡林郭勒盟及以东地区气温偏高1℃~2.1℃,东部降水偏少50%以上,气象干旱逐渐发展,陆续出现重旱和特旱。6月,通辽市及以西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6℃,中西部降水偏少25%以上,全区干旱面积62.1万平方公里,农区超50%,牧区超70%。7月,东部大部由旱转涝,兴安盟7月5日突发强降水,旱涝急转,农业生产持续受创。中西部及赤峰市南部等地降水依然偏少,干旱持续发展,赤峰市松山区出现特旱。阶段性干旱导致受灾地区农田减产甚至绝收,大范围草场牧草生长不良、牲畜饮水困难,社会经济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强降水造成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多地大面积农田减产甚至绝收。
五、夏季东部暴雨频发 多地降水突破历史极值
夏季内蒙古共出现4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2次,为历史第三多。其中,7月14日区域性暴雨过程为特强暴雨过程,全区共14站(16站日)出现极端降水事件,其中,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87.3毫米)、兴安盟扎赉特旗(130毫米)、索伦(128.9毫米)共3站日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等12站(13站日)日降水量超过年极端阈值。受强降水天气影响,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多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六、武川县突发局地强降水 小时雨强为近9年最强
7月2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中西部出现局地强降水,此次局地强降水出现在得胜沟乡倒反沟上游。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12~17时,得胜沟乡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12~13时,达44.9毫米,突破得胜沟乡有观测记录以来小时雨强极值。强降水造成3人死亡,电力、农业设施受损。
七、呼和浩特发生强对流天气 局地灾害严重
9月1—2日,呼和浩特市发生强对流天气,市区共发生闪电71次,主要发生在18~20时,花粉浓度在雷暴集中时段达到峰值,导致哮喘大规模爆发,多家医院的急诊、儿科、哮喘等相关诊室人满为患,本次事件为内蒙古近年来首次出现因雷暴天气与其他因素叠加引起大量患者就医。武川县15站出现降水,最大降雨量20.5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17.6毫米,局部地区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导致农作物、家庭财产及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八、秋末东部出现强雨雪天气 多地降雪突破极值
11月5—6日,锡林郭勒盟东北部部分地区、赤峰市中东部、通辽市大部出现大暴雪到特大暴雪天气。全区9站出现极端降雪事件,3站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全区6个旗县7站积雪深度超过20厘米,赤峰市敖汉旗最大积雪深度33厘米。受强降雪天气影响,通辽市奈曼旗、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赤峰市翁牛特旗和敖汉旗等地出现雪灾,部分牧区棚圈受损和牲畜死亡,畜牧业生产受到影响。
九、岁末气温大幅下降 12月全区平均降水量创63年之最
12月14—17日,受全区型寒潮天气过程影响,全区大部地区出现大幅降温,中西部大部及赤峰市西部和南部等地超过10℃,其中乌兰察布市西南部、呼和浩特市大部、包头市南部、鄂尔多斯市中南部超过20℃,最大降温出现在鄂尔多斯市桃林,幅度达31.2℃。12月中下旬内蒙古气温持续较偏低,全区共计19站出现极端日最低气温事件,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20、21日连续两天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2月15日15时30分黄河内蒙古河段三湖口水文站测验断面上游封河。受冷空气影响,12月全区大部降水偏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降水日数为第五多。各地降水量在0~16.1毫米(准格尔旗)之间,通辽市南部、赤峰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西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和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巴彦淖尔市中部、东北部和西南部、鄂尔多斯市大部、阿拉善盟西部和中部偏北等地区降水量偏多2倍以上,赤峰市喀喇沁旗降水量偏多10.9倍。
十、平均气温创历史最暖记录 秋季全区大部异常偏暖
2023年,全区平均气温6.4℃,与2007年同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大部、鄂尔多斯市南部和中部偏东、包头市大部、呼和浩特市西部、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中南部、赤峰市东部、通辽市中部偏西等地气温较常年偏高1℃~1.7℃(乌斯太),其余地区接近常年。秋季全区大部气温偏高,全区平均气温6.6℃,与1998年、2005年、2006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初霜冻出现日期较晚,112站初霜冻出现日期较常年晚1~37天,4站与常年持平,3站偏早1~2天,利于作物后期成熟及收晒。
202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候形势较为复杂,发生了诸多典型气候事件。2024年初,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气候中心发布“202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其中,202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平均气温创历史最暖记录、岁末气温大幅下降,12月全区平均降水量创63年之最等事件均有入选。
一、初春雨雪降温过程极端性强
2023年3月22—23日,呼伦贝尔市8个气象站出现暴雪,2站日降水量超过当月日降水量历史极值。4月1—5日,内蒙古大部出现雨雪降温过程,过程中存在雨雪相态转换,中部偏南和西部偏东部分地区过程降水量超过50毫米,4站降水量超过当月历史极值,中部偏南及鄂尔多斯东胜区最大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受强冷空气过程影响,全区大部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西部大部、东部大部及呼和浩特市中部偏北、乌兰察布市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出现8级以上大风,伴随大风,西部大部出现沙尘天气;雨雪造成中西部部分地区农业设施损坏、棚圈倒塌、牲畜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二、4月出现近13年来最强沙尘过程
春季内蒙古共出现11次大范围沙尘过程,大范围沙尘过程和强等级以上沙尘过程均较常年偏多。全区96%的站点受到沙尘影响,沙尘影响站数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其中有49个国家站出现沙尘暴以上等级沙尘天气。4月9—11日,出现近13年来最强沙尘过程,全区大部受到影响,过程以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为主,80站扬沙,6站沙尘暴、16站强沙尘暴。沙尘天气对春播作物、畜牧业生产、交通出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
三、初夏多地出现极端高温
6月,阿拉善盟大部、鄂尔多斯市北部、巴彦淖尔市西部和南部、包头市北部、乌兰察布市北部、锡林郭勒盟大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大部、呼伦贝尔市西部偏南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阿拉善盟拐子湖、额济纳旗、吉兰泰、赤峰市松山区、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宁城县高温日数超过10天,新巴尔虎旗、扎鲁特旗、额济纳旗、拐子湖4站最高气温超过40℃,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八里罕、奈曼旗、新巴尔虎旗出现极端高温事件,日最高气温记录超过极端阈值。
四、春夏两季内蒙古东部先旱后涝 中西部持续干旱
春播期间,锡林郭勒盟及以东地区气温偏高1℃~2.1℃,东部降水偏少50%以上,气象干旱逐渐发展,陆续出现重旱和特旱。6月,通辽市及以西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6℃,中西部降水偏少25%以上,全区干旱面积62.1万平方公里,农区超50%,牧区超70%。7月,东部大部由旱转涝,兴安盟7月5日突发强降水,旱涝急转,农业生产持续受创。中西部及赤峰市南部等地降水依然偏少,干旱持续发展,赤峰市松山区出现特旱。阶段性干旱导致受灾地区农田减产甚至绝收,大范围草场牧草生长不良、牲畜饮水困难,社会经济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强降水造成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多地大面积农田减产甚至绝收。
五、夏季东部暴雨频发 多地降水突破历史极值
夏季内蒙古共出现4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2次,为历史第三多。其中,7月14日区域性暴雨过程为特强暴雨过程,全区共14站(16站日)出现极端降水事件,其中,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87.3毫米)、兴安盟扎赉特旗(130毫米)、索伦(128.9毫米)共3站日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等12站(13站日)日降水量超过年极端阈值。受强降水天气影响,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多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六、武川县突发局地强降水 小时雨强为近9年最强
7月2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中西部出现局地强降水,此次局地强降水出现在得胜沟乡倒反沟上游。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12~17时,得胜沟乡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12~13时,达44.9毫米,突破得胜沟乡有观测记录以来小时雨强极值。强降水造成3人死亡,电力、农业设施受损。
七、呼和浩特发生强对流天气 局地灾害严重
9月1—2日,呼和浩特市发生强对流天气,市区共发生闪电71次,主要发生在18~20时,花粉浓度在雷暴集中时段达到峰值,导致哮喘大规模爆发,多家医院的急诊、儿科、哮喘等相关诊室人满为患,本次事件为内蒙古近年来首次出现因雷暴天气与其他因素叠加引起大量患者就医。武川县15站出现降水,最大降雨量20.5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17.6毫米,局部地区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导致农作物、家庭财产及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八、秋末东部出现强雨雪天气 多地降雪突破极值
11月5—6日,锡林郭勒盟东北部部分地区、赤峰市中东部、通辽市大部出现大暴雪到特大暴雪天气。全区9站出现极端降雪事件,3站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全区6个旗县7站积雪深度超过20厘米,赤峰市敖汉旗最大积雪深度33厘米。受强降雪天气影响,通辽市奈曼旗、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赤峰市翁牛特旗和敖汉旗等地出现雪灾,部分牧区棚圈受损和牲畜死亡,畜牧业生产受到影响。
九、岁末气温大幅下降 12月全区平均降水量创63年之最
12月14—17日,受全区型寒潮天气过程影响,全区大部地区出现大幅降温,中西部大部及赤峰市西部和南部等地超过10℃,其中乌兰察布市西南部、呼和浩特市大部、包头市南部、鄂尔多斯市中南部超过20℃,最大降温出现在鄂尔多斯市桃林,幅度达31.2℃。12月中下旬内蒙古气温持续较偏低,全区共计19站出现极端日最低气温事件,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20、21日连续两天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2月15日15时30分黄河内蒙古河段三湖口水文站测验断面上游封河。受冷空气影响,12月全区大部降水偏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降水日数为第五多。各地降水量在0~16.1毫米(准格尔旗)之间,通辽市南部、赤峰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西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和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巴彦淖尔市中部、东北部和西南部、鄂尔多斯市大部、阿拉善盟西部和中部偏北等地区降水量偏多2倍以上,赤峰市喀喇沁旗降水量偏多10.9倍。
十、平均气温创历史最暖记录 秋季全区大部异常偏暖
2023年,全区平均气温6.4℃,与2007年同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大部、鄂尔多斯市南部和中部偏东、包头市大部、呼和浩特市西部、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中南部、赤峰市东部、通辽市中部偏西等地气温较常年偏高1℃~1.7℃(乌斯太),其余地区接近常年。秋季全区大部气温偏高,全区平均气温6.6℃,与1998年、2005年、2006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初霜冻出现日期较晚,112站初霜冻出现日期较常年晚1~37天,4站与常年持平,3站偏早1~2天,利于作物后期成熟及收晒。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